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五军嫂成长记_流水成觞【完结】(209)

阅读记录

  “哎哟哟,我的乖孙孙哦,这是在给你们小姨小舅玩什么呢?”

  “姨姨,舅舅!”他们在和姨姨和舅舅玩呢,“跑,跑!……”

  “玩得真高兴,看把我们累得,满脑们都是汗,来,姥姥姥爷抱你们坐着,咱歇一歇!”两个小的在屋里,烧热暖气暖和着,文娟也没给他们穿太厚,都是统一的一件毛衣,背带小棉裤,外加一个小薄袄,利落方便活动。两老弯腰把两个孩子抱起来,也不费什么力气。

  “阿爹,阿娘,你们醒了?睡得好嘛?”文娟本来在含笑看着两个弟弟妹妹和两个小东西疯玩,看爹娘进来,不由关切的询问。怕阿爹阿娘在陌生的心地方睡得不安稳,她在他们房间还提前熏了些助眠香。

  “好着呢,好着呢!”杨母乐呵呵的应道:“这一睡就差点儿把头睡扁了,快不知道天明早晚,一醒来都快五点了,怎么睡得不好!”

  “能睡是福,多休息休息,也能解解乏!”沈根深笑着搭话,不怕杨家兄弟和弟妹睡着,只怕他们睡不着。好好睡上一觉,路上旅途乏累消除,也舒服多了!

  一家人围坐着,说着话,两个孩子有些坐不住,被两老抱一会儿,就挣扎着下来,又跑到文雨和文海面前,亲亲热热的拉着他们:“舅舅,姨姨,玩!”他们还要玩,“跑,跑!”怕人家不懂,他们还用肢体动作配合表达。

  “这两个机灵的小东西,真聪明!”看着两个小东西灵活的表现,杨厚朴也不有赞不绝口夸道。

  文雨和文海也是孩子性子,对两个小家伙也很是稀罕,两个小东西一招呼,他俩就愉快的陪着安安和乐乐再次满屋子玩起来。好在屋子里尖锐的东西,文娟都早就收了起来,桌角椅子转角,也都被沈根深用报纸破布厚厚的包起来,可能不是太好看,但是绝对的保险,所以,一家人也就放纵这两个小东西挥洒精力,没有阻拦他们的闹腾。

  和三老说说话,文娟看了眼手表,快五点钟了,不由起身道:“爹,阿爹,阿娘,你们说话,我去准备一下晚上吃的!”

  “都晚上了,别弄太麻烦!”想着上午文娟的话,杨母嘱咐道。

  “嗯,不会的,就炒几个菜,煮点儿红豆粥馏点儿馒头饼子,不麻烦的!”文娟摆摆手,往外走去。

  “妈妈!”安安和乐乐虽然玩着,他们也在看着屋里的动静,看着文娟想外走去,俩孩子不由叫着跑到文娟跟前。

  “乖,安安,乐乐,和舅舅姨姨玩着,妈妈去给你们做好吃的!”文娟俯身,在两个小家伙的脸颊上,一边亲一下,顿时,两个孩子圆满了,知道妈妈不是走,继续安心的去找后面的舅舅姨姨玩去。

  文娟提前准备好了鸡鱼肉蛋菜,冬日天凉,文娟就没准备凉菜。提前准备切切洗洗的时候,文娟先开火上锅熬了红豆粥,溜了馒头饼子。准备妥当后,她清蒸了一条鱼,油焖大虾一个,软乎乎的鸡蛋虾米羹一个,家常炒肉一个,姜仔鸡一个,家常炒豆腐一个,白菜香菇木耳炒一个,酸辣土豆丝一个,最有一个滑肉汤鸡蛋汤,都是好熟易做的菜品,毕竟是饭餐,不好做太油腻的菜品,不易消化。

  晚上一家人团聚心里高兴,文娟给三个老人一人准备了两盅药酒助兴,酒盅不大,也就是三两口的份量,药酒也是酒,又有药性在,不能贪多过量。

  杨母虽然嘴上说着文娟抛费了,晚上一人一碗粥一个馒头饼子炒两个菜意思意思就行了,但是看着闺女准备着一大桌子菜,给她们一家接风洗尘,她这心里,还是高兴骄傲的。这也是闺女有出息,才能置办出来,不然也不能提前给她们由了车费,接她们进京过年。本来老头子还有点儿不愿意来,不过看现在小酒喝得美滋滋的,欢欢喜喜的又是哪个?当家的就是嘴硬罢了。

  “厚朴,弟妹,你们快多吃点儿,文娟做得都是好克化的东西,不怕吃多!”沈根深热情的招呼着,老家难得来人,还是自己亲家,他特别的高兴,以后也多了说话的。和自己亲家,总比外人多了更多的话题。

  “小雨,小海,今个儿陪着安安乐乐玩,你们没少累,赶紧多吃点儿好吃的,犒劳犒劳!”年轻孩子有活力,他平日里老胳膊老腿的,俩个小东西可没今天玩得欢快。对他俩小孙子好,就是对他好,沈根深看着两个懂事的孩子,不有更欢喜。用公筷练练给他们加菜,堆的他们面前的小碗都冒了尖。

  看着公爹和她娘家都相处愉快,文娟也高兴,夹着几个老人给小家伙弄好剔了鱼刺的鱼肉,给两个热乎看着桌子上菜色着急的小家伙,一人喂了一口,两孩子很是香甜的吃了起来。

  他俩现在的食谱已经和大人没有二样,满周岁已经八个月了,俩孩子的小牙差不多快要扎齐整,只要不是太大太硬实的东西,他们都能对付,慢慢能跟得上家里人吃饭。文娟平日里多用鸡汤骨头汤调味,俩孩子现在基本上都是和大人一块吃饭,文娟在家的时候,才隔三岔五,给他们单独做点儿别的吃食。

  从进入腊月,文娟就开始有准备的筹备年货,不过当时到底还没彻底结束课程,也就是时不时碰到需要的提前准备一下。

  第二百四十六章 奉养

  等到中旬,学校彻底放假了,又把爹娘接到了身边,文娟就开始放手准备过年的年货,准备过一个丰盛的大年。这是她第一次把爹娘接到身边,自然要更用心的准备。

  除了准备年货,文娟还带着阿爹阿娘文海文雨,先去看看她上学的学校,两老和两个小的,也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学校,那整齐的房子,高高的楼,满身文化气息的学生,宽敞的图书馆……一切在一家四口眼里,都是那么不一样。

  杨厚朴话少,不过对于闺女能靠进这样著名的首都大学,却是心里骄傲的很,他背着手,走在校园的小径上,仔细的看着。

  杨母就是骄傲的看稀罕了,一边看着,一边还督促着两个小的道:“小雨,小海,你们也用心学习,明年也都考到北京来上学,看这学校多气派,毕业了还能让国家分配工作,以后就是干部,坐机关的城里人呢!”老人看到三闺女的成就和改变,那是彻底对读书改变命运看在眼里,再也不觉得读书没用,觉得当家的真明智,让三闺女当时读了那么多书,国家政策一变,就直接在京里安家落户,变成城市人,现在小汽车都会开了。

  “嗯,三姐,过年我的成绩又提升了,现在是学校的第一名,不过,咱家那边地方偏僻,我这点儿成绩,明年高考肯定不够应付的,还要你多帮我!”从文娟走出村子,再到考到国内排满几乎是第一的首都大学,杨文海的眼界就彻底打开了,学习起来也更加的用心。

  对于用心学习的亲兄弟,文娟向来不小气,各种参考书,参考习题只要她碰到了,都往家里寄,各种重点,也都提前给杨文海规划清楚。所以,杨文海很清楚,他又目前的成绩,不是老师教的有多好,他自己用心是一点儿,最重要的是,他姐帮忙画得重点突出到位,串联起来,他对知识点儿熟记于心,题型变化换汤不换药,千变不离其宗,也就能够游刃有余的应对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流水成觞 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