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轮?苏轮?”她每走一阵子,就要喊一喊他,不求他的回应,只希望他能听见她的声音,然后努力保持清醒。
终于,两人走出了通道,周围光线一变,视线尽头,出现了红色的光芒。
“苏轮,你看,有路了,我们找到路了!”她大喜,忙告诉他,只是话音刚落,脸上的表情又一愣。
通道外面的确有路,却是一个乱石雕刻而成的镂空回廊,回廊两边挂着大红灯笼,野风幽幽吹,吹得灯笼左右摇曳,红光四溢,那画面,说不出的突兀和诡异。
难道又是什么机关?
她搀着苏轮忍不住后退了两步。
似感受到她的不安,苏轮微微抬头,看到眼前的一幕,他轻轻道,“别怕,去看看。”
现在的他们,早就没了选择,即使知道前面是悬崖,也必须去跳一跳。
浅也定了定神,不再犹豫,抬脚踏上回廊。
两人小心翼翼走着,一路上除了满目的红灯笼,再不见其他。
置身在这些红灯笼中,浅也恍惚间竟觉得她跟苏轮并不在地宫,而是在某个人家的宅院里。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荒诞,又是那么平静。
走着走着,浅也脚步一转,转向了旁边的灯笼,想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
灯笼是圆球形,里面的骨架由十六根竹枝编织而成,可外面包裹的却不是传统的红纸,而是软绵绵、滑溜溜的东西,有点像——像花瓣的触感。
咦?
她发现了什么,将苏轮放坐到地上,上前,手上红灯笼调了一个圈,果然在背面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用笔写的“囍”字。
囍?
她心跳加速,连忙去看另一个红灯笼,发现背面也有一个“囍”字。她看向回廊里所有红灯笼,一个一个去翻,竟都在它们背面看到了这个字。
“发现了什么?”苏轮开口。
“好奇怪,这些灯笼上都被人写了囍字。苏轮,通常情况下,是谁家有喜事了,才会这么做的吧?”
“是。”苏轮皱眉,“这上面都有?”
“恩,还是用笔写的,字迹都一样。”
苏轮沉思,抬眼,看向回廊深处,“前面……会有人么?”
“人?这个地宫?”浅也被他吓了一跳,想了想,又兴奋道,“有人不是更好!说明我们有救了!快,快起来,我带你去找!”
“……有人可不是什么好事。”他摇头,再度靠向了她,“至少对我们而言。”
“为什么?”她一边走一边问。
“这说明,那些人是生活在这里的……”
“可你想想……什么样的人,才会生活在地宫?”
“恐怕,是百年前的那群工匠……”
浅也脚步一停,低声道,“苏轮,你看。”
回廊走到了底,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大片一大片红色的花海。花海里只有一种花,花高过膝,花瓣反卷如龙爪,形态似洋葱,红的妖艳,红的绚烂,红得让人惊心动魄。
“……彼岸花。”苏轮说道,不知想到了什么,他自嘲一笑,“竟是一语成谶了。”
“什么?”浅也反问。
“还记得,洞窟里……我讲的那个鬼故事么……”
画师进了鬼门关,走上了黄泉路,看到了彼岸花,爬上了奈何桥,趟过了忘川河,听到了孟婆声——
“你是说,我们走到了死路?”浅也失声道。
苏轮摇了摇头,目光放向远处。突然,他神色一变,指着一个方向问道,“那是什么。”
浅也随之望去。
花海最中央,有一处地方并非如血的红色,而是透着点黄。
是个茅草屋。
第141章 第27章:鹤归华表(二)
浅也扶着苏轮缓缓移动在花海之中。
地很软, 花很盛, 不知从哪里吹来的风, 拂起了两人的衣摆, 所过之处, 勾起花瓣片片。
终于, 两人畅通无阻地来到了茅草屋前。
这茅草屋跟乡野间看到的并没有什么区别, 外面用一圈篱笆围着,围成了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井, 有磨,还有一分地,种着各种蔬菜和植物。植物旁边, 是一个石桌, 石桌上摆着石水壶、水杯,石桌左右更是放着一对石椅……
浅也咽了咽口水, 几乎是迫不及待地推开了篱笆, 和苏轮走了进去, “有人么!救命!快救救我们!有没有人!出来看看呀——”
安静。
死一般的安静。
除了自己的回声, 她再听不到任何动静。
她将苏轮放坐到了石椅, 径直冲向茅草屋, “有没有……”才吐出三个字,她的声音就停住了,有些失神地站在原地。
空荡荡的屋子, 一眼望到头, 虽然有人类居住过的痕迹,可此时此刻,却是半点影子都没有。
“苏轮。”她又赶紧退了出来,跑到了苏轮身边。
“……没有人?”
“没有。”她说,不知为何,突然心慌起来,“你等等,我再去看看,肯定、肯定还有什么东西,肯定有的!”
她第二次踏入了茅草屋,仔仔细细翻找起来。可找了半天,除了灰尘,还是灰尘。她想了想,走出茅草屋,绕着茅草屋转了起来。
这一转,又发现了一样东西。
只见屋子后面,有一座不大不小的坟冢,坟冢上面立着一面墓碑,墓碑上刻着几个繁体字,正是:
妻 戴莹 夫 孟长安 之墓
显然,这是一对夫妻的合葬之墓。
望着墓碑上的字迹,浅也莫名想到了先前那个挂满了大红灯笼的回廊。她想,那些写着囍字的灯笼,和葬在这里的这对夫妻,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苏轮!”她折身,赶紧将这一重大发现告诉给屋子前面的苏轮。
“夫妻合葬?”他问。
“对,他们既然葬在了这里,是不是说明,之前在这里生活的,就是他们?”
苏轮转头,视线落到了面前的石水壶上,望着望着,他闭上了眼睛:“我想……我知道他们是谁了……”
“谁?”
“百年前,薛氏举全族之力,建成了这地宫……更找了三百多名能工巧匠,设计机关……”
“你是说——”浅也脑子一炸。
“没错,这两个人,应该就是当时那三百多名之二……”
“可他们怎么会留在这里?”
“你忘了山鬼村的地道了。”苏轮平静道,“薛氏为了灭口,能屠杀整个村子的村民……就不可能在事成后,放过那三百多名工匠……”
随着苏轮的话,浅也眼前,仿佛真的出现了那一幕。
52书库推荐浏览: 闻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