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可好,原以为一共能有个三十多斤的,现在算算,能给王富贵的货,二十五斤到顶。
接了老李头家的花椒回来,海棠一起分装好,又装了一大袋干栗子,准备明日往满香楼送去。
下午海棠照旧去挖了些盐土熬盐。这些时日,她爹天天在前头堂屋炒板栗,她也没闲着,熬盐也熬得勤快。
仓房里的陶罐,已经装满了十来个,估摸着至少又有二百多斤了。
一日无话,第二天一早,海棠跟着她爹,早早去了满香楼。
王富贵早就等着她了,两人谈的很顺利,花椒还是以十两银子一斤的价钱成交,王富贵一口气把她的货都包圆了,并让她以后有货都往他这送,有多少,还是按这个价钱收多少。
口头的承诺算不得什么,海棠没有当真。以后再有变故,待以后再说。
生熟的板栗,王富贵也要了,每样要八十斤,每三天送一次。正好他们给糕点铺子送货的时候,能一并送过来。
价钱上,海棠干脆来了一口价,都按照八文一斤的价钱给他。
谈好买卖,收下银票,海棠喜滋滋出门,随着大山回家。
门口王富贵笑着送他们走远。等到人都看不见了,他才收回眼神,转脸朝一边候着的掌柜说道:“把这些栗子给城里的铺子送过去,让大师傅跟着去教导教导,花椒也送十斤过去。”
掌柜忙点头,躬身应了
今日满香楼之行,花椒卖了二百五十两,五十斤板栗卖了四百个铜钱,这一次只带了些生板栗过去,数量也不够,王富贵还是留下来了。
王富贵为人和善,做起生意头脑也甚是活泛,难怪能有这么大的家业,海棠感叹。
怀里揣着薄薄的几张银票,却跟千斤一样重,坐在驴车上,走出了这么远,海棠依旧能感受到自己噗通噗通的心跳声。
其中有一百两银票是柱子家的,如果这钱给了老李头,他的病应该能好的更快些,柱子也不需要再出海去。
跑那么远,还不是没钱闹的,现在好了,有了这些银子,他应该再没有理由往外跑了。
一路上海棠脑子里乱糊糊一团,东想想西想想,没有消停的时候。
回家交了帐,张二娘欢喜的哼起小调,浑身上下洋溢的那股子喜庆味儿,连桩子这没心没肺的熊小子,都感受到了,直问她娘是不是今日有好吃的。
张二娘笑着应他,是该给家里人做顿好的,犒劳下了。
这下好,把桩子乐得蹦跳起来,围着她直打转。
到了晚上,张二娘偷偷去了趟隔壁,把银票递给老李头,让他仔细藏好,别又让贼人给惦记走。
老李头激动的说不出话,拿着银票,就着油灯看了又看,恨不得看出一朵花来。
张二娘没有出声,悄悄出来,替他掩好柴门。
转眼又是三日过去,送货的日子到了,添了新客户满香楼,海棠家也没有藏着掖着,还是跟远松说了,钱两家一起赚。
杜鹃娘更是对张二娘感激无比,两家走动的越发亲热
随着张二娘产期的临近,家里的气氛不知不觉紧张起来,捡果子和炒果子的活计全都停了。村里只有杜鹃娘一人炒果子,忙不开,张二娘便让弟媳春杏接了她的活计,这份钱让她和杜鹃娘一起赚去。
这一段时日,海棠带着桩子山里山外的砍柴。冬日在即,张二娘马上临盆,大山也得应对家里的大小事务,这砍柴的小事儿便落在姐弟身上。
这倒不是什么难事,几日工夫过去,四合院北边柴房里,在姐弟两个的努力下,很快就被装严实了。
第135章:生产
家里冬日的木柴总算不用发愁,而大山这些天也没闲着,找了隔壁村赵婆婆,还有她姥姥村里的一个产婆王婆婆,准备来给张二娘接生。
这赵婆婆是远近闻名的产婆,就是桩子和海棠,也是她接生的,手艺自是没话说。而这王婆婆,懂些巫术和医术,大山也叫了来应急。
这要是以前穷苦的时候,肯定是舍不得多费这一份钱的,现在家里有了些家底,再说张二娘已经好多年没生娃娃,年纪大了,多叫个人来,这心里也踏实些。海棠认为她爹这事干的漂亮,看着平日是个一声不吭的,心里还是惦记着这个家呢。
日子一晃而过,很快就进入了十月,清水村周围的杨树,柳树都成了光秃秃的树茬子。北风吹来,风里带着浓重的寒气,虽然没有飞雪,但大家伙心里清楚,这下雪天,不远了。
海棠早就穿上了薄棉袄,连大山也穿上了厚实的衣裳。张二娘的肚子还没有动静,这已经过了日子,全家人都急的不行,只有张二娘还算镇静。
她说,这娃娃多待肚子里一日,出来后这身子就强壮一日,这样墨迹不肯出来的孩子,比那猴急提前出来的,要好养多了。话是这么个理,可拖的时日过久,还是让人担心。
海棠奶奶这几日也跑的勤快,做了好吃的也端些过来,晚饭之后消食,也顺便过来看一眼。
然而张二娘,还是一点发作的迹象都没有,她每日吃了睡,睡了吃,肚子不疼不痒,她也不急不躁。
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海棠都要怀疑,她娘是不是怀了个小哪吒,这么久不肯出来,难道准备在她娘肚子里过年吗?
大山趁着空当又跑了几趟市集,买了半扇猪肉回来,海棠该腌制的腌制了,也做了许多的香肠出来风干,挂得后院走廊里到处都是。
这一日大早上,张二娘刚吃完早饭,就觉得不对劲,肚子里老是酸酸涨涨,说不出的难受。她跑了三回茅厕,依旧得不到缓解,反而还隐隐作痛,一阵比一阵厉害。
张二娘一惊,难道是要生了?这下她也慌了神,刚出了茅房,就叫大山去叫产婆。
大山饭没吃完,连连应了,手忙脚乱套车,急冲冲去了。
海棠扶着她娘到东屋躺下,张二娘哼哼声不断,脸色苍白,头上的汗珠子都冒了出来。
海棠也急的热汗直流。
她不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又担心这样完全没有现代产检的孩子,万一胎位不正,万一是巨大儿,那不仅孩子遭罪,张二娘还有生命危险。
担心也没有用,她在屋里跟个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只有干着急的份儿。
张二娘叫她:“海棠啊,你别走动了,你晃来晃去,娘肚子痛,现在头也疼了。”
海棠赶紧住了脚,趴到张二娘身边,握着她的手,给她拿布巾子擦汗。
张二娘有气无力的道:“快去,快去叫你奶奶,婶子来。这产妇的屋子,你呆不得,人来了,你就出去啊。”
海棠这才想到,她还有个奶奶呢,还有个婶娘。
当下也顾不得什么,赶紧答应张二娘一声,撒开腿往二叔家跑去。
老太太正带着一家老小吃饭,听了海棠的呼叫,筷子一丢,拉着春杏也急冲冲过来了。
老人家一来,就和她婶子进了东屋,把海棠给关门外了。只吩咐她赶紧烧热水去。
家里有了奶奶,海棠的心才算安定些,不管怎么说,总比海棠这一窍不通的强。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碗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