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氏族人没有犯罪的,都还在,”程素素慢腾腾地说,“你自己好好想想。”盟约还没最后敲定,九王子还没走,时间还有得是。她对游兆的逻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225章 找点事做
历尽千辛万苦, 定下盟约的时候, 时间已经进入了夏季很久。即便是在协商谈判期间, 双方在边境上的小摩擦也不曾中断。这些摩擦又成为谈判桌上新的扯皮点, 延长了谈判的时间。
终于的终于,最终定下了条款。这条款, 叶宁知道了就等于谢麟知道了,谢麟知道了就等于程素素知道了。程素素看完谢麟默写出来的条款,默默地将它烧掉了。
不是完全不能接受,打完了仗,双方都要表示出一点诚意来。从账面上看, 朝廷吃亏略多一些,作为获胜的一方, 这份和约签完之后未免有失尊严。如果越过了条款看内涵, 光是一个榷场, 就能玩出无数的花样来。
可条款毕竟有点丢面子,未能令魏国称臣不说,还倒贴了些作贺礼。其次是开榷场,规定了几种商品的数量,这其中铁器极少, 但是定了一定数额的盐。魏国的让步则在马匹,里面同样可以玩花样——马的质量虽然有标准, 但是魏国提供的大多是煽马。
两国划定了新的界线, 分界大致仍在现在的占领区为准。这一点程素素倒没有什么疑义, 看似疆土比以前的少了, 实际上让给魏国的部分领土,如今就算拿回来了,也只是浪费人力物力,一旦开战,也是很难守得住的。别的不讲,如今北疆的人口再稀释下去,对整个布局就会有不利影响了。
一份双方都没有满意的和约就这么签成了。看得出来,胜了的一方是绝不开心的,败的一方也觉得没能够借此弥补损失。
总算是签完了,能够有一个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时间了。
朝野似乎都接受了北方多出来一个不那么友好的邻居,同时也为暂时不需要剑拔弩张而舒一口气了。与此同时,魏国使节便要起程北上,谢麟在京城呆得够久,也需要回去了。
又是一番送别。
叶宁千叮嘱只有一个意思——不要往前线去跑,他会在后方盯着,尽量不让政事堂发出类似让谢麟亲自去经营边城的命令。李丞相那里透露出来的消息,却是让谢麟做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经营北疆的准备。
谢麟并没有为国捐躯的打算,又要借这机会给自己多多捞取资本,二位的安排正合他意。没有任何犹豫的,谢麟便向二位做了保证,一定经营好北疆,也一定照顾好自己。
程素素是必定要去史府拜别的,在这样伤感的时刻,史垣更是显得沮丧。程素素好声安慰,史垣却说:“你不明白的。”
程素素道:“那您为我解惑呀。”
史垣思忖半晌,才问:“你觉得,为师入政事堂有望吗?”
这个还真不好讲,看命,程素素低头不语。史垣长叹一声:“我也觉得没什么希望。我资质平平,哎,就是资质平平,步入仕途了,就不能拿寻常人的眼光来看自己,看看周围,都是人精儿。我在这里头,就是资质平平的,在度支钱粮上有些长处而已。借着国家开战的东风,做到计相,已是意外了。不知深浅,还不会比么?恩相是样样精明,我却只有这么一点,比不得,自然就做不到他那个位置上去。”
程素素道:“您说这个话,听起来怪难受的,您这是……遇着什么事儿了么?”
史垣道:“我已过耳顺之年,不知有几日好活,以后也不知道能不能见啦。若我有个万一,以后家里这些人,你代为照看一二就是。”
程素素急道:“才六十就说这个话!您……好好好,别哭别哭,我应下就是了。”
好一番安慰,史垣才收泪,程素素有些莫名,史大郎送她出门的时候,程素素不放心地问:“老师这几日遇到什么事了吗?”
史大郎苦笑道:“昨天,订的寿器到了。”
程素素放下心来:“原来是为这个!我还道有什么事了呢,那就不妨事了。”
史大郎续道:“今天一早,大姐婆家来报丧……”
“啊?”
“大姐没事,家里老人过世了。”
程素素搓搓手指:“原来如此。”别的话却也不好再多讲了,入政事堂……这事儿绝不是她能做得了主的,也只能含糊过去了。史垣最大的痛苦便是来自于有抱负又有自知之明,个人能力,除了努力还有天赋,真是靠天吃饭了。
打史府回来,程素素又添了一份感慨。谢麟察觉到她不大对劲儿,劝道:“有什么好担心的?我保证,这一回将阿绍和阿秀带走。”
这一次北上,短期是没有危险的,谢麟是铁了心要把儿女再带回来。谢涟骂他是:“好了疮疤忘了疼,又要带儿女去涉险。”谢麟却依旧想将儿子连着赵骞打包带到北疆去,但是周围的人都不赞同。连谢麟的老师郑先生都出动了,谢绍的天份不错,郑老先生也想教这样的孩子。程素素那头也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总是赵氏见她一次哭一次,李绾要写包票,孩子留在京城她一定好好照顾。
更让人头疼的是,两个小东西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居然哽咽着说:“去了又要被送回来,还不如不去。”
这竟然成了动身前最麻烦的一件事。
程素素道:“我不是担心他们两个。芳臣——”
“哎~”
“以后我要做什么事儿,只要看我做得快活,哪怕我做不成,也不要拦我。”
“好。”谢麟一口答应了,心道,你想做什么事儿会做不成?做不成我帮你做成不就得了?又小心地问她怎么了。
程素素低声将史垣今天的事情说了,谢麟大笑:“我们是不会有这样的忧虑的。”
程素素白了他一眼:“借你吉言。”
谢麟正色道:“计相待你不薄,虽是一时失落之言,以子孙相托,不过既然答应了,就要当正事来办。”
“那是当然了。”
谢麟的许诺多少缓解了程素素的低落情绪,也能振作起来也与谢麟一道,召集了谢麟的班底来开会了。
与会人员除了留在当地的马度、高据,谢麟最核心的班底此时算是齐了。除了三位幕僚,两个学生,尚有孟章这位谢麟信任的长辈,谢涛、谢涟两位叔父,又有陆见琛、朱琚等官员十三人。
并非是为谢麟送行,而是筹划谢麟离京之后到再次调入京城这段时间里——估计是五到十年——的部署。陆见琛与孟章是旧相识,彼此都佩服对方,含笑点个头,都落座。
孟章先起的头:“芳臣,真要带孩子北上吗?”
陆见琛续道:“长公子还是在书院的好,仕林之望不可失。”
两人都有一个想法——要是再有一个孩子就好了,长子守京城,次子在北疆,这样谢麟无论到哪里,打下的根基都不会人走茶凉。现在这样也可以,至少有一个儿子,还是嫡出长子,舅舅又是那样一个有名望的人,在天一书院里读书,接触着大儒,提醒着大家他的父亲,维系着与仕林的亲密联系。同时,也可以防止由谢麟创立的书院,因为谢麟的长期离开,而有了新的核心。
52书库推荐浏览: 我想吃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