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长梦为君倾_刺蘼【完结】(30)

阅读记录

  如果前世他像对那女子一样对自己,不爱便洒脱地放手,她也不会死掉。

  若黛不想再听他说下去,终于睁眼直视着他,冷冷问道:“昌平公,你说完了吗?”

  “莫非我说这些,你都无动于衷?”顾峻像是被她眼中的寒冰所伤,失望之下后退半步。

  “你觉得我应该怎样?你今天这些疯话,我会当做没有听过,希望你清醒一点,不要再有下次了,否则我只有请皇上做主。”

  他苦苦一笑,放开她:“抱歉,今日是我太过孟浪,本是进宫向姨母道贺,没想到半路遇上你,一时没忍住……可是黛黛,我对你是真心的。”

  “黛黛不是你能叫的!”若黛皱着眉纠正,立刻趁机从他身前跑开,“公爷,你知道名声对一个女孩子多重要么?你不要脸我还要,烦请以后不要再对我多作纠缠。”

  顾峻满怀失落地站在原地,看着她消失在灌木丛后。

  若黛回去找到小怜,顾峻下手不轻,她颇费了一番功夫才叫醒她。

  “我这是怎么了?有刺客!小姐无恙吧?”小怜惊慌地坐起来,见若黛好好的,周围也没别人,不由纳闷。

  “我没看到有别人呀,一回头就看到你倒在地上。”若黛扶她站起身,两人慢慢往回走,“你一定是服侍皇后娘娘太累了才晕倒的,回去我求她让你好好休息一下。”

  小怜心中狐疑,摸摸受过重击的后脑勺,头还有些胀痛。若黛的话她当然不信,不过做奴婢的,不该知道的不多问,是保命的基本道理。

  ☆、第二十三章

  .

  连日暴雨在夏季一开始就给了喜好出游的人们一个迎头痛击,若黛这样本身不爱出行的人,在家闷太久也心情抑郁,加上最近天气稍冷,一个不注意,她又受了风寒。

  雨水噼里啪啦打在瓦片上,整个庭院里弥漫着水汽,柳枝进屋时见若黛正在窗前看着瓦楞上倾泻而下的雨帘出神。若黛眉头微皱,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自上次从宫里回来后,她就经常这样,柳枝不知她在发什么呆。

  “小姐,该喝药了。”柳枝愁眉苦脸地将药和蜜饯拿到她面前。若黛从小到大不知道喝了多少药,可一直怕苦,劝她吃药相当困难,“侯爷和公子都回来了,喝过药好去前厅用膳。”

  这回她竟一点没反抗,乖乖的端起碗一饮而尽,连蜜饯也没碰一下。

  “柳枝,这雨下多久了?”

  “夏至没几天就开始的……得有七八天了吧。”柳枝的表情仿佛活见鬼,这还是那个总跟她撒娇耍横不老实吃药的小姐?

  算上前世,虽然隔了几年时间,但若黛依稀还记得,就是这场大范围的暴雨导致青江洪水决口,数百村庄被淹没。而眼下,距决堤所剩时日已经不多了。她突然感到羞愧,这段时间里她一直沉湎于自己的小情小爱,这么大的事竟然临到现在才想起来。

  该不该把这事告诉爹爹呢?告诉他的话,要用什么理由才能让他相信?一个闺阁小女儿担心民生大事,只会让他们笑话她杞人忧天吧?

  一家人在一块儿用晚膳时,安氏见若黛忧心忡忡,不时看着方准,欲言又止。

  “黛黛,你是不是有话跟你爹说?想说什么直说就是,难道还拿爹娘当外人?”她放下筷子对女儿笑道。

  “是。”若黛终于想到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吞吞吐吐地说,“我看雨下了这么久,有些担心青江下游的老百姓……要是真的发大水,粮食肯定会涨价,我们要不要趁现在多收购一些低价粮食,到时候能应一下急,赈济灾民。”

  这并不是他们的分内之事,只是前世若黛见过灾民的惨状,一想起来就难过。

  方氏夫妻诧异地互相对视一眼,连清山也抬眼看着她。

  “你怎么会想到这些?”方准对若黛的提议万分吃惊。

  私自囤积大量粮食是重罪,若黛不知道,他当然不会犯。但若黛从小娇生惯养,不知世事,怎会突然起关心民生疾苦来?

  “呃,之前国师送我回来的时候,途中有提到今年天象有异,恐有洪涝,所以女儿有此担忧。”若黛不敢直视父母疑问的视线,只好拿国师的名头做挡箭牌。

  方准呵呵笑起来:“真是想不到,我们黛黛竟有这样的胸怀,可惜没有生为男儿。”

  “虽然想得太简单,不过比起许多只关心如何吃喝玩乐的膏粱子弟可好多了。”安氏一脸骄傲,她身边的清山感到自己中了一箭,不屑地对若黛翻了个白眼。

  若黛见父母虽然都是在夸赞自己,但显然并未将她的话当回事,不免失望。如果她身为男子,可能情况便不同了吧。

  “傻丫头,既然是国师告诉你的,他能向你提起,当然也会向圣上提起了。”方准看她表情不对,笑呵呵地说。

  “啊?”她愣愣地看看父亲。

  “此事国师向陛下说过了,皇上早两个月就拨款百万,派了大皇子亲去青江大堤,负责修缮巩固堤坝事宜。”方准安慰她道,“黛黛真是懂事的孩子,你倒提醒了我,哪怕没有水灾,连日大雨,也难保有些地方不发生山洪,是该奏请陛下做些防御措施。”

  她受了爹娘夸奖,低头得意地一笑。

  若黛惴惴不安了几天,雨停后同样的时间,前世那场大洪水果然没有暴发,她终于放下心来。想到其中玄池功不可没,不禁暗暗在心中因他自豪。

  岂料数日后仍然传来青江大堤被拦腰冲断,水淹下游无数农庄良田的噩耗。灾情惨重,十几万人流离失所,灾区附近的几座城接纳不下那么多人,数万灾民涌入帝都。

  皇上盛怒,一查下去才知,拨款百万,竟然被沿途负责的官员层层克扣,最后用到修筑堤坝上的不到一半,当时人人称颂的工程顿时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满朝文武急着善后处理灾后问题的同时,参奏大皇子监管不力的折子雪花般飞到皇帝案台上。陛下暂时没有动作,不过是因为目前灾情更为重要,等事情过去,只怕朝中格局就该有变化了。大皇子党焦头烂额,这次再也镇定不下去。

  好在此前方准上奏的建议被采纳,朝廷对灾民的安置比若黛前世所见妥善了很多。

  城外由守城军搭起大量难民营,流民统一被迁到营地,官方每日供给清水和食物,总算没有闹出太严重的事故。只是灾民不被允许入城,经常与军队发生小规模的冲突。

  米粮价格果然开始飞涨,成安侯府灾前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低价收购了一批粗粮,联合另外一些愿意为灾民出力的世家,每日在营地外施粥。方家代表的是大皇子一方,不管此举为民还是为名,哪怕杯水车薪,至少也缓了一下燃眉之急,为大皇子挽回一些局面。

  难民营里聚集太多人,没过多久,陆陆续续开始有人生病。若黛听说后,和宛罗一商量,两人私下变卖了许多首饰,买了大量药材拿去送给灾民。

52书库推荐浏览: 刺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