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里冬天冷的时间不多,祖祖辈辈没有火炕,用火盆也能挺过冬天。
只是,今年两个多月的雨雪天气,想想就让人全身发寒。
这要是有个火炕该多好呢,山上有的是柴禾,这里的人不怕废柴禾。
传说中的雪灾让大家对火炕和苏东明又爱又恨——不是苏东明,大家也不会想到要盘火炕。知道又怎么样?旧屋盘炕难度太大,比起新屋还麻烦。
有火炕的人家怎么不让人羡慕嫉妒恨?
三奶奶和苏远方的小屋也是没有火炕的,这正是前世苏东明下雪后让他们搬来同住的原因之一。但前世受人挑拨对三奶奶非常不喜的苏月断然拒绝了这个提议,理由是:村里有火炕的也没几家呀?苏梅家也没有,不如都接来?
而今知道三奶奶是真心对自己好之后,苏月这次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将三奶奶接来。
原以为陈金生得下午才能到,没想到他上午就来了。
他首先去了小石村的村支部,不过却派了自己的孙女陈小清过来给苏月带话、送东西。
陈金生是打着义诊的旗号来的。
他风风火火地来到村支部,找到村里的干部,一边安排同来的医生拉开摊子,一边自我介绍:“我们是市政府派到各个生产大队做巡回义诊的医生,我是队长陈金生,这是我们的介绍信。”
“义诊?这是好事啊。太感谢政府感谢诸位了,不过我们对这些没有经验,还请陈医生指导一下,看我们该怎么做。”
唐中旺办事能力还是不错的,进退有度、热情周到。
陈金生也不客气:“你们村住房很集中,我们在这里设一个点算了。现在你让人通知村民们过来看诊,告诉他们除了诊疗免费,还会赠送三天的药。”
“好,好,我这就去办。”
“对了,我们还带来了一些善心人士捐献给你们村民的一些物质,你让人将你们村子里基本情况给我介绍一下,然后让村民过来领东西。”
陈金生本可以当甩手掌柜,将那些物质直接交给唐中旺分派,可不知怎的,他对这个唐队长没有什么好感,于是将分派物质的工作也包揽了,反正他可以说这是捐赠人要求的。
小石村的村民原本对义诊之事没多感冒,相反还有点恐惧之心:这真查出点病来也没钱治啊?还不如什么也不知道,糊里糊涂地过。
不过当听说这次义诊不但赠送三天的药材还有好心人赠送的物质可领,乡亲们立刻欢天喜地、成群结队地往村支部赶过去。
甚至有人想:自从山神显灵预警雪灾他们小石村人就好像开始走运了,老天这是要惩罚他们还是奖赏他们呢?
真是搞不懂。
陈金生来之前已经对小石村做过细致的了解,除了苏月告诉的那些,他还专门找朋友看过小石村在政府机构的档案。
现在向唐忠旺询问小石村的情况不过是走个过场。
当然,他还是认真地比对了一下,尽量避免出纰漏。
陈小清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眼睛大大,俏丽活泼,她和苏月因为一开始便拥有了秘密的原因,很快就熟的像兔子一样了。
所谓的秘密是指她给苏月送来了一些“不能见人”的东西。
是苏月那份清单上的小东西:两副银针、若干红纸和一大包种子。
这些东西是苏月是要暂时瞒着家人的,所以,陈小清被拉进苏月的卧房,在那里悄悄将东西交给她。
得到东西的苏月十分欢喜,招待陈小清吃了一些三奶奶给的美味零食,便与这个活泼乖巧的漂亮女孩一起去了村支部。
三奶奶与苏青山早被一帮老头老太太约去了村支部,苏月去的时候,他们正在一起兴高采烈的排队。
重生后苏月经常给他们探脉,知道他们身体都不错,也不担心他们,牵着陈小清的衣袖径直去找陈金生。
陈金生见到苏月非常高兴,不过他没有和苏月说多余的话,看样子是准备忙完之后再去找苏月说事。
陈金生这次带来了三个医疗精英,他们都有着非常丰富的诊疗经验,行医抓药都很老练。
而且他们说是只送三天的药,实际上小病都送了足够痊愈的药。
第三十五章 明与暗
也会碰到一些疑难杂症。
钱大叔的病就难住了他们。
见陈金生和他手下的医生给钱大叔探脉之后眉头紧皱,苏月连忙让陈小清给陈金生送过去了一张她早已准备好的哮喘药方。
苏月的哮喘方子让陈金生眼睛一亮,他深深地看了苏月一眼,却没有过来,而是继续给村民们治病。
三奶奶和爷爷诊治过后,苏月和他们领了物质就与陈金生及陈小清告辞了。
陈金生今天给村民们带来的“捐赠物质”丰厚得让人有些难以置信:除了避寒的衣物和药材,平均每人竟然有二十斤精粮和三十斤粗粮。
但的确是真的。
难怪医疗队有这么多马车。
苏月知道,陈金生等一下会上自己家。
陈小清刚才可是说了,毛线和帐篷都在马车上,帐篷用毛线掩饰着,她待会收东西的时候机灵点就行。
陈金生忙完来到苏月家时已是午后三点多,苏东明已经从镇上回来了。见父亲没事苏月松了一口气,安心招待陈金生。
陈金生果然老辣,他上门来给的理由是:还要购买野山药。
野山药倒有,想到苏月上次几斤山药卖了十元钱,苏青山和苏东明也不好说什么,十分客气的迎着陈金生坐下,却说山药的事苏月做主就行。
苏月借坡下驴,俏生生地开了口:“可以的,不过您能不能换我些布票?我想买点毛线。”
“毛线?你想买毛线啊,正好我车上有一些,原是帮人顺带的,可惜没碰着人,不如先换给你?”
“真的?那真是太好了。”
交易成功,一直站在旁边笑吟吟看戏的陈小清立刻机灵地帮苏月拖了一大袋毛线进北屋,一边拖一边调皮地对苏月做鬼脸。
因为陈金生这些毛线太多,临走之时,苏东明加赠了他二十多斤鱼,苏月则塞了一大包鱼糕、鱼丸给陈小清。
陈金生和陈小清也不推辞,全盘收下便颇有些留恋的走了。
吃过晚饭,苏月拉着大家一起缠毛线球。
对于苏月竟然会织毛衣这件事,大家意外是意外,但想到她是在镇上读过高中的人,也就释然了。
苏月当晚就给爷爷和三奶奶各织了一顶老人帽,三奶奶是深蓝色滑雪帽式样的,爷爷则是一顶褐色的“狗钻洞”。
两位老人爱不释手地拿着帽子,眉开眼笑,让苏远方好一阵眼热。不过当苏月表明她会连夜将苏东明和他那顶织出来时又过意不去,连忙嘱咐苏月:“妹妹,我那顶迟点没关系,不急这一天两天。反正你织出来我也舍不得戴。”
苏月立刻被他逗笑了:“舍不得戴那还织什么?既然这样就不用帮你织了,本来我还准备过给大家每人织两顶换着戴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失忆的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