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的期末考就考两科,上午语文,下午数学。
张元刚从初二年级教室回到自家的初一三班,就听几个同学再讨论刚考得阅读理解,是一段文言文。原文是这样的: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其中一小问问的是取之信然的“之”,指的是什么,一个小填空题。张元在一旁满脑袋冷汗的听着同学们千奇百怪的答案,不
知道被语文老师听到会不会呕血三升,这其实也不怪同学们,毕竟初一才开始接触文言文,小学学的都是还很浅显的四言律诗,一首诗就四句,还通俗易懂。不过,语文语文,看的就是平时的积累和阅读的宽广。
众人吵了吵,各执一词,最后还是张元出头,说“之”指的就是李子,还把那段话用通俗的白话翻译了一遍。
答李子的人沾沾自喜,答别的答案的人就愁眉苦脸了,毕竟众人都知道,张元的答案99.99%不会错,剩下的0.01%不是题目错
了,就是还是题目错了。
剩下的作文,是写一篇不少800字的读后感,给了一段话,类似“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意思,不过题目肯定
不是给这么一句诗,不过大概意思是这样。听着同学抱怨这次的语文怎么怎么难,之前的单元测验都没这么难什么的,
对此,张元是不想说什么,他们也不想和张元说什么,大家都知道,不能和张元那个学霸比,因为你比也比不过,结果只会更心塞而已。
张元对此,只能呵呵。
不过,张元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语文一直是她的强项,更不论这世还有记忆力的加成什么的。
张元现在还记得前世六年级那会有一语文题,也是考阅读理解,给了一大段文字,其中一小题是摘取了其中的两句话,问是什
么关系,张元刚读完题就知道是因果关系。张元想着挺简单的,可现实确是,除了张元是答对的,其余两个班的学生都阵亡了(六年级有两个班)。这事还被语文老师提出来溜了溜。
不过好汉不提当年勇。
这世的张元因为有钱了,就使劲的买书,大大的增加了课外的阅读量,导致了张元的语文成绩,特别是作文,每次同学们要绞
尽脑汁的东拼西凑的凑满800字时,张元已经挥挥撒撒一蹴而就,对此,同学们是恨得牙痒痒的。
啊,把外放的思维收收,回到眼前。
张元看着大家,开口道:“考完的就不要管了,下午还考数学呢,哪些公式还没记住的,赶紧翻翻书啊。”
张元说完,众人顿时一阵哀嚎,张元也不理他们,还是回家吃饭要紧。顺便逗一逗自家越长大越正经的张小弟。想到,能那张萌萌的包子脸破攻就心情大好。
想到张小弟的那张哭诉脸,张元表示,弟弟是用来干嘛的,就是用来玩的!对的,张元就是如此的任性。
期末考后后,就是放寒假了。
这天,张元正帮张爸管理网吧并收拾整理这个月的销售利润表。
“阿元。”张爸叫女儿。
“啊?”张元对着计算机敲敲打打。
“你会有大出息的。”以前只是觉得这孩子聪明,现在却发现她真的长大了。
“爸,不用有大出息,日子过的舒服就好。”她如今图安逸。
“人大心小了?”张爸提醒她,“你以前还老是听你妈说将来长大了要当这个当那个,不当了?”
“不当了。”张元不敢说出米虫的志向,怕老爸受不住,“我就当个乖乖女儿,陪你们到老。”多好。
“也不错。”都说爸爸疼女儿,全世界都一样,“就是有点可惜。”这两天和女儿谈得很多,才发现她看得很远很高。就是手上的这几个来钱快的生意都是这孩子的主意,以前还说这孩子只是头脑聪明会读书,可是现在家里条件渐渐好转的一大部分功劳都属于这孩子,说出去也没人信。
“不可惜。就算足不出户,世界也很大,要做的事还很多。”够一辈子充盈。
张爸说完,外头就传来了一个尖锐的女声,“张申国……”
又来了!!!
张爸和张元齐齐露出一个想躲的表情。
“那什么……爸,我先去我妈那边了啊,姑姑就您招待。”张元说完,拿起算到一半的表格起身就走,一刻也不想多呆。
有着尖锐女声的来人是张爸和张大伯的亲大姐,张元姐弟俩的亲姑姑。按理来说,就这么一个亲姑姑,关系怎么样也会好。
但是这个就是怎么也好不了,不是张元黑她,这个姑姑真的是奇葩,做人做事都不知道让人怎么评价好。
姑姑名叫张杏芳,之前有提过张爷爷那会也算是小有资产的,可能是第一个孩子,偏疼还是怎样,总之,在那个女孩子能识字就不错的年代里,张姑姑是拉开了别人家的女孩子一大截的,因为张爷爷供张姑姑念了大学,听张妈说起一耳朵好像是什么农业大学。
按理说读过大学的人,再怎么样也有点知书达理的样子。可这个姑姑偏不,她做人做事完全是她想怎样就怎样,可以说是相当狭隘的一个人。
张元打有记忆时起,就对这个姑姑没甚好映像。自从第一个姑父生病去了之后,(第一个姑父很早就走了,至少张元两辈子都没见过第一个姑父。)上门招了第二个姑父,这映像更是一落千丈。
张家姑姑做事有多奇葩,举个例子,前世的张家,经济条件不好,虽说饭能吃饱,但是水果之类的几乎没有。张姑姑家里刚
好种了一棵枇杷树,或许是姑父的先人种的,因那颗枇杷树是真的大,每到结果季节,结的枇杷又大又多还甜。姑父家里,就大表哥和大表姐两个孩子,还都早早的出门打工去了,家里就没几个小孩,所以,每到吃枇杷的季节,张元和张小弟就会来姑姑这
里摘枇杷,两个小孩子,怎么吃也吃不了多少不是,可这个奇葩姑姑连这个也看不过去,说了叫小孩不要来摘还来摘之后,(小孩子嘛,哪有这么大的自制力,都是管不住嘴的。)她索性就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树给砍了。那颗不知传承了几代,高大的枇杷树就这么砍了,砍了!!只留下矮矮的一截树桩。
这世,因为有张元的介入,经济条件好很多,想吃什么水果直接上街去买就好。以为这世那颗枇杷树能好好的,继续发光发热下去。哪知还是避免不了被砍的结局。
张元本来是不知道的,是张姑姑来镇上时找张妈说的,说是邻居家几个小孩子老是来偷摘,怎么说也不听,就把树给砍了,让他们想偷也偷不着,和张妈说的时候还为此沾沾自喜,好像自己做了什么大事似的。
张妈当天晚上吃晚饭时就把这事说出来了,看着张爸,一脸不知道怎么评价的表情,张元至今都还记得。
现在,听到奇葩姑姑的声音,张元什么也想不到,只想赶紧溜。
因为和不讲理的人是说不懂道理的,她还会把你拉沟里去。
之前卖衣服的店,因张家大伯也想卖衣服的原因就没卖了,毕竟同行是冤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几年以后大家都很少会在
52书库推荐浏览: 元来元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