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凤阙_应攸宁【完结】(280)

阅读记录

  这时离别的沉凝气氛便回到了众人周围。但谁也不提明日的分别,只管陪着元文谡说话喝酒。除了翡扇不能喝酒,所有的人都放开饮了几杯,就连向来不爱喝酒的楚珺,说话间也喝下去半坛的量。

  饭菜吃过了,命人撤下,但谁也没有要离席的意思。苏寿康见今夜恐怕是个不眠之夜,又不想坏了兴致,悄悄让人把众人喝的酒换成了不易醉的桃花酒。

  已经是后半夜,醉意混合着困意慢慢席卷,可所有人都没有休息的意思。虽然元文谡在场,但他换了自称,众人也像是心照不宣,不约而同地将君臣礼仪抛到脑后,像寻常百姓一样,随xing自在起来。

  楚珺平时不喝酒,这会儿已经微醉了,半个身子都靠进卫珩怀里。卫珩把她整个儿搂着,才让她稳稳在坐榻上坐着,没有歪倒到一边去。

  颜熙和元琅酒量都好,今日也喝得最多,这会儿相互靠着,虽然姿态懒散,眼神还是清醒明亮的。

  翡扇没喝酒,但在众人的感染和这样的气氛下,像是也有几分醉了,被元引璋揽着,靠在他肩上,不怎么说话,只是笑着听。

  唯有元墨珏是一个人来的,所以这会儿支肘撑案,斜倚在案上。

  元文谡在讲元墨珏、元引璋和楚珺小时候的事。“……那时候还在王府,没有那么多规矩,墨珏可是我书房里的常客。有一次他坐在书架边上玩,我在案上看文书,没注意他去拽垫在一个书匣下的垫布的流苏。幸好我时不时抬头看他,看见那书匣子掉下来,赶紧扑过去把他搂到一边。那木头书匣子有棱有角,摔在地上把地毯砸烂一块。我心有余悸,心想幸好扑得及时,可这傻小子,看到匣子摔下来,还在那拍手直笑。”

  众人都看着元墨珏大笑。元墨珏以手撑额,无奈道:“我自己都记不清的糗事,今儿叫你们都知道了。”

  楚珺笑着摇头,“可惜呀可惜,嫂嫂没来,没听到长兄的幼年事迹。”

  元墨珏捏着酒杯笑道:“莫要急,你的事迹肯定比为兄我要‘伟大’多了。”

  于是元文谡又讲楚珺。“……我顾不上照看,就让珺儿自己在一边玩。她趴在御案那头静悄悄的,我便没太在意。等看完手头上这本折子,伸手去拿下一本时,发现那折子上全是珺儿的小手沾着朱砂墨印的小手印……”

  元文谡还没讲完,众人就齐齐笑起来。元文谡也跟着笑,接着道:“幸好那折子是给沈乘羽的,不然,恐怕那道折子就得莫名其妙地留中不发了!”

  似乎是为了报复楚珺刚才的调侃,这回元墨珏笑得格外畅快。。

  第二百一十五章 亲王

  第二百一十五章

  直到外面天蒙蒙亮,众人才分别去洗漱,换掉沾满酒气的衣服,重新聚在紫宸殿。

  车马行李和随从已经在宫门等候。众人乘着车辇,将元文谡送至宫门。楚珺等人簇拥着元文谡向将要远行的车马行去,忽远远看见一个人从中间一辆车驾上下来。

  楚珺走近一看,惊觉那从车驾上下来的人竟然是常清风。她微微躬身表示尊敬,“常先生,您怎么来了?”

  常清风捋了捋长髯,伸手一指元琅和颜熙,“架不住这两个小家伙没日没夜地在我耳边叨叨,非得让我陪着去;还有玉屏那丫头,待在瑶谷还闲不下来,恨不得一天写一封信让我到平都来。哎呀,老头子就是个cao劳命,这把老骨头不知道还能不能撑到南疆啊!”

  颜熙撇撇嘴,“得了吧,要不是您老也想去无名岛找百糙翁切磋,哪里会这么好心地随我们来?”

  话虽如此,但楚珺知道,他能来平都与父皇一道走,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一路上有他在,自己就放心多了。她向常清风一礼,“劳烦先生奔波,一路上有劳先生照料父皇,晚辈谢过先生。”

  常清风浑不在意地一摆手,“好说好说……嘿嘿,其实我真的是想去找百糙翁,不用谢我。”

  楚珺笑笑,没有接话,转向颜熙和元琅,“表姐和阿琅考虑周全,小妹谢过。”请来常清风,一定费了很大功夫。

  颜熙一把扶住她,“咱们都是自家人,就别整这些了。”她朝众人挥挥手,“不耽误了,早去早回,我们这就走了。”

  这次出行,楚珺坚持让元文谡带走了千机营所有人。苏寿康在元文谡身边服侍多年,自然离不得,也跟着走了。浩浩dàngdàng一行人,只做富贵人家的商队打扮,自望仙门而出,一路向南。

  楚珺等人站在宫门口,目送大队人马淹没在平都的繁华里。她没有哭。因为相信这只是暂别,是一次为了长久相伴而必须经受的暂别。

  禅位诏书已宣,楚珺便住在了宫里,等着举行登基大典。她没有住在父皇曾住的紫宸殿,而是住进了扶凤殿。站在大殿门口,望着眼前的一切,楚珺一时恍惚。

  这个地方太熟悉了。人生最初最难熬的十年,她都在这里度过。之后离开六年,又回到这座宫城;兜兜转转一千个日夜,她还是回到这里,回到人生开始的地方。

  红墙金瓦,楼阁依旧,有的人来,有的人走,一切都不同了。这座静静地、巍峨庄严地伫立在这里的宫城,似乎还不知道它已换了主人,无言静默,不动声色。

  悦琴的声音打断了楚珺的思绪。“殿下,礼部尚书史迁大人求见。”

  楚珺收回思绪,笼袖道:“宣。”

  史迁是来简要禀报大典准备事宜,和那日楚珺需要做的准备和流程。好不容易听完这些繁文缛节,史迁并不急着走,“殿下,还有一事……”

  “直言无妨。”

  史迁道:“殿下登基,是不是应封几位亲王……”

  这话史迁的身份提并不妥,但史迁追随楚珺已久,了解她的xing子和行事,知道她不以为忤,才敢这样提出来。

  楚珺颔首,“这两日刚回来,事qíng多,差点忘了。你说得对,登基大典后,是当封亲王了。一应仪仗金册备齐三份,至于封号,礼部不用准备备选的了,本宫亲自来拟。”

  三份……史迁心思一转便知除了两位郡王外的那位是谁了,拱手道:“是。”

  卫珩从兵部回来,在扶凤殿正殿没看到楚珺,想她应该在寝殿,挥退了要上前服侍他脱掉外袍的侍女,到寝殿去找楚珺。

  楚珺一个人坐在靠窗的大炕上,不大的矮几上摆满了砚台和纸册一样的东西。卫珩走近一看,砚台旁搁着三本摊开的礼部送来的洒金册子,有两本上已经各写了一个字。楚珺一手撑着下巴,一手放在案上,嘴里咬着毛笔,正对着一张空白宣纸作斗争。

  卫珩一看那两本上的字,就知道她在gān什么了。楚珺见卫珩进来,很自然地朝里挪了挪,让出身旁一块地方。卫珩就在她旁边坐在,腿搭在外边,瞧着那两本册子上的字笑道:“你倒是省事。”

  楚珺把笔从嘴里取下来,“只能说父皇英明神武,远见非凡,长兄和四哥的封号都是现成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应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