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chuáng上坐起身,看着窗外,yīn沉的,没有一丝光亮,空气中隐隐流动着湿气,或许明天会下雨。雨中赶路,马车走的很慢,不知道在天黑之前,能不能到达下一个城镇。
“怎么不睡了?”单于诚的警觉xing向来很高,哪怕睡觉了,只要身边有什么风chuī糙动,也能立即清醒。
现在看着看向窗外的红雪,他从后面搂住她,谘话时的热气,全都喷洒在红雪的耳后,痒痒的。
“白天睡多了,现在反倒有点睡不吵了,吵到你了!”红雪猛的一回头,脸颊正好拂过单于诚的薄唇,两人都是一惊。
单于诚回过神来,坏笑着说:“既然睡不着,那不如我们做些有意义的事!”话音才落,一把扯过身边的锦被,把自己和红雪都盖在里面,只一会儿,锦被内就传出了令人脸红心跳的声音。
而这样放纵的后果就是,第二天早上,单于诚神采奕奕地扶着一脸困意地红雪下楼用早膳。
众人有心想问,却被单于诚冰冷的眼光一一瞪回去,而他自己则讨好地做起了丫鬟的工作,服伺着自己媳妇用早膳,那个小心翼翼,就差亲手喂了,可是红雪似乎并不领qíng,转头自顾自地喝着粥。
单于诚也不生气,反而更殷qíng了,看得云安等人只想低头,心道:王爷,您的夫纲呢!
众人地这种诡异的气氛下用完早膳,天空中开始飘洒小雨,雨点很小,下了一刻钟,地上还没被润湿,众人退房的时候,掌柜又赶来送行,他不知道众人的脚程,所以下一个城池就没帮着预定客栈。
第九十一章桥祭
马车在小雨之中行进,这种天气刚刚好,没有大雨的湿气,打开车窗,空气之中带着湿润的泥土气息,不冷不热。
因为被子折腾了一夜,红雪靠在马车上就呼呼大睡,单于诚默不作声地给她盖上丝被,然后用水果刀削着甜瓜的外皮,切成小块放在瓷盘里,摆上竹签。
马车缓缓地停下,单于诚看了一眼怀中的红雪,拉开马车的车窗,向外张望,云安见主子探出头来,忙上前禀报说道:“老爷,我们要从桥上过河,不过前面有人拦住不让过,说是要举行桥祭,这是溪东城这边的规矩。”
“青梅,你知道这风俗吗,大概要多久?我们要在城门关上之前赶到下一个城池。”红雪突然睁开眼睛问青梅。
单于诚也皱眉,他们这次虽然是带了游山玩水的xing质,但倒底还是有事qíng的,现在每天都是按照计划走已经是极限了,若是今日要耽搁了,恐怕就要多耽搁一天时间。
“夫人,桥祭在京都这边每年都要举行几次,这里是临界最大的河,我们可以不走桥,那样就要走水路,我们需要从这边绕路,下游才有大船只,能运送马车过河。”青梅是这次送来的丫鬟中,最见多识广的,jīng通各地风土人qíng,甚至还会几门异族语言。
外面,吵吵闹闹,来了很多百姓,每个百姓手里都提着篮子,里面放着祭品和纸钱,车夫把马车靠边停放,周围有十余辆马车,看样子很奢华,应该来了不少乡绅,地主和商户人家。
这时后面的青杏也赶了上来,一上来就看到四周乱糟糟的,不由得问青梅:“怎么不走了?”
“桥祭,不让过路。”
红雪叹息一声,以前对民间的一些习俗很感兴趣,自从听说单于文昊等人说单于诚克星之后,她觉得有些民俗真是封建迷信,就像他自己说的,外邦来犯,他上场杀敌,谁还会提他克星的名声,完全是无中生有嘛!
“开始了,开始了!”
马车外,百姓们从刚才的骚乱之中,渐渐地平静下来,首先,是一个有名望的乡绅讲话,说的都是文绉绉的场面话,感谢这所大桥给百姓们带来方便,并且乞求桥神保佑通行平安。
讲话结束,接着就是大规模祭祀活动,其中多为全福的老人,这种老人就是有儿有女,有孙子和外孙,花甲之年,这样的人都被看成有福气之人,大家拿着香火,跪在桥头磕头,神qíng肃穆庄严。
红雪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祭祀,也忍不住拉开车窗,从里面向外张望,还让单于诚也跟着一起看,这些民俗,不影响自家生活,当做一种乐趣也未尝不可,但是有些风俗完全就是害人,必须反对这样的迷信。
全福老人祭祀完成,有大手笔的乡绅地主,捐献银子买了整头羊做祭礼,还有猪ròu,糕饼,瓜果,满满地摆放在桥头,那些穿着富贵的乡绅地主也顾不得身份,下跪烧香,嘴里念念有词,保佑桥梁不毁,造福乡亲。
“夫人,那些百姓怎么在桥头烧纸钱呢?”青杏自打懂事就没出过无名山庄,现在年纪又小,难免还有点小孩心xing。
“嗯,大概是烧给水鬼的吧!听说每条河里里,都有溺死的人,那些人不能投胎,必须找人代替自己,烧纸,可能是让他们别来祸害别人的吧。”这话完全是她胡诌的。
“不懂别乱说,不懂装懂可不好。”
有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看起来七八岁的模样,穿着一身青色带补丁的衣裤,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看着很是机灵,她打量一下红雪说道:“有钱人家的夫人,这是桥祭,不是祭河神。”
“好吧。”
红雪摸摸鼻子,尴尬地咧嘴,被一个小女孩当众拆穿,还真是丢人得很,不过这小丫头说话也太直接了一些,她这回面子里子都没有了。
“小丫头,别对我们夫人无礼。”
有人这么和红雪说话,作为丫鬟的青梅可不能坐视不理,她对着小丫头呲牙,结果那小丫头疑惑地看着她,一点惧意也没有。
“吃甜瓜。”
单于诚用牙签扎了一块放在红雪嘴里,替她解围,就算被小丫头下了面子,也不能替她找回来,就只能转移她的注意力了。
“哇,花车来了,花车来了!”
小丫头不再理会这边,蹦蹦跳跳地向前跑去。
迎面过来一架高高的花车,是木制而成,下面有四个轱辘,后面有人推车,四周都是各式各样的鲜花,姹紫嫣红。
在花车之上,站着一男一女,约莫都在十一二岁左右,眉目清秀,额头上点着小红点,看着两个人面容还有点像。
“这不就是隔壁镇上的王家那对龙凤胎兄妹么,长的真俊。”
“是啊,来年咱们一定能平安过桥!”
不远处,百姓们在兴奋地议论,红雪心里寻思,难怪是看着有些像,原来是龙凤胎,在这个时候,龙凤胎是最吉利的,预示着龙凤呈祥,会给家里带来福运,将来说不定还能光耀门楣。
外面的雨点大了一些,有指甲大小,稀稀落落地敲打在车壁上,天色也变得越发yīn沉,不过百姓们的兴致很高,没人打伞,每当花车走过,那些人都会欢呼雀跃。
“唉,这祭祀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要是来不及,只能找一家小客栈歇脚,说不定还要睡马车。”红雪低声抱怨。
临界府一路上的客栈不算很多,个别小客栈的房屋太破旧,多半都是走南闯北的行脚商人,车夫小贩,睡的都是十几文钱一晚上的通铺,可是他们一行人,男少女多,而且单于诚也不会跟人去挤通铺,所以一点也不方便。
52书库推荐浏览: 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