“虽然父皇不能掺和安宁侯府的家务事,但是世子立了就攸关朝廷法度,哪能任凭个人喜好就随意废止?陈珂本来就有后娘后爹,再失去世子之位也太可怜了些,他有什么错呢。我看不若父皇就让陈珂进宫做个郎卫吧,给他个机会表现一二。若是父皇看重他些,安宁侯想换世子时就总要多衡量一二……”
刘昭熙慢吞吞的说着,这也是他今晚想出来的主意。
郎卫这个官,其实求起来也不算难,毕竟说到底就只是个体面的虚职。
唯一的好处就是能够近距离直面圣上,但是接触不到核心的朝事,也没有实权。
平时的工作就是念个书侍个墨,接见大臣时传个令什么的,就只是起个好看的摆设作用。
一般郎卫只从世家子中选,算是默认的世家子弟进阶的一个起点,十四岁入选郎卫,gān几年,过了二十岁后就转其他实职,也能熬个资历,提前在皇上面前挂个号混眼熟。
也不排除若是郎卫中真有那真材实料的人,也能够提前入得皇上眼中,从此能够平步青云,做皇上的“近臣”,或者皇上会安排给未来下一任接班者作为“辅臣”。
安宁侯既不愿意为陈珂打算,不打算使用恩荫的名额,那么就只有他来推荐陈珂。
“恩,让父皇想一想……”
皇上沉吟了一会儿,他原本就想从郎卫里培养几个人给小六儿将来用,目前还在观察合适的人选。
既然小六儿与陈珂jiāo好,一个郎卫而已,也不是很要紧,正好可以就近观察这个陈珂是否心怀叵测之人。
衡量了一下,皇上觉得并无利害牵扯,也不愿让儿子失望,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多谢父皇,你最好啦……那我明儿还出宫,要把这个消息给陈珂说。”
刘昭熙听到父皇答应了,便欢呼雀跃起来,甜言蜜语后,扑过去揉着父皇的大肚子。
“又要出宫啊……那叫上你四哥吧,也能在外面照应你一二。”
皇上知道男孩子总是xing子活跃些的,不忍心日日拘在宫里,便对着刘昭熙道。
“不要……不好总是麻烦四哥啊,而且他有他的朋友,我和他在一起,见得就都是他的朋友了,我还想jiāo自己的朋友。”
刘昭熙想单独出宫自己做点事儿,不愿意总是借着刘池瑞的名头,而且那人嗅觉太灵敏了,刘昭熙也没有把握能瞒得过他,便费劲的解释着,想让皇上理解他的意思。
“怎么?和你四哥吵架了?往日里,你不是最喜欢你四哥了吗?”
皇上看着刘昭熙竟然拒绝了再和四哥一起出去,这可不能同寻常,以前刘昭熙可是天天都要缠着刘池瑞的,更是走哪里跟到哪里,便好奇的问道。
“没有吵架,就是我长大啦!想有自己的朋友,做自己的事,不要总是和四哥绑在一起,他不自在,我也不自由。”
刘昭熙笑笑,他知道往日刘池瑞就是靠着借照顾自己的名头,在父皇面前得到一眼两眼的赞赏和青睐。
现在一下子自己和他疏远了关系,刘池瑞定然觉得利益受损,之前的忍耐全部白费了,说不定要有动作的。
所以目前不适合撕破脸,刘昭熙也没有在皇上面前把话说死。
“你还小呢,自己一个人出去父皇怎么能放心……既然你不想和你四哥一起,那父皇再给你找两个人吧。”
皇上摇了摇头,心里也理解,大概这个年纪上,小男孩儿总是爱充大人的,尤其小六儿这副一本正经的样子也太可爱,因而皇上也顺着他的意思道。
刘昭熙这晚上大获全胜,不仅陈珂的事有了着落,皇上又私下给了他两个可用的侍卫,并且还从郎卫里安排了两个人陪伴刘昭熙出宫,比上辈子提早了三年。
其中一个郎卫叫周源,便是出自清河周家,和阿宝的外家出自同宗,算是阿宝的表哥了,也是周家这一代中最出色的郎君。
另一位姓杨,名杨和奕,碰巧是上辈子刘昭熙的妻子杨梦茹的堂兄。
只是上辈子刘昭熙在刘池瑞若有若无的暗示下,与杨和奕更亲近些。
加上他上辈子实在任xing,喜怒表现的一清二楚,故而时日不长周源看出了刘昭熙的意思,便主动不往他跟前凑了。
没两年周源从郎卫升任大理寺的卿正,后来也成了刘池瑞的得力帮手。
想到上辈子自己因为刘池瑞都错过了什么,刘昭熙冷笑了一下,人傻就得能抗住刀。
上辈子他挨完了刘池瑞的刀,仗着皮厚血多,也算是扛过去了,最终还能百忍成金,输赢各自扳回一局。
而这辈子,输赢还未定,他已做好了准备,但愿刘池瑞也能和他前世一般,抗得过兄弟手中的刀。
第二日,刘昭熙便低调的见了两名皇上派来的郎卫,带着新侍卫出了宫。等刘池瑞收到消息时,他已经走了好一阵儿。
刘池瑞自然心神不定,颇有些烦躁不安。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六弟仿佛一夜之间就失去了控制,变得捉摸不清了,而且也不再和过去那样对他推心置腹的jiāo心了。
现在刘池瑞也不知道刘昭熙到底是心里在想什么,也在心里一遍遍的过滤揣测,究竟自己是哪一点惹六弟不满了,这究竟是六弟的意思,亦或是,父皇的?
他的心思自认是埋得很深,但是刘池瑞却不敢小看父皇的那双利眼。他知道父皇看起来人最是和气不过,是一个脾气温和从不轻易动怒的胖子。
但是谁要是真的以为皇上是个心宽肚大的弥勒佛般的人物,那才是真的错了。
当今世家势大根深,尤其是当朝更有“周王杨赵”四大世家为首,盘踞在大秦几百年,根深蒂固又四处联姻结网。
更兼四大世家皆家族人丁兴旺,每一代都有能gān的人才涌现。
世家的势力太大,还担任要职,不仅能影响朝堂局势,还影响皇上的决策。
皇上既要打击世家不断地勾连和壮大,又要一定程度的依靠他们,这个分寸的把握上便十分的重要,而皇上一直平衡的很好。
永嘉十年时的三王之乱,一定程度上也是世家和王权的对抗,最终得利的却是皇上,世家的发展势头得到了遏制,三王的封地也全部收回。
刘池瑞最害怕他的那点心思,在皇上面前无所遁形,被皇上知道,他,其实对六皇子是存了其他的想法。
另一方面,刘池瑞也是感觉十分的屈rǔ。
他什么都不缺,都不比任何人差,只因为不得父皇关心,便要靠着处处不如自己的弟弟来换取父皇偶尔倾注的目光。
虽然不得父皇的看重,但是刘池瑞却自认是最了解父皇的一个,也是自认最能承袭父皇意志的一个。
他曾经为自己不得父皇青眼而郁郁寡欢,后来就一个人不断地思考局势,分析朝堂的势力,揣摩父皇的心思,进而有了自己对朝政大事和天下局势的认知。
既不能当世家的傀儡,又不能分裂政权,慢慢的提升寒士的地位,只有两方对立,这皇位上的人坐的才会稳。
52书库推荐浏览: 少年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