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美人膝_我想吃肉【完结】(41)

阅读记录

  岳父大人冷眼看着这新女婿,已经称量数日了,却见他每日里也不空谈高论,也不指天骂地。书依旧在读,还会拿来向自己请教,所请教的,皆是经世之学。与谢麟、张起相交,不卑不亢。督促两个弟弟的功课,尽心尽力。官员应酬,也表现得体。

  这一天早上,终于对侄子李巽发话:“以后多与你这妹婿相处。”

  李巽巴不得这一声,一头扎进了程、谢、张三人的小圈子里。

  胡先生因而叹道:“还是年轻好!”

  李丞相应合:“是啊。”

  江风犹冷,胡先生拎着把折扇也不打开,在手里转着玩:“东翁,五郎忘了一件事,不知东翁有没有疏忽?”

  李丞相道:“慷慨陈词的,不是他的妹夫!这个糊涂虫!”

  胡先生道:“不愧东翁。”

  李丞相皱眉道:“程家的小娘子,若是行事与她哥哥一般,我必会相帮。若只是高谈阔论,她自己也是要吃苦头的。”

  胡先生不以为然:“东翁对程家,真是爱之深、责之切,若不是看好了人品,岂会轻易就将爱女许嫁?”

  李丞相也觉得自己近来有些刻薄,失笑道:“也许是嫉妒他们那么年轻,心里还有那么多的憧憬。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我有四个儿子,怕人人都羡慕,我犹存遗憾……二郎运气若好,能熬到与我一般,其他三个运气好,也难!看女婿吧。”

  “东翁遗憾,几位郎君也堪六部之材!四位姑爷,东翁看好哪个?”

  李丞相一笑:“不是我生养的,可不好说。”

  胡先生打开扇子罩在眼前,四下张望风景,忽然说:“咦?怎么有人往这里来?还是驿马?莫非京中有什么急报?”

  待信使上船,胡先生取信递给李丞相,命人将信使带下去歇息。转过头来,李丞相又将一纸信函,无声地递到了他的面前。

  胡先生接过来一看,眼睛瞬间瞪得大大的:“平安侯之女选做太子妃?”

  第30章 将到京城

  平安侯的女儿,岂不就是张起的亲姐姐?邺阳大长公主的亲孙女儿?

  那就不是……险些做了齐王妃的富平侯夫人的亲侄女?

  胡先生脑袋里转了好几转, 才结结巴巴地道:“这、这、这……咱们离京的时候, 可、可还没这呀!”

  太子今年十九岁, 纳妃并不稀奇, 只是李丞相离京之前, 此事还没有定下来。原以为圣上还要犹豫一阵,不想居然定下的这样快。胡先生沉吟道:“圣上没有等东翁回京便定下此事,是否?”

  李丞相眉头一紧, 又一松:“太子纳妃, 圣上家人, 何必非要问我?”

  “天子无私事, 太子亦然。”

  “东翁!”胡先生加重了语气, “事情有些不对,为何我总觉得……”

  李丞相打了个手势, 二人进了船舱,李丞相才慢慢地道:“圣上总是要弥补一下邺阳大长公主的。”

  “那齐王那里?”

  李丞相笑得有些冷:“他们家事, 与我们何干呢?只要不逾礼法。纵逾了礼法, 不也这么过来了吗?只要不伤国政,便好。”

  胡先生失笑, 抽出扇子一拍脑门儿:“是我发昏, 居然与碎嘴村妇一样大惊小怪了。”就齐王当年那档子事儿, 街头巷尾,添了多少谈资?可也没让他别犯浑。

  宾主二人对着耸了一下肩,李丞相道:“张起就在这里, 向他道个喜,回京再请夫人准备,到平安侯府随个礼就是了。把道灵和五郎叫来,告诉他们这件事。”

  胡先生脚步匆匆。

  因有此事,这一日开船的时刻便推迟了。整个船队,理所当然都知道了这件事。附着丞相官船行进的商船上,也有人看到了机遇,希图借此机会多送珍礼,可以与平安侯府搭上点关系。整个船队,都热闹了起来。

  ————————————————————————————————

  程家船上,程素素知道消息并不算晚,程犀打李丞相那里回来,便告诉了她这件事情。程素素轻声问道:“是现在就要预备下贺礼,还是到京里再说?”边说,边看赵氏。

  赵氏听说平安侯的女儿选做太子妃之后,表情就有点奇怪。

  程犀道:“现在途中,我向张少安道个贺就是。旁的事,到了京里再说。又不是这些随行商人,哪用现在就凑上去?”

  程素素问道:“他家是勋贵,哥是科举出仕,这里面,有什么讲究没有?咱家也算与他认识了,以后交际,可有什么要领?”这事儿她也问过赵氏,赵氏的回答,只有笼统的两边不算不和睦、也不算太亲密,确是勋贵、科举两边各玩各的时候多些。

  程犀似乎想起什么来,口角含笑:“唔,挺有趣的。”

  “怎么有趣了?”

  程犀将自己在京中所见,以及李丞相、李巽对他的提点,归纳了一下。

  大概就是,并不像程素素以为的那样,只要有科举,就是科举的高勋贵一等。在这个她并不熟悉的大周朝,并没有她所知道的,不经科举、不中进士,就不能做丞相这样的默认的规则。

  对此,科举出仕的人,是不那么服气的。以为勋贵们不经考验,就可以登上高位,这样的人能否辅佐君王、治理好国家,是存疑的。

  但是,正在此时、在京中,勋贵出身之人,并不觉得自己比进士们差。恰恰相反,手中握权的他们,是以一种挑剔的眼光看待读书人的。“你若做得好了,我许你共治天下,若是不好,给我滚蛋。”

  历代以来,掌权的前辈看后辈的目光,莫不如此。

  民间是重科举,乃是因为这是如今寻常百姓,乃至于小有家资之人可以改变身份的最有指望的途径。勋贵,不是寻常百姓。

  若是以为“我得中进士,乃是人中龙凤,可以傲王侯”,大概……会被狠狠地教上一课。事实上,不少举人、秀才,都是想巴结勋贵的,进士里要与勋贵保持良好关系的,也不在少数。

  这实在是一种既想沾好处,又想体持体面的,令人尴尬的心态。

  无怪乎如今科举出身之人愿意抱个团,想从勋贵口里夺点食。而勋贵出身也不好惹,两下正僵持着。

  这事儿,跟读书人的骨气,没太大的关系,倒是与彼此的利益,有很大的关系。

  程素素受教得厉害。

  兄妹俩说话的时候,余人皆安静听着,对于京城,整个程家都知道得太少。唯一在京城居住过的人是赵氏,她对官场上的一切,懂得并不比其他人多。程玄不大爱听这些,倒安静坐着,道一努力记下要点,免得入京之后无所适从。

  程犀说到最后,见舱内一片安静,自己也笑了:“过一阵儿,我将要点写下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我想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