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凤阙_应攸宁【完结】(154)

阅读记录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奉德十八年五月初三。钦此。”

  听到最后的日期,所有人心里都起了计较。原来一年前,陛下就已经决意立皇五女了……而楚珺则想的是,五月初三,正是她的生辰……

  不论心头怎么想,众臣仍是齐齐下拜道:“臣遵旨——”

  立储一事,尘埃落定。

  楚珺闭了闭眼,最后一个起身。

  刚才,苏寿康宣读的是册立储君的大旨,按理说,应该是在册立礼上宣读的。不过今日这样群臣聚集的大朝,倒也无妨,只册立时再宣一遍就是了。

  不想,元文谡竟发话道:“朕已命钦天监看过,三日后就是正好的日子,礼部今日便着手准备,三日后行册立大典。”

  礼部尚书史迁战战兢兢地出列,“陛下,册立大典是国之重礼,只用三日准备,恐怕……恐怕……”

  元文谡语调平静,“若三日后册立大典出什么问题,你便也不用在礼部待了。”

  史迁还能说什么呢?他本就是孟党,还不知道自己会落个什么下场呢。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臣遵旨……”

  其实,按楚珺推测,元文谡有此举,史迁应该是逃过一劫了。

  礼部才换过一个尚书,如果这么快再换,人事恐怕会出乱子。再加上礼部并不是很要紧的位置,瞧史迁也不像是再有胆子做什么的人,只要这次能把册立礼这么难办的事办得不出错,他这个礼部尚书就算是坐稳了。

  楚珺一边想着,一边打算下朝让卫珩点点这个史迁,也算是卖他个人qíng。

  这么快就行册立礼大概是不想多生事端,这样也好,自己也想早点出发去江南。这样想着,楚珺便把这件事放下,想起另一件事来。

  “父皇,儿臣有一事要奏。”

  元文谡倒好奇,册立后,楚珺要求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说吧。”

  “儿臣斗胆,为四皇兄请封。”

  元文谡一过脑子,就知道楚珺此举意在安抚示好。可老四领不领qíng,这还得另说。“无缘无故,为何请封?”

  楚珺拱手道:“四皇兄去岁已及冠,天资华籁,人品贵重。又及父皇命惠贵妃暂摄凤印,代掌六宫,母子同贵、地位相称是自古之理,儿臣遂斗胆为四皇兄请封,望父皇恩准。”语毕再拜。

  元文谡微不可察地笑笑。

  楚珺话里只说老四与惠贵妃母子同贵,一点也不提孟氏,是个聪明的。孟党案后,元引璋当然不愿再与孟氏有什么牵扯,惠贵妃膝下无子,纪家当然也希望元引璋能将他们当做母家。楚珺此举相当于卖了两方三个好。如果她能紧接着把老二弄回平都来,那么在老二失势前,老四与她便不会对上了。元文谡很想看看,楚珺会不会按照他料想的这般行事。

  元文谡看了眼元引璋,后者正望着前面的楚珺,脸上似有了然的笑意。元文谡心下有了决断,道:“珺儿所言甚是。皇四子引璋,即封为长宁郡王,中书省拟一道旨意来朕看看。工部即日在入苑坊选一处空宅,辟为王府。”

  工部尚书与中书令沈翰皆出列应是,元引璋则叩拜谢恩。

  众臣心里又有了一番计较。陛下虽说是让惠贵妃纪氏暂摄凤印,但也说了,奉德朝不会再有第二个皇后,这相当于告诉众臣不会再立后。这样一来,惠贵妃虽无皇后之名,却有皇后之实。养在惠贵妃名下的皇四子刚加冠就封了王,原本任尚书令兼尚书省左仆she的孟德辉倒台,尚书省就到了任尚书右仆she的纪赜手里,外加纪家还有一个任门下侍中的嫡长子纪令伦。孟党案后,皇五女昌乐公主被册立为太女,看起来是最大的赢家,但仔细算下来,纪家得的好处可不比昌乐公主少。

  楚珺自然也明白,可眼下这是最好的办法了。自己之前虚与委蛇,等立储诏书昭告天下,就什么也瞒不住了。元紫琰明白过来楚珺骗了她,不会轻易算了的。

  与元引璋比起来,元紫琰更不易拉拢。这次去江南,除了见星云两护法和孟蔼,楚珺还打算去请元紫琰回京,这样,至少明面上她就不会给自己什么难堪了。

  另一方面,楚珺到底是意难平。虽然自己被立储,可那是自己带着一群人豁出命挣的,为此还废了一条右臂。这个四哥倒好,往纪家一躲,安安生生就得了这么大好处,还真是好算计。看来,等元紫琰回京,少不了要引这两个人斗一斗,不能老是自己冲在前面,平白为别人挣了好处吧。

  第一百二十五章 病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兖州,荣安侯府。

  荣安侯殷士诚接过元紫琰递过来的信,“太女?消息可靠吗?”

  元紫琰目光森冷,“消息是皇长兄传来的,不会有问题。算着时间,这会子立储诏书都该下来了吧。”

  荣安侯坐下来,又把信展开看看,“陛下于立储一事上一直没有表露态度,这么多年也从未提过只言片语,虽然在孟党案中昌乐公主居首功,但也不至于直接立储啊?这么急急忙忙,倒像是要掩饰什么似的。”

  元紫琰心中一动,“你想到了什么?”

  殷士诚道:“我也只是感觉不太对,说不出什么究竟。总之,我们得尽快回京了。”

  “不急。我猜,她一定会来兖州。我们就等太女殿下亲自来接就是了。”元紫琰哼了一声,“有命当太女,也得有命等到登基才行啊。且看看我这五妹,命途怎么样。”

  下朝后,楚珺站在宣政殿前,看着卫珩远远拦了史迁,说了两句后,史迁一扫面上的忧虑之色,躬身向卫珩一礼,一脸轻松地走了。楚珺见此,才露出一点笑意。

  纪家……尚书省是你的不错,可也要底下的六部给你办事才行啊。

  卫珩回头,见楚珺还在大殿门口站着,便回身朝她走来。楚珺见他大步迈向自己,不由地伸出一只手来。

  卫珩远远地看见便笑了。他赶了几步,握住楚珺伸出来的手,“都说好了,放心。史迁不是个笨人,会明白你的意思的。”

  楚珺笑笑,“我不担心这个。说到底礼部也就是根jī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能拿便拿,拿不下也无大碍。眼下兵部、刑部都在我们手里,要紧的只一个吏部了。”

  卫珩握了握她的手,“不打紧,慢慢来。去江南的事我已经安排好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动身?”

  楚珺面色微沉,“我不放心父皇。”她转向卫珩,语气变得有些急促,“关于十六年前的事……我觉得,只有今天张重九说的,才是真的。而且,张重九只说多年靠药物调理,父皇才能无碍,这是未免人心动dàng、说给众臣听的,众臣只当一直用药就没事了。只有我们才知道,父皇喝了敬王的药,现在已经是在qiáng撑着了。父皇不肯告诉我他到底怎么样,就连舅舅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味地瞒着我,我怎么可能安心去江南呢?”

  卫珩叹了一声,“之前,你让玉屏去寻天医常清风,也不知进展得怎么样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应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