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任群芳妒_流光寂【完结】(170)

阅读记录

  而南边太温柔了,竟养出这么群饱暖思淫辱的兵油子!

  他自己都没发现他的眉头已经蹙得很紧,直到余光瞥见繁密花木的小径中走出个黄衣僧人,感觉那僧人似乎停在那儿正注视自己,他才略松了松眉头,侧头看过去。

  那僧人约莫四十来岁,一张脸既长且瘦,是受尽风霜的模样,虎口处挂了串佛珠,陆玉武看着他朝这边走来,望了望四周,并没有其他人。

  困惑间,两人只隔了回廊的红木雕栏,僧人双手合十,微微弯腰向他鞠了一躬,说了两句话。

  “贫僧法号闻道。”

  闻道?他觉得有些熟悉,随即想起似乎就是昨日母亲提起讲经的那位高僧。

  “不知施主是否有世袭的王位在身?”

  他竟连这也猜得到?陆玉武显然有些惊讶,虽说外人看他的穿着或许能猜到他是贵家少爷,但他还只是世孙,没有亲王专用的右衽圆领服制,这位高僧能说中这点,是真有些本事,还是早打听过他了?

  他点了点头。

  闻道朗声笑了,上前一步,又向他行了个礼,背一直弯曲着,信徒般虔诚的模样,合十的双手满是皱褶,陆玉武听到他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道:“贫僧愿送王爷一顶白帽。”

  他是极聪慧的人,立刻反应过来面前的人是什么意思,王上加白即为“皇”,闻道竟对他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陆玉武后退一步,眼看四下无人,松了口气,尽量压低声音斥道:“你好大的胆子!这样的话也说得!”

  他有一刻怀疑此人是不是有人故意派来,设这样的陷阱故意诱他的,毕竟军功在身,朝中眼红的人比比皆是,只是他和祖父一向行事低调,不愿出那些风头罢了。

  “我如今尚未继承王位,你的白帽子也不必送了。我今日只当没听过你这番话,你若再口出狂言,我便直接把你交去镇抚司,让你吐出背后指使之人是谁!”

  闻道抬起头,泰然一笑,道:“无人指使。”

  谁又能指使得了他?一个天生的野心家!“大丈夫不能深居大位则遁入空门”,他半生蹉跎屡次落第,归入佛门后外人只当他潜心修习佛法,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的痛苦挣扎。茶叶经过沸水的浸泡开始沉淀,他在历经尘世,看尽浮云后开始等待。他在等,一个值得他辅佐的明君,一个借以能实现他政治野心的谋逆之人!

  他习得阴阳术数,精于算卦,阅尽兵家之法,胸有韬略,早算出如今的上位者大势将尽,乱朝之中必得出现一个力挽狂澜之人。

  而眼前之人,极尽帝王之相,他出门时就望见钟鼓楼处龙气冲天,一路寻来竟在文殊殿前找到了此人!

  陆玉武看着眼前状似癫狂,朗声大笑的僧人,眉头又一次簇了起来,道:“我称你一声‘高僧’,还望你做好本分讲经布道,不要再在这里狂言不讳,今日我只当没见过你罢。”

  他说完拔脚便走,闻道却还在放声大笑。毕生的抱负终于寻到了依托,他如何不喜不狂!

  陆玉武几步走到了文殊殿前,两位表妹刚好参拜出来,孙步玥听到笑声,问道:“什么人在笑?”笑声狂狷不羁,声声震耳,听得她有些背脊发凉。

  陆玉武强自镇定,道:“疯子罢了,我们回去吧。”

  来去应该有半个时辰了,上院那边也应该开始了,三人又穿过大殿,往上院去。回去时院中已经乌泱泱坐了一众善男信女,段越珊和琴儿在鼓楼玩了会儿也回来了,那位高僧却迟迟未至。

  陆玉武始终皱着眉,越想越觉得此事不可思议。莫不是真有人想借此陷害他?

  祖父要回金陵,上奏是说自己年老,而且漠北已平,匈奴也签下契约向大夏俯首称臣,但实际也是为了收敛锋芒。自古军高盖主的臣子,无一个有好下场。虽说祖父是当今皇上的手足兄弟,但皇家从来是冷血无情,不讲任何感情的地方。

  以前听二叔说起过,祖父是皇长子,但非皇后所出的嫡子,只是先皇一个宠妃的孩子。但正因为祖父是先皇的第一个孩子,母妃又极得宠爱,自小便养在先皇身边,连读书写字都是由先皇亲自教导,对于后面的皇子,先皇倒没再表现过这般的舐犊深情。

  而当今皇上是先皇的幺子,是皇后唯一的嫡子,小了祖父十来岁。当年朝堂上为立嫡还是立长有过长达五年的争议,先皇喜爱作为皇长子的祖父,群臣皆知,但言官至内阁都反对,只因祖制有规“立嫡不立长”。先皇最终迫于舆论的压力,还是立了嫡子为太子。

  先皇为了补偿皇长子,在其他藩王都离京去了分封地时,他把皇长子留在京城,赐了世袭的王位,封号“世安”。

  外边争夺得厉害,祖父却并不在意,对太子弟弟也关爱有加,但先皇驾崩后,这位皇帝叔叔便派祖父去戍边,朝中也有拥护祖父的朝臣反对,祖父压了下来,当日便领命去了漠北。

  之后一旦祖父立了战功,皇上就会急召祖父回京,收了兵权,而漠北战事频频,过不了几月,边关的将领吃了败仗,又会命祖父加急前往。

  如此反复了几十年,如今局势安定,皇上又把他们一家召回,丢了名头大却没有一点实权的官职给他和二叔,也是对他们隐隐的告诫:好处都给你们了,识趣的就安分守己,别想再闹出什么幺蛾子。

  今日这个和尚的出现,无异于平地起惊雷,他想当它没发生都不行。

  上院中的人等了许久不见高僧来,最后等来一个小和尚,诚恳地向香客致歉,说今日方丈讲不了了。

  下面的人闹了一回也就散了,陆玉武倒是松了口气,陪母亲外祖母下山回去。

  而回了王府他才知道这件事没有完,那个名唤闻道的和尚是缠上自己了!

  母亲向来敬重这些高僧,虽然他不请自来,自称要为王府讲经荐福,但母亲依然款待了这位和尚,还专门拨了个清净的小院供他住下。

  陆玉武对他避之不及,不过他除了日常念经以外,倒没再提谋反这些离经叛道的话。祖父有时也会去听他说经文,请他解惑答疑。但陆玉武一直没有放下戒备,深恐是有人蓄意谋害。毕竟如今的皇帝疑心渐重,常常召了亲王郡王进宫侍疾。

  他也进宫见过,上至皇亲下到朝臣,谁都知道那是什么病,只是无人敢说,因为敢说的都被皇上大手一挥,在京中销声匿迹了。

  那日从相元寺回来,孙步玥破天荒去了她父亲住的正房,守在屋里的是几个娇娇俏俏的小丫鬟,见她来了忙行礼叫“大小姐”。她不想看那几张狐媚子脸,只问她父亲在不在,丫鬟说国公爷一早就出去了,她又问知不知道去了哪儿,丫鬟摇头,说是坐了车,似乎要去个远地方。

  第118章 浓情

  孙步玥“嗯”了一声转身便走了,心里却很高兴。上次去恒青山找母亲,母亲出了个主意,让她回府后想法子引父亲去恒青山找她。

  她知道父亲若是念了旧情,说不定母亲很快就能回国公府了。于是回来后找到父亲信任的那个道士,塞了他不少珠宝,让他骗哄父亲去恒青山。那道士没几日就说事情成了,她们女眷去相元寺那日,她父亲就会往山上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流光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