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当家:山里汉狂宠悍妻_颜小宛【完结】(492)

阅读记录

  哪怕他们的心愿没能实现,但他们依旧写了不少赞美西北大捷的诗篇。

  当然,这些读书人所写的赞美诗词里,肯定是少不了赞颂新皇一番。

  夸奖新皇的片段俱是用上了读书人们最爱用的华丽词藻,极尽所能地大肆颂扬新皇的英明领导,统治有方。

  颜小婉找出随信附来一片诗篇,看着上头大段大段的夸张语句,时不时地又来一句圣人云,圣人曰,看得她眼角止不住地抽搐。

  幸亏这些赞颂的诗篇不是写给大字不识的老百姓,而是写给饱读诗书的新皇,不然别人压根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东西。

  这诗篇写得好是好,问题在于它写得太过晦涩难懂,读者必须有足够的阅读量才能领会其中的精妙之处。

  水平不够的人是看不懂这诗篇里对新皇的吹捧,只会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相比较而言,话本为什么那么好卖呢?

  除了故事有趣之外,更重要的是简单直白,好理解,一般人都能看得懂。

  这不到千字的诗篇里单单引用圣人言不下五处,一般的人哪里看得懂这些?

  真正能看得懂这诗篇的读书人,俱是饱读诗书的人,并且这些人的出身不会太差。

  当世的书籍非常珍贵,哪怕是学子们人手必备的四书五经,那也不是人人都能买得起全套的。

  不然,书斋里也不会那么多靠抄书生存的读书人了。

  书本买的贵,不仅是因为纸张产量低价格高,更是因为印刷的成本太高,所花费的时间太长。

  一般的话本用纸都是很粗糙的那种最便宜的纸,再加上一门心思读书考取功名的人是不会花钱买这些话本。

  买话本当消遣的绝大部分是有钱的“闲人”,一般而言话本卖出去的数量不多,所以流传的不是很广。

  在这种情况下,《将军小姐奇遇记》能流传得那么广泛,除了话本写得好、引人入胜之外,更重要的是颜小婉自掏腰包,出钱印刷,搞出各种噱头吸引注意。

  可以说,《将军小姐奇遇记》完全是颜小婉利用各种手段捧出来的“神书”,难以复制。

  要不是后头卖得数量多,薄利多销回了本,颜小婉估计要倒贴进去数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颜小婉轻叹一声摇摇头:“寻常人家的读书人卖得起全套的四书五经都难,极少有能有饱读诗书的机会,所以寒门出贵子的几率太小。说来说去还是书卖得太贵了,要是那些圣人书、孤本之类的宝贝,能像话本一样流传到全国各地,那就好了。”

  此时的她并不知她这一声叹息,将会给大安国带来多大的改变。

  颜小婉不过是随口一叹,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萧朗看她皱眉不悦,当天便下令,让手底下的谋士们去解决读书人买书难的问题。

  远在江南的谢师爷接到他家主子的命令,暗暗思忖着他家主子是不是打算收买人心,为了日后登基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安国素来是科举取士,考取功名是很多人读书的动力,更是那些寒门出身的学子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谢师爷虽说出身寒门,但实际上他家的家底跟普通人家比起来真不算薄,家中良田几十顷,不然他家真供不起他读这么多年书。

  光他那些买书的钱加起来至少有百两银子,更别说其他的例如纸张笔墨、赶考所花费的盘缠之类的花销。

  要知道普通人家一年的花销不过十两,单单他买书的钱都够人家花十年了。

  若是他家主子能让书本的价钱降下来的话,那么他家主子必定会成为全天下读书人的恩人啊!

  谢师爷越想越激动,仿佛看到了萧朗被天下读书人奉之为恩人,追随他的美好未来!

  谢师爷满脸喜意地在书房里伏案写作半天,待他将纷杂的思绪理清,激动的情绪回归平稳后,他派人找来了萧朗的谋士们。

  谢师爷公事公办地把萧朗的命令说给众谋士听,不动声色地观察他们的反应。

  不出意料,这些谋士俱是读书人出身,才华卓绝,他们中有大部分人算得上是出身寒门,哪怕成为萧朗的谋士,他们若是想要买齐中意的书,依旧会觉得肉疼不已。

  每本书少则三五两,最要命的是单买一册书是不够的。

  有些书籍内容丰富,字数多,分了上中下册,即便单册书只卖三两银子,买齐一套,那也得花上将近十两银子。

  若是,他们家主子真能将书价降下来,那么,囊中羞涩的读书人也能买得起书,这将会造福千千万万出身寒门的读书人!

  若是天下的读书人们都读得起书,买得起书,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功绩?

  如此巨大的功绩,足以让他们家主子留名千古了。

  谋士们纷纷夸赞萧朗的决策英明,以实际行动支持主子的决定。

  不管要付出多少代价,一定要完成主子的吩咐,改变读书人买书难,买不起书的现状!

  这些在普通人过分清高的读书人,他们不再是端着高高的架子,利用所能调动的资源,写信给他们遍布天下的好友们,希望他们一起为改变买书难的现状而奋斗。

  各地的读书人很快得知这一消息,他们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自发地组织起来,走访各地寻找印刷的能工巧匠。

  谢师爷主张把这些能工巧匠集中起来,一则是为了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二则是方便管理,三则是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为此他不惜以重金诱之亦或者是以比试的方式,使得这些精通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能工巧匠们,如潮水一般涌入江南,共同研究改进印刷术和造纸术。

  谢师爷为首的谋士们花费了不少心血,想出了不少法子邀请这些能工巧匠,甚至还大胆包天地盯上了工部那些被编入匠籍的工匠们。

  比起民间的“野路子”,这些编入匠籍的工匠们技艺更胜一筹,有他们的加入将会大大地提高效率。

  ☆、第561章 撩他

  谢师爷不仅是盯上了那些入了匠籍的工匠们,他还动手撬朝廷的墙角,偷偷把几个没到年龄退下来的老工匠连同他们那一家子,全给“拐到”江南来。

  这么大的事情,自然不是谢师爷拿的主意。

  事实上若不是得到萧朗的首肯,谢师爷以及那些谋士真没胆子这么干。

  挖谁的墙角不好,偏生去挖新皇的,活得不耐烦了?

  但萧朗不一样,在谢师爷和谋士们眼中,未来的大安国是属于萧朗的,他不过是“提前”拿了属于他的东西。

  萧朗几次追问进度,发现那些能工巧匠们进度太慢,对此很是不满。

  他无意中想起谢师爷在信里提过的那些入了匠籍的工匠,立刻要求谢师爷动用他们在京城的势力,威逼利诱将那几个老工匠连带着家人神不知鬼不觉地弄到江南。

  工部编入匠籍的能工巧匠数不胜数,少个别的工匠不算什么大问题。

  若不是被有心人盯着,基本上不会出岔子。

  偏偏那几个老工匠中有个极为孝顺的徒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事情。

52书库推荐浏览: 颜小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