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太年纪。小你四岁呢,你都快是老大哥了。”钱瀚云呛了一下他,收起玩笑的脸,看向莫离,问:“阿离,你这一去什么时候回来?咱们这铺里可少不了你这个‘军师’啊。”
“咱们绣庄也少不了你这位‘军师’。”苏舒带着丫环从外面进来。
钱瀚云连忙起身迎上去,“高夫人,快请坐。”
“高什么夫人,你就和阿离一样叫我苏姐姐。”苏舒从上次莫离进新屋时,她就挺喜欢钱瀚云的。
脾性相投是难做朋友的。
或许,她也有点爱乌及屋吧。
“是,苏姐姐。”
莫离笑道:“那我就是莫姐姐,哈哈。”
秦琛也笑着打趣钱瀚云,“我就是姐夫了?”
“呸!你们俩别闹。”钱瀚云招呼苏舒坐下,又去让下人送了茶进来。他回原位,看向苏舒,问:“苏姐姐,你是知道阿离在我这里?”
“嗯,我们约好今天在你这里见上一面。”苏舒点点头,招手,“阿离,坐到我这里来吧。”
莫离点头,起身,可秦琛抓着她的手不放。
苏舒打趣,“秦庄主,你以后大把机会。现在先放人,让阿离过来和我亲近亲近。”
莫离用力抽手,急步走到苏舒身旁坐下,“苏姐姐,不带这么打趣别人的。”
苏舒携过她的手,轻轻拍了拍。
“阿离,我也要问一下瀚云的问题。你这一去准备什么时候回来?”
莫离摇头,“不知道,但我一定归心似箭,尽快回来。”
“这里,我那里都少了军师,这可怎么办?”苏舒笑问:“我那儿还没事,这小子铺里,没你出谋划策,怕是不行。”
莫离看向钱瀚云,“苏姐姐,你可不能小瞧了瀚云,这铺子全是他一人在打理。我什么力都没出。他人鬼精鬼精的,有我没我都一样。药膳种类不用再增加,那些药丸和药膏,我师叔和玉竹能行。”
钱瀚云一听,瞬间垮着脸。
“苏姐姐,你听,她这什么都安排好了,明明就是有打算没那么快回来。她这一走,我们俩可怎么办?”
“我们?不拖后腿,全力支持。”苏舒笑了,“阿离,在京城我有一些好姐妹。晚一点我就写信过去,让她们多关照一下你。我跟你说,最可信的人是杨尚书家的幺女,她在杨家排行十一,所以小名叫杨十一,真正的闺名叫杨月浅。你到了那里,少不了要参加什么宴会,一定会遇上一些虚情假意又势利眼的人。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你平时小心一些。”
闻言,莫离感动不已,频频点头。
“苏姐姐,劳你费心了。我这远去京城,还要你费心打点。谢谢!”
“又谢?”苏舒故意虎着脸,“咱们以前是怎么说的?”
“不言谢。”
“那你还说?”
“好像有些词穷了,除了道谢,不知该怎么表达了?”莫离笑了笑,张开手臂抱住她,“苏姐姐,我会很快回来的。”
“好!我们等你。”
“嗯。”
“放心!林家村那边,我会关照着。莫琴这边,我也会让人看着。如果她想趁你不在就做坏事,那是我不允许的。”
苏舒在她耳边,轻道。
莫离点头,“好!”
中午,四人一起在药膳吃饭,又聊到傍晚,这才依依不舍的分开。
莫离回到村里,直接去了林家。
“义父,明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去京城。这段时间,我家里的事情就要劳烦你们了。”
“你这孩子,又说傻话了。”林剑笑着摇头,感慨,“阿离,我们知道你不是老莫家的孩子,可万万没想到你是相府小姐。现在回想一番,也能理解你的聪慧和胆识了。”
莫离笑笑,应道:“义父,不管如何,你都是我义父。在我最艰难的日子里是你们帮我度过的,在我心里,我和你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阿离,听你这么说,我们很高兴。你放心!家里有我们在,一定都好好的。”
林剑点头。
“阿离,叔婆在家里,你也不用担心,我会过去陪她。”林雪表态。
林元杰也表态:“药园和果林,我会照看。”
“我们也会天天去你家看看。”胡氏和刘英附合。
莫离点点头,感激的道:“好!那我就先回去收拾一下了。”
“阿离,早点回来。”
林雪站了起来,过去抱住她。
“好!一定!”
……
晚上,莫离只简单的收拾了一个背包,然后就去莫老太屋里。祖孙二人躺在一张床上都舍不得闭上眼睛睡着。
说着说着,天就亮了。
出发时,全村的人都前来相送,这个塞几个烧饼,那个塞几个水煮鸡蛋,她给几个水果……
热情和真实的情感,连沈正德都为之动容。
这一刻,他竟有一种与女荣焉的骄傲。
正文 第364章 饱汉不知饥汉苦
皇宫,御书房。
南宫靖正在灯下批阅奏折,看到南边的旱情奏折,他搁下笔,轻轻揉揉发疼的额角。
从开春后,南边就没有下过雨。
不少稻田都被晒开了裂,六月份就是水稻抽穗扬花时节,如果再不降雨,今年南边的收成就堪忧了。
这些官员,平时报喜不报忧,现在眼看着无力无天了,他们才把奏折呈上来,一个个都是领俸禄却不干实事的。
砰,南宫靖用力往桌面一拍。
大殿里当差的太监宫女吓了一跳,连忙跪在地上,“皇上息怒!”
南宫靖抬眼看去,挥手,“全退下去吧。”
“是,皇上。”太监宫女们慌张爬起来,低头鱼贯而出。这时,总管果公公从殿外进来。
南宫靖听到脚步声,不悦,“叫你们退下去。”
“皇上,是奴才。”果公公走了过去,手里拿着一封急信,“皇上,沈相急信。”
南宫靖接过信,问:“算算日子,他也该到京城了吧?”
“这信是从费城发来的。”
“费城?”南宫靖拆开信,展开速看。
费城是南边受旱灾最重的地方,也就是他刚批示的奏折所说之地。听说那地方田地里的农作物都已经旱死,百姓流离失所,也多了不少流匪。
从玉田城到京城,并不途经费城。沈正德在信上说,沿途看到不少灾民,听闻费城灾情严重,所以他才绕去那里的。
当然,信中他也说了,决定绕去费城的人是秦琛。
费城的旱情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当地官员并未重视,以后开春后,雨量下来就能得于缓解。
52书库推荐浏览: 张家暖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