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台娇_红塵多败笔【完结】(67)

阅读记录

  他在永和宫当过差是确有其事,沈老爷不疑有他:“原是如此。”

  若华来了半天也没着季氏的人影,便道:“方才慕云来唤我,我还以为母亲寻我有事,怎的不见她人?”

  沈老爷唉声叹气:“你母亲那个人倔得很,不知道哪来的闷气生,硬将自己憋出了病。昨儿一夜闹头疼,直到卯时才睡下。”

  若华关切道:“怎会如此?叫她这么睡着也不是个事,父亲还是请了大夫前来看看。”

  沈老爷见若华这般,心里感叹女儿大了也懂事了,嘴上却道:“你就莫这心了,大夫我已经让陈东去请了。”

  见这父女二人一来二去的话着家常,萧誉清了清嗓子道:“皇上差杂家前来传口谕,让沈小姐随杂家进宫一趟。沈小姐还是麻利些,别耽误了时辰。”

  沈老爷思及昨日宴席上那事,想着会不会是蒋欣兰去告了状:“萧公公,皇上可有说是何事?”

  昨日的事qíng萧誉有所耳闻,对沈老爷问这话的意思也明白:“这个……杂家就不清楚了。不过沈大人放心,皇上让杂家过来之时面上并无异色,想必没有要为难令嫒的意思。”

  沈老爷听这话,稍稍放了心。

  萧誉见他没什么话再说,便又朝若华道:“沈小姐请吧,莫要让皇上等急了。”

  他一再催促,若华也不能再拖沓:“那便走吧,不能叫萧公公为难。”

  萧誉笑了笑,躬身比了个邀请的手势,让若华先行。

  若华也不推脱,朝沈老爷福了福身便出了沈府。

  两回进宫两种不同的心境,说实话若华对崇仁帝不怎么了解。说他是明君,他也不见得多英明;说他是昏君,他又懂得些权衡之术,偶尔也体恤体恤民qíng。

  倒是这萧誉让人更琢磨不透,数月前还只是永和殿的低等太监,一晃眼成了赵玉衍的贴身侍者,再一晃眼又成了崇仁帝身边的人,不得不说此人有几分能耐。

  依旧是从东华门入宫,萧誉带着若华从东华门步行至养心殿。

  宫中的护卫尽职尽责,养心殿周围时有卫队出入。

  俩人到了门前,若华站着等,萧誉则伸手敲了敲那漆金的雕门:“皇上,奴才将沈小姐请过来了。”

  没一会儿门开了,出来的是崇仁帝身边的老人崔旭。他瞧了瞧若华,淡淡嗯了一声:“进去罢,到了里边注意言辞。”

  若华恭敬的应道是,末了便进到殿中。

  皇上呆的地方谁都不会怠慢,这殿中的桌椅摆件用的都是上好的楠木制成,就连着一袭幔帐都是苏杭一带进贡的桑蚕丝绸。

  崇仁帝端端而坐,手里捧着本册子随意翻看。

  若华行至座下,跪地行礼:“民女见过皇上,皇上万福。”

  崇仁帝闻声,将手中的册子放下,仔细将若华打量了一番:“昨日衍儿婚宴上的事,朕倒是有所耳闻。贵妃她再是蛮横,你母亲对她出言不逊罪责难逃。”

  若华听了这话猛的抬起了头,随后连忙磕头请罪:“皇上,此事不关民女母亲的事,皆是民女一人之错。您要治罪也该治民女的罪,求皇上开恩。”

  所谓圣意难测大致就是这般,若华不觉得崇仁帝叫自己是为这昨日那事,可又觉得不无可能。

  崇仁帝久久不言语,殿中静悄悄。

  若华头磕在地上也不知道崇仁帝在做些什么,偶尔能听见翻书声。

  许久之后,他总算开了口:“此事就不予追究了,朕在未经考证的qíng况下险些将你许配给萧家老二,朕也有过失。不过你母亲冒犯贵妃也是事实,朕便罚你跪着同朕说话,算是带你母亲受罚吧。”

  若华磕头谢恩:“谢皇上恩典。”

  崇仁帝此举已是仁慈之至,这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端看他如何抉择。

  不过这罚跪,确实是轻巧的了。

  第六十九章 赐婚风波

  他看着俯首谢恩的若华,继而道:“关于萧家二小子朕就不说了,也不会再将你赐婚与他。不过朕要赐婚的话都到了嘴边总不能再收回,你心里可有中意的?”

  若华十分诧异,一是没想到崇仁帝赐婚的兴致竟还未退下,二是问她中意谁委实是个难题。说有,一个闺阁女子思chūn叫她如何开口?若要说没有,她又闹不清楚崇仁帝想要做什么。

  “民女深居闺中,尚没有意中人。不过民女要嫁便嫁《庄子·盗跖》中尾生那样的男子,君心似我心,不负相思意。”

  崇仁帝听了她这话,哈哈大笑起来:“小女儿家心xing,哪有这么多qíng深似海你侬我侬的,倒不如嫁南陵王那样的男子。朕已经给你重新挑了个,他可是京州女子的梦中良人。”

  若华膛目结舌,崇仁帝竟还未对自己的婚事死心,一次不成再补上一次,委实让若华恼火。

  “皇上,民女父母膝下儿女稀薄,民女更是一门心思放在为父母尽孝之上,婚嫁之事望皇上准许民女一家从长计议。”若华大着胆子道。

  崇仁帝笑了笑,全然不顾若华这番陈词,突然来了一句:“御史中丞沈宜轩之女接旨。”

  若华惊得连忙叩首:“民女接旨”

  若华此时极为忐忑,崇仁帝似是不给她留半分商量的余地。

  “兹闻御史中丞沈宜轩之女沈若华娴熟大方、温良敦厚,朕与皇后闻之甚悦。今虎卫军少将孟晟睿年已弱冠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沈若华待宇闺中,与孟晟睿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孟少将为妻,择来年仲chūn之月完婚。”

  千想万想,没想到崇仁帝回搭他俩的桥,实乃两世孽缘,若华一时失了分寸:“皇上,民女并非娴熟大方,更不是什么温良敦厚。民女昨日还言辞无状惹怒了贵妃娘娘,实是无德无容配不上孟公子,望皇上明察。”

  昔年她觉得孟晟睿是她命定的良人,更感其qíng深意重。现在便是连qíng义二字都说不上,若华万分不愿踏入孟府门庭之中。

  崇仁帝喜滋滋的赐婚,没想到还有人说自己无德无容以此来推脱赐婚。他乃是万人之上的真龙天子,他有闲心赐婚谁不欢喜的受着,未料沈家这姑娘竟不qíng愿。

  崇仁帝稍有不悦:“朕乃是天子,说出去的话便如千金之鼎,任谁也休想挪动分毫。你若是不愿嫁可以抗旨,只要这后果你能担得下!”

  若华怎能抗旨,她最大的希望便是父母安康,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抗旨:“谢主隆恩……”

  再不qíng愿又如何,圣意难违怎么都得接着,往后再作打算。

  若华只能在心中叹息,孽缘啊孽缘……

  chūn天是天地jiāo泰、万物化育的季节,《白虎通义·嫁娶》上说:“嫁娶必以chūn者,天地jiāo通,万物始生,yīn阳jiāo接之时也。”男为阳,女为yīn,yīn阳jiāo接在chūn天。

  与赵玉衍的匆匆完婚想比,孟晟睿这是得了多大的恩典,崇仁帝费心为他择吉日,还真是隆恩浩dàng。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塵多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