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皇后_眸灼灼【完结】(170)

阅读记录

  他连忙告罪。声看绝没有利用自己家亲戚做什么事的图谋,只是想给那孩子一口饭吃,又是这种话。

  朱由校话已经说出来,不管他是真接受还是假装没有这回事,那已经无所谓了。让人退下,后他继续批改奏章。

  其中就有朝鲜王送美女来朝。这美女可收可不收,不过却会引起一系列后续矛盾,收也不收都会有麻烦。现在执政朝鲜的人叫李珲,历史上曾朝为光海君。

  现在正是打压后金建奴的关键时刻,如果朝鲜的关系处理的不好,也许会有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朱由校思考再三仔细看那些送上来的资料。

  资料上显示现在的朝鲜国王曾五次被明朝廷拒绝立储。他心中是怀恨的吧,也许他并不希望跟明朝廷的关系搞好。

  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会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只见资料上写道:万历20年,壬辰倭乱。

  宣祖命令17岁的光海君摄镇国事,李珲这个人搜集了流散的军队和义兵,号召通过勤王以图恢复。李辉的这个举动振奋了朝鲜民心和军心,对全国团结一致,打击倭寇很有作用。

  万历23年宣组册封光海君为世子,并上表明朝廷请求批准。

  可当时的明朝答复:“继统大义,长幼定分,不宜僭差”,遂不许。当时的光海君一定很有怨言。

  万历24年,万历33年,朝鲜再次上表请求册封光海军为世子。可当时的朝廷里正在为立福王或者立长子为太子的事情闹得鸡飞狗跳,都不允许朝鲜的请求。

  当时看起来光海君是受到了郑贵妃和福王的连累。一直到宣祖末年,朝廷内部又在立世子的问题上发生了剧烈的争吵,因为当时的宣祖的仁穆王后皇后生有了一个嫡子。

  弃嫡,还是立庶,与儒家的宗法观念不合。由此,朝鲜内部的人分成了两派。

  万历三十六年,朝鲜宣祖大王病逝。事实上,当时的世子光海君的嗣位,并没有得到明朝廷的允许,他们自称权署国事又再次请求册封。

  1575年,恭嫔金氏诞下光海君,为宣祖的庶二子。两年后金氏辞世,光海君与其大2岁的同母兄长临海君由嫡母懿仁王后抚养长大。

  由于懿仁王后不育,直到她在1600年过世前,宣祖没有任何嫡子。大臣们一再上疏请求宣祖册立世子,宣祖却迟迟没有应许。

  万历二十年(1592),壬辰倭乱爆发,丰臣秀吉领兵由釜山登陆大规模侵略朝鲜,来自大臣和各地儒生的奏折层出叠现,纷纷要求即刻立储,稳固国本,宣祖在压迫下终于同意册封光海君为世子。

  相对于宣祖的其他庶子,光海君最有资格成为储君。长子临海君,第五子定远君以及第六子顺和君都曾犯下敲诈、杀戮等罪行。

  其中以临海君最是声名狼藉,如果按照无嫡立长的继承次序,本来临海君应该是世子之位的最佳人选,但他不仅抢占官婢与私人土地,更利用王子的身份巧取豪夺,动用私刑,招至不少弹劾。

  而光海君年少之时,品行端正,聪慧好学、仁孝兼备,因此他受封为东宫,群臣一致赞好。

  因战事告急,光海君受封翌日便随宣祖离开汉阳北下,而立储一事,8日后才在平壤公告天下。

  临海君李珒被俘,宣祖仓皇出奔平壤。当敌军迫近平壤之际,宣祖心虚胆怯,欲渡鸭绿江逃往辽东,表示宁愿死在天子疆土(明朝境内)也不愿成为日本人刀下亡魂,但只得都承旨李恒福一人支持。

  大多数官员,如领议政柳成龙、左议政崔兴元、右议政尹斗寿(李恒福与尹斗寿同为西人巨头,柳成龙为南人首领,崔兴元党派不详)皆反对宣祖的提议。商议之下,决定将朝廷一分为二(分朝),一部分人随宣祖渡江,其他人则在光海君的领带下驻守朝鲜。

  十七岁的光海君李珲受命权摄国事,担任抚君司代替宣祖赴前线抚军,表现出色,得到许多义军领袖和百姓的支持。李珲收集流散的军队和义兵,号召通国勤王,以图恢复。

  李珲的这个举措振奋了朝鲜民心军心,对全国团结一致打击倭寇很有作用。万历二十一年,日本撤出汉城,退守釜山,并将虏获的临海君和顺和君两位王子送还,倭乱暂时告一段落。此时,宣祖已经属意于光海君了。

  然而,分朝却使得宣祖和光海君的关系越发生疏。

  原因有两个:其一,光海君做为世子最主要的任务便是在侍讲院学习与一日两次向宣祖问安以示孝道(1593年3月,由于明兵的介入,宣祖的朝廷暂在开山落脚,光海君则驻守定州,9个月后才回到汉阳)。但是由于光海君频频卧病在床,因此辜负了宣祖的期望,导致宣祖对光海君多有不满。

  其二,分朝直接让光海君分享了一部分宣祖的王权。宣祖在战争时贪生怕死的表现让自己失尽民心,受到台谏(即司宪府、司谏院之合称)不留颜面的指责,更有大批儒生上疏要求宣祖退位于光海君。

  如此,宣祖致力收复王权,打压世子。壬辰倭乱期间(1592-1598),他18次提及禅让王位或让光海君摄政,但其目的只不过是在考验世子和群臣对自己的忠心,以便除去任何威胁。为了限制光海君的权利,宣祖在分朝时,以光海君还没有受到大明册封为借口,不愿颁发世子印。宣祖甚至禁止光海君入殿请安,让光海君的世子之位岌岌可危。

  自懿仁王后过世后,宣祖对待光海君的态度每况愈下,从他重视选继妃而有意阻扰遣使臣要求大明册封世子来说,宣祖似乎考虑到了废世子。

  虽然按照宗法(宗法规定,两班在确立继承人(庶子或继子)之后,即使有嫡子降生,继承人也不会更改),光海君的世子地位不会因为永昌大君的诞生而有所动摇。

  况且永昌大君年龄太过幼小,废长立幼也太不合理,但由于宣祖对光海君的冷淡和缺乏明朝的正式册封,让光海君坐立不安,担心宣祖会不顾宗法,改立永昌大君为世子。

  朝中读懂宣祖心意的人趁机结党营私,其中以柳永庆(柳永庆本是东人党,后来变卦投奔北人,之后又加入小北。

  1602年任户曹判书,两年后其孙迎娶翁主,升任领议政,与其他外戚勾结,被称为“柳党”,在宣祖的最后四年一时权倾朝野。

  “柳党”在宣祖病重期间私藏宣祖欲退位让贤的教旨,后被光海君问罪)的“柳党”风头最盛。“柳党”拥立永昌大君,常常挑拨离间,使光海君更觉地位不保,迫使他无论如何都要铲除永昌大君。

  190章 两股势力的美女

  万历二十三年,宣祖册封光海君为世子,并上表明朝请求批准。明朝答复:“继统大义,长幼定分,不宜僭差”,遂不许。光海君由是对明朝暗有怨言。

  万历二十四年、三十三年,朝鲜再次上表请求易储,其时明朝也正为立储的事情闹得鸡飞狗跳,遂均不许——似乎光海君是受了郑贵妃和福王的连累。

  宣祖末年,朝鲜国内在立储问题上也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因为当时宣祖仁穆王后已经生有一子(永昌大君,1606年生),弃嫡立庶,与儒家宗法观念不合。

52书库推荐浏览: 眸灼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