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妻当家:娘子,轻点打_小小葱头【完结】(397)

阅读记录

  这么一想,谭正宏心里总算舒坦了些。

  只要他媳妇儿心里最在乎他,他就不觉得委屈。

  “晚上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乔朵儿摇摇头:“没什么特别想吃的,杏子做什么我就吃什么。”

  她虽然这么说了,但谭正宏还是进了厨房,给朵儿加了一道红烧竹鼠。

  竹鼠美味又营养,很适合孕妇补身子。

  翌日一早明叔赶着牛车过来了。

  这段时间养殖场发生了一件大事,他赶过来汇报一下。

  明叔高兴地说道:“四爷,夫人,我是来给你们报喜的,獐子这几天陆续生了,一共三公四母,共七个崽子,都很健康呢!”

  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养殖场很快就人丁兴旺了。

  到时候收了麝香,那都是金灿灿的银子啊!

  “太好了,这个功劳先记着,等年底的时候给你们奖金。”乔朵儿浅笑着说道。

  七只崽子全部成活,明叔明婶儿肯定没少费心思。

  明叔连声道谢:“多谢夫人,其实我和老婆子也没做什么,对了,夫人,要不要先卖些獐子,很多人出了高价。”

  乔朵儿不解地问道:“我暂时不想动养殖场。”

  “我进村以后听到了些流言,我想着对靠獐子应该能撑一段时间。”

  明叔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他似乎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乔朵儿很无语,只能让明叔安心回养殖场,资金上的问题有她和谭正宏操心就够了。

  正文 847.第847章 流言

  别人不知道她家的情况,只能瞎担心。

  乔朵儿以为她不搭理那些流言蜚语,那些人说得累了就消停了,但是谣言却越传越离谱。

  甚至有传言说谭家向县令夫人借了许多银子,要是还不上,那家的关系到这里就断了,甚至会反目成仇。

  现在陈怡灵确实几乎不来谭家,但真正的原因是她快临盆了,不能瞎跑。

  不然她早闲不住了好吧?

  有些人真够无聊,乔朵儿尝试着解释,但几乎没效果,她干脆把这件事抛之脑后。

  反正谭家不会因为这些话而垮掉。

  五月的最后一天,新绣房的收尾工作做好。

  这天一早胖婶儿就带着绣娘带着各自的东西去了新绣房。

  新绣房高大气派,宽敞明亮,很多绣娘们的心情都灿烂起来。

  “我都没想过能住到这么好的房子来!”

  “你醒醒,你来这里是上工的,才不是给你住的!”

  “那我心里也高兴,反正我这辈子从来没在这么好看的房子里待过。”

  之前的绣房也是瓦房,但已经盖成了多年,看上去有些破旧。

  里面的桌椅也就凑合着能用,和这个根本没有可比性。

  “咱们抓紧挣银子,争取早点把家里的草棚推到重新盖,到时候就参考绣房的标准来!”

  “这主意好,还得安上地龙,到时候再冷也冻不着咱们。”

  但也有绣娘眉头紧锁,心事重重。

  对她们来说在哪里上工根本无关紧要,她们关心的只是能不能拿到工钱,又能拿多少。

  很多人说谭家的银子已经被掏空,这次挑月底乔迁就是想把发工钱的日子往后拖。

  至于拖到什么时候就不知道了。

  万一谭家发不出工钱,她们这些日子就都白忙活了。

  稍微乐观的人没觉得这次工钱发不出来,但也觉得谭家早晚要被那些存货拖死。

  唉,好不容易找了个好工作,没想到还没开心几个月,坏消息就来了。

  绣娘们的反应乔朵儿都看在眼里,她很无奈。

  她不又不是傻子,要是家里没银子了,她能要求扩大生产?

  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明明实际情况是上次的金银和珠宝不动,她手上还有五千多两现银。

  就算每个月的货都积压着,朵美坊也不是负盈利。

  但她不想解释,因为解释越多,别人越会认为谭家发不出工钱。

  她一会儿会用实际行动告诉她们,谭家完不了!

  一阵爆竹声后,绣娘有秩序地进了绣房。

  绣房有大树遮阴,比原来的地方凉快了许多。

  最让人欣喜的就是每个人都有了单独的工作区域,互不干扰。

  “朵儿说绣花讲究的就是平心静气,现在大家都互不干扰了,一定要绣出比以前更好的东西,不然我还把你们赶到老地方去!”

  胖婶儿严肃地提醒道。

  这段时间很多绣娘很浮躁,绣工和平时几乎没有可比性。

  “老房子我还有别的作用,要是谁考核没通过,我就要直接裁人了。”

  乔朵儿淡淡地说道。

  正文 848.第848章 好消息

  “朵儿,你说说有什么打算?我怎么觉得又是好事一桩?”

  秦氏欢喜地说道。

  她前几天去村长家有事,顺便和村长夫人闲聊了几句,风氏就给她透露了一点。

  乔朵儿点点头:“如果你们想让孩子读书识字,那就是好事。”

  “这意思是要重新开学堂?”有人兴奋地问道。

  自从周老秀才年纪大了以后学堂一直空置着,村里有娃想读书只能送到镇上的私塾去。

  不仅孩子离家远,束脩和吃住的费用也不小。

  要是村里的学堂能重新开起来,那真是好事一桩!

  秦氏也不由问道:“是不是在绣房上工的人家能少交点束脩?”

  要是这样,她也愿意把家里的小子送过去。

  还省得她在绣房的时候总惦记着家里的小猴子有没有给添乱。

  存着秦氏这种想法的人不少。

  所以大家都直勾勾地看着朵儿,希望她能多说点。

  乔朵儿缓缓说道:“每个人每月交九十文,包括一顿午餐,如果不吃午餐,只要交三十文。”

  其实她原来是想完全免费的,但怕混日子的人太多,反而失去了原先的意义。

  而每个月九十文对真正想送孩子的读书的人家并不多,如果这点银子都舍不得花,更别说书和笔墨纸砚了。

  这年头一本书的价格都在一两银子以上,珍贵得很。

  “我家小二不聪明,不是读书的料,你家四蛋底子好,我看你可以把他送过来!”

  “聪明什么啊?他只要能学着写几个字我就心满意足了!”

  四蛋娘谦虚地说道,不过她真的准备让最小的儿子读书,说不定就能光耀门楣了。

  “我准备把我家小子也送过去,就算识两个字也好,总比我们强!”

  “我准备送俩,到时候让他们带饭,一共才六十文,几乎没怎么花钱!”

  “确实便宜,算下来一天才三文,还管一顿午饭,朵儿根本没挣咱们的银子。”

  绣娘们三三俩俩议论开了,很多人都把刚刚的担忧忘记了。

  谭家都准备开学堂了,还能和传言一样揭不开锅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小小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