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昌沉着脸不说话。后面也不再和妹妹李惠说话,显然是有些怨言。
李父和李母见他这样,也不理他。等李惠走了,李文昌就难免有些抱怨,“小雪好歹是我女儿……”
“那你想要小惠怎么做?这些年,她为这个家里付出的够多了。瞧瞧隔壁的刘老头,这些年儿女们都没来看过他呢。要不是大成接济了他几次,早就饿死了。”
隔壁,李惠也将一小袋的粮食放到了刘老头的屋里。
刘老头是个中气十足的老头,来的时候,身材高大,这会子都瘦成小老头了。李惠来到时候,他还在煮麦麸吃。还边喝着开水,当自己在喝酒一样的。
“刘叔,大成让我给您带点吃的过来了。这马上要过冬了,备点粮过冬。”李惠将粮食放在地上。
刘老头赶紧放下破酒杯过来,笑着道,“你和大成还总记着我呢。我一个老头子,吃什么都一样。”
“这可不一样,大成说啦,刘叔以前奉献大。咱得有良心。”左大成第一次来农场看李家人,遇着农场民兵欺负农场里面的人,和人打起来了。左大成佩服他的为人,平时也有些来往,一来二去的知道这老人以前是上过战场的,还杀了不少的鬼子,身上更是一身的伤口,后来就能帮的时候搭把手。
“大成是个好孩子啊。”刘老头感慨。他自己的儿女没来看他,虽然知道他们现在也困难,可心里总是有些遗憾。
可惜他现在就是个糟老头子,也没啥能回报的啦。
左大成跟着徐大鹏一起学了大半天的车子,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岁,找到了年轻时候的那么点感觉。比以前当学徒的时候还激动。徐大鹏这年轻人也挺好的。也没嫌弃他学的慢,挺耐心的。
中午回家的时候,他还想拉着徐大鹏去家里吃饭,表示感谢。
徐大鹏道,“大成叔你就别客气了,我和左单单同志是熟人了。”
左大成就想起了院子里放着的两框煤,问道,“对了,你早上给咱家送的那煤是咋回事啊?”
“是之前答应给左单单同志拉回来的,她不是怕冷吗?”
左大成打量了一下他,然后若有所思。
个头挺高大,人挺憨厚老实,现在又在煤场上班拿工资。这孩子条件挺不错的。看着对咱单单也上心……就是不知道这孩子家里人会不会介意单单妈妈的问题。不过这孩子现在下乡插队,以后就在乡下扎根啦,估摸着家里人也不大管。如果能成也挺不错的。
下午李惠回来,知道左大成现在学开拖拉机了,高兴的不得了。晚上还特意加了几个菜。
左大成问起李惠去农场大事儿,李惠就叹着气把和李文昌之间的不快说了。她和左大成现在是最亲近的人,也没啥不能说的。
左大成道,“大舅哥疼闺女是一回事,人命关天的事儿,咱可不能糊涂。再说了,我看知青们在这里过的挺好的。瞧瞧人家徐大鹏都混出去了,还能回来帮着屯里呢。”
左单单道,“咱屯里知青过的算是最好的了,屯里人都好,水生叔爷这个老队长也没坏心。”
李惠也这么觉得。主要是她觉得自己管不来苏雪了。她性子软,要是能管的下来的孩子,她说啥也要管着。可苏雪这孩子现在性子不好管,她说话,这孩子也不听。她也觉得没辙了。
看着李惠和左大成的态度,左单单觉得之前的努力没白做。要不然被她那护犊子的便宜大舅一影响,她这妈还不得巴心巴肺的奉献自己,照亮苏雪啊。
晚上睡觉的时候,李惠心里多少还是有些不舒坦。多年的共患难的感情,现在她哥和她说生气就生气了。
左大成不想她总是想这些事儿,就和她说起了徐大鹏的事儿。
“这孩子挺好,反正我是觉得和咱单单挺配的。”
李惠担心道,“知青靠得住吗,我担心以后……”
左大成知道她担心什么,就道,“我看现在知青们回城是难了,这么多年都没见啥人回去的。没准大鹏同志也想在乡下成家。不管咋样,咱先探探口风。要是人家不乐意,咱也不强求。”
吾家有女初长成,左大成突然意识到自家闺女到了择婿的时候了。
李惠听了,多多少少的也生了想法了。自己闺女也十八了,好些人家姑娘这时候嫁人都生孩子了。隔壁大嫂两个大侄女的事儿她是知道的,青青是等着招上门女婿,耽误了。欢欢则盯着镇上。自家闺女可不能学她们耽误了。
第二天中午,左大成好说歹说的就把徐大鹏请到家里来吃午饭了。
李惠热情的做了两个菜。好歹放了鸡蛋,也算是荤菜了。
徐大鹏还是第一次被老乡请吃饭,以前都是沈一鸣有这待遇的。顿时觉得受宠若惊。连连道谢。
左单单倒是没觉得奇怪。左大成两口子都是实诚人,现在徐大鹏算是左大成大师傅了,请来吃顿饭倒是没啥的。
而且她还想着问徐大鹏,关于那拖拉机的事儿呢,不过当着左大成两口子的面,也不好问。只能先安静的在边上吃饭,等着待会吃完饭了,找徐大鹏私下里问问。她还非得把这事儿推理清楚。知道沈一鸣到底是怎么搞这么多的好处的。
左单单平时在饭桌上挺多话,现在不怎么说话,倒是让左大成两口子有些想法。觉得闺女知道害羞了。
左大成笑着打听徐大鹏的家里人。徐大鹏还没说,左单单就告诉他了。家里还有一个哥一个妹子。爹妈的工作被哥哥妹子给替了。他自己是准备去当兵的,可是后来名额被人占了。没去成就下乡了。
听到这话,左大成就觉得徐大鹏是回城无望了。家里没位置让他回去,就没单位接收,徐大鹏是没法回城的。
李惠就道,“我的成分问题是有些影响,可对单单是没啥影响的。她是老左家人,三代贫农。”
徐大鹏笑道,“婶儿,你可千万别这么说,这成分问题咱可真不想那么多。我那名额就是给人家成分好的人顶替了,你说这成分好也不定是好人,是不是?”
李惠和左大成就松了口气。也没再多问。毕竟这种事情强求不了,还是得小辈自己说。
饭后左单单就和徐大鹏在院子里说话,问起拖拉机的事儿。
徐大鹏倒是没多想,就把沈一鸣给公社弄了一辆汽车的事儿说了。左单单诧异,“他说给,人家就给了?”
“那可不,一鸣和人家关系好。”徐大鹏理所当然道。“他有个铁哥们是在运输公司的。”
左单单摇头,总觉得不这么容易。据她这阵子分析沈一鸣做的那些事儿,就能看出来,他这人找人办事,还非得让人感谢他。他还从来没欠人人情的。
人家就是这么能耐。要不然看看,现在公社,整个生产队,人家都欠了他人情呢。他能为了一辆拖拉机,就找关系欠人情?还有去县城的那辆车换新车的事儿……那也是不小的人情呢。沈一鸣和人家关系再铁,人家也不能帮这么大的忙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湖涂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