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蹊在镜前愣了许久,心中的波澜这才缓缓平静下来。
这张脸,实在是不容于世。
那清莲丸的效果太过惊人,这夏日炎炎,有时动一动便出了一身汗,随着出汗越多身上的莲香却愈发掩盖不住,不知清清淡淡的倒是十分好闻。
可清莲丸的效果不仅仅于此,她身上的肌肤滑腻得就像上好的白玉,有时穿着身上的亵衣一个不慎便会自动从肩头滑落。有时轻轻一碰,膝盖头便是一片吓人的青紫。
这身肌肤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已经变成了让人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娇嫩,可在这乱世之中,这身脆骨却是她最不想要的。
言蹊不由皱起了眉头,镜中之人也蹙起了精致的眉间,那点点轻愁实在惹人怜爱。
她一个女人初初一看都觉得脸红心跳,更别提旁人了。
言蹊狠下心起身拿起桌上调制好的药汁涂在脸上,等脸上的药汁干了,言蹊又洗了一遍,发现如开始那般,怎么也不会掉色。
那她之前脸上的药汁,怎么轻轻一擦便去了半边?
言蹊托腮思索着,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是管家娘子见日头不早了,特来提醒她。
“夫人,该用午膳了。”
言蹊应了一声,还是没有思索出个所以然,等出了门,大烈的日头一照,额间泛起了细细晶莹的汗珠。
言蹊脚步一顿,让跟在她身后的管家娘子也不由停下了脚步,奇怪问道,“夫人,您这是怎么了?”
言蹊转身看着管家娘子,忽然紧声道,“你去厨房拿点盐来我房间,现在马上就去!”
管家娘子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却被言蹊的语气所惊,急忙忙地跑去了厨房。
言蹊转身回到房间,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忽然有些绝望。
这药汁若是沾了盐水便能洗掉,那她该如何是好?
第205章 惊!一国之君强取豪夺人臣妻子(13)
言蹊细细在脸上涂满药汁,等脑门上的汗珠都吸收了之后,这才走到桌边等着管家娘子将盐罐拿来,以此来证明她的猜想。
言蹊坐在位置上想了很多,直到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夫人,您要的盐罐子我拿来了。”
言蹊这才起身走到门口,将管家娘子手里的盐罐子接过,吩咐道,“我累了想休息会,没有什么事就不要来了。”
管家娘子看言蹊的脸色确实不太好,开口道,“那午膳呢?”
言蹊摇摇头,她现在压根就没有心情吃饭。
管家娘子张了张嘴却没有说什么,只是担忧地看了一眼言蹊,最后只能悄悄地退了下去。
言蹊见人走远了,这才转身进了屋,将门闩关好,转身走到了架子上的面盆前,捏了点盐放进水里,看着白晶晶的盐立刻融进水中,言蹊将手里的盐罐子放好,手指沾了沾水点在额头上。
言蹊走到镜子面前深吸了口气,睁开眼看向镜子,轻轻擦去额头上的水渍,额头上便露出了两个白色的圆印。
言蹊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庆幸,好在这个事情是在别人发现之前她自己先发现了,否则的话,她简直不敢想象若是被人知道,这大块黑斑之后掩藏这样一张脸,她的日子就不要想安宁。
如今看来,这个药也不是长久之计,她必须在被人发现之前想好退路。
若是在冬天倒也还好解决,可这炎炎夏日,稍微一动就会闹得满头大汗,这一出汗,脸上的黑斑碰上了盐水就像是冰遇上烈火,即刻消融。
发现了药汁的漏洞之后,言蹊坐在床上想了很久,看来和宋家划清界限已经刻不容缓了。
言蹊看了眼外面正午高高挂在天空中的烈日,忽然想起明天就是和阿昌的半月之约。
她给阿昌施针已经一月有余,明天便是她第三次给他的施针,她的治疗倒是只能是辅助作用,毕竟那是她从未接触过的蛊毒,只能说间接抑止下他体内的毒性,至于更多的她也是无能为力了。
看着天空中的太阳,感受到了空气中一股消散不去的闷热气,哪怕只是呆在这样的温度下都能逼出一身汗来。
好在她和阿昌约定的时间是上午,那时候的太阳还不烈,温度也没有中午的时候那么高,她早去早回自己注意一点,应该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只是这样一来,她出门的次数最好减少,等天气稍微冷了点就不用担心脸上出汗的问题,那时候才好。
虽然她也知道光是靠药汁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可目前看来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最好是连房门都不出,更能减少曝光的危险。正好大热天她也不想出门,就乖乖呆在房间里过个夏天。
可惜有句话叫做,人算不如天算。
言蹊将一切都计划好,没有料到计划赶不上变化,最后只能选择远走他乡。
这一天言蹊的心情都不大好,直到第二天一大早的时候,言蹊就急匆匆地出了门。
因为赶时间,所以她也没有注意到身后有人在跟着她,甚至一路尾随到了郝家门口。
跟在言蹊身后的男人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黄牙,“乖乖,这少奶奶可真是个不安分的。”说完看了眼郝家门院,径自朝着京城内走去。
日头渐渐升起,大黄牙终于走到了宋府门口,找上了刘嬷嬷将他今天看到的事情一一道来。
“你亲眼看到她进去了?”刘嬷嬷确认地再问了一遍。
大黄牙弯着腰,不停地点头,“当然当然,小人亲眼所见不敢骗您。”
刘嬷嬷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厉光,“那你可知她去的是哪户人家?”
大黄牙一脸谄媚地说道,“当然当然,小的都已经帮您打听好了,少奶奶去的那家人是方圆百里都有名的人家。”
“哦?”刘嬷嬷不信她一个破相的妇人还能勾上什么好人家。
“那郝家是方圆百里的大善之家,若是平民百姓去那看病不但诊金减半,拿药的药材钱还十分的实惠,可以说是附近的百姓都知道的大善人。”
刘嬷嬷显然没有想到还有这一出,紧声问道,“那这郝家,有几户人口?”
“听说是只有郝家兄妹两人。”
刘嬷嬷一听,悬着的心便放下了一半,“这两人是?”
大黄牙自然知道刘嬷嬷担心的是什么,立刻回答道,“您放心,我帮您打听过了,郝家人都是普通的百姓,不过那郝家男人倒是长得一表人才高大威武,是附近未嫁的小娘子眼中的第一金龟婿。”
刘嬷嬷冷笑,“若是这样,少奶奶可别是春心萌动看上那郝家郎了?”
大黄牙赔笑道,“谁知道呢,放在少奶奶若是出了庄园,十之八jiu就是去这郝家。”
刘嬷嬷从怀里掏出一袋银子放在手里掂量,大黄牙的眼睛牢牢地盯着那暗色的钱袋,“那你可知这少奶奶何时还会去那郝家?”
大黄牙急急接道,“每个月初一十五,少奶奶必定会去那郝家,其他时间都不确定。”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嘟嘟 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