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儿要是不回来,我就去庄子看看她,正好我也没去过庄子上。”
她是真的想念女儿了,巧儿从小身子不好,还从来没有离开她这么长时间过呢。
这会儿,见到苏巧巧回来,激动的拉着她的手,就不放了,嘴里也连连道:
“瘦了,黑了,这段时间肯定没好好吃饭。”
苏巧巧无奈的看她,感情在石云的心里,她不是去庄子上了,而是去什么鬼地方做苦工去了。
苏巧巧知道她这是想自己了,就笑着任由石云打量。
李婉婉也跳下马车,凑到了石云的跟前,拉着她的胳膊,娇笑着说道:“石姨,那你看看我瘦了还是胖了?”
石云又笑着看她,嗔道:“你也瘦了,和巧儿一样,都不知道好好照顾自己。”
李婉婉嘟着嘴,拉着石云的胳膊告状。
“就是,巧儿在那边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害的我也吃不到好吃的。”
“真的啊。”
一听苏巧巧在那边吃不好,石云那还得了,拉着苏巧巧就一通说道。
女孩子家怎么能不好好吃饭,你从小身子就不好,更要好好吃饭……之类的云云一大堆。
李婉婉就在石云后面对着苏巧巧吐舌头做鬼脸。
苏巧巧对李婉婉翻了个白眼,没有和她计较,任由石云拉着她叨叨,是不是也点头回应几句。
这会儿,听到苏巧巧回来的消息,苏书生也从大棚那边赶回来了。
远远看到苏巧巧,整个人都神采了几分。
“爹,我回来了。”
苏巧巧笑着打了声招呼,心里也暖洋洋的。
在这农家生活了一年多,不知不觉中,她早已经从以前的期盼亲情,变成现在的融合,真正变成了这家里的一员,成了他们真正的女儿。
这爹娘也叫的非常的顺口。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一向沉默的苏书生一连两个回来就好,又对石云说道:“站在外面干什么,怪冷的,赶紧招呼孩子们进屋里暖和暖和。”
事实上,三月的天早已不那么寒冷了。
“对对,看我给激动的,赶紧回屋,婉儿肯定也冷的不行。”
石云一手拉着李婉婉,一手拉着石云进屋。
小九和青竹也都高兴的跟在后面,李崇德眼里也显出隐隐兴奋。
这就是他以后要求学生活的地方了,巧儿姐姐的娘也和巧儿姐姐一样温柔。
而李菁菁此刻的脸色却不那么好看了。
她发现苏家和她想的压根就不一样。
苏家既然能买下那么大的庄子,家里不是应该在县城或者更大更好的地方吗?
为什么会是在这穷乡僻壤的乡下。
这样的苏家少爷算什么少爷,还不是乡下小子,顶多是有钱一些罢了。
李菁菁在后面踌躇着不大愿意进去,见李崇德跟在小九等人身后要进去,赶紧拉住了他。
“崇德,这就是苏家?不可能吧,你去问问,这是不是他们在这个村子里的庄子?”
李崇德奇怪的看了李菁菁一眼。
“姐姐,这就是苏家啊,你怎么了?”
李菁菁不耐的挥挥手,哼道:
“你个小屁孩知道什么,这肯定是苏家在这里的庄子,这才不是苏家呢。”
都没看到苏家的少爷出来,所以,这定然不是苏家。
“这里是葫芦村!”李崇德提醒。
爹说过,巧儿姐姐的家在葫芦村,而这里就是葫芦村。
李菁菁脸色僵了一下,正要说话,却见远远跑过来几个人。
“巧儿丫头回来了,哈哈哈,这次可是出去了许久呢。”
“巧儿丫头,这是大娘刚刚腌的萝卜干,知道你们家没有,给你们弄些尝尝。”
“巧儿丫头,这次是去了哪里啊,村子里的大棚可都建了好几个了,你都不在呢。”
……
葫芦村的人知道苏巧巧回来,都过来围着她说话。
不过也都是一些年龄大了的老爷爷老奶奶带着孩子,像是那些正壮年的都在作坊里或者大棚那边忙活,还没时间过来。
苏巧巧就站在门口和他们说话,一点也没客气的接了递过来的各种农家吃食。
“正好,我们家没有腌萝卜呢,谢谢婆婆。”
石云也笑着道谢:“今年冬天我们可是吃了大娘家不少腌萝卜了呢。”
苏家其他的菜都有,但是腌萝卜这种平常家里都有的菜却是没有的,村里的人就没事送过来一些。
“客气什么,我们能有现在的日子可都多亏了你们呢。”拿来腌萝卜给苏巧巧的老婆婆笑着说道,拉着孙子离开。
其他人说了会儿话也都嚷嚷着:“巧儿丫头一路上肯定累了,好好休息,我们就不打扰你了。”就离开了。
村子里又响起各种议论声,不过都是说苏家如何如何好,让他们都跟着过上了好日子。
葫芦村现在的女人们基本都在饼干作坊干活,男人们在有的在鱼塘,有的在大棚,还有的在建大棚。
孩子们就都交给了老人们带着。
这些老人们每天带着孙子遛遛弯,聚在一起唠唠闲嗑,再就是做点饭,日子过的别提多滋润,对苏家也尤为感念。
李菁菁耳朵里尽是这些人对苏巧巧的夸赞,心里有些不得劲,但是转念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
只要她成功了,她就是苏家的少奶奶,成了苏家的人,日后那些人夸赞的也是她了。
这么一想,李菁菁的脸色也很快由阴转晴,看着苏家在乡下,也不那么在意了。
管他是不是在乡下,反正有钱就行。
李菁菁想的很美,全然没有意识到,她只是一个下人。
到了家里,石云就挽了袖子直念叨着苏巧巧瘦了,要给她做好吃的好好补补,就钻到厨房去了。
苏巧巧就和苏书生说了会儿话。
“爹,今年下场快开始了吧。”
具体的时间苏巧巧不知道,只知道大概在三月中旬的样子,这会儿也已经三月初了。
苏书生点头,“嗯,再有十来天就该开始了。”
下了场,要是中了就是秀才,葫芦村第一个秀才。
葫芦村以前很穷,人们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念书了,所以压根就没有几个识字的。
苏巧巧也很开心,觉得苏永安一定能中了秀才回来。
苏书生却道:“你大哥读书晚,今年只是下场试试,不指望他中。”
苏巧巧也没有说什么,知道苏书生心里其实也是希望苏永安能够考中的。
“对了,二哥呢?”
回来这么大一会儿,也没看到苏永寿出来。
听苏巧巧问苏永寿,李菁菁立马竖起了耳朵,眼睛滴溜溜的转着,琢磨着那个要考秀才的就是苏家的大少爷,现在问的这个应该就是苏家的二少爷了。
老大要考个秀才,以后就是官老爷,跟了他以后就是官太太。
52书库推荐浏览: 苏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