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农女忙种田_一碗姜汤【完结+番外】(226)

阅读记录

  海棠深以为然,点点头。

  一别多日,母女两个总算能说几句体己话了。

  张二娘瞅着海棠,越看越欢喜,一一细问她都在干些啥活计,可还危险,可还受累这样的问题。事无巨细。

  海棠连连回答,并不嫌烦,相反,她此刻尤其享受这般被张二娘叨叨关心,只恨不得明日不要再回那北区,再不要离开家人。

  海棠交代完,又问了她爹大山的情况,得知她爹最近又被调到城主府做帮工了,这才放下心。

  只要一家人都好好的活着,都在一起,便比什么都强了。

  叙过话,海棠偷偷把银子塞进张二娘手里,“娘,这是孝敬您的,快收好。”

  张二娘掂量掂量,吃了一惊,“做工一个月,怎会如此多?”

  海棠凑过头,轻声道:“我们药房给一个当官的看好病,他赏的,您收好就是了,女儿在外头没有胡来,放心!”张二娘得了海棠的定心丸,这才安心收了银子。

  屋里静谧,吧唧嘴角的声音便显得格外响亮。海棠转眼瞧去,见桩子和阿福吃的满脸饼皮,馋相十足。

  阿福脸尖尖的,掉了不少肉,桩子也瘦了许多,小时候肉呼呼的圆脸早不见了。

  海棠看着心酸,问张二娘:“咱家吃的不好吗?阿福和桩子都瘦了不少,这样下去可不行,他们都长个儿呢。”

  张二娘收好钱,听她提这一茬,脸上愁苦之色重了几分,“咱们现在能饱肚子就不错了,哪里还求吃得好?玉米面都得四文一斤了,这还是最便宜的,白面要七个铜板子,光吃,一个月你爹那点工钱都不够用的”

  海棠听了这话,也跟着叹口气:“早知要在这地待这么久,咱当初就该把银子都带出来了”

  张二娘摇摇头,说道:“兵荒马乱的,咱们走运才带着点钱跑出来,那些倒霉的,出了门钱就被抢了,哭天喊地也没法子。咱留下家底在村里,以后回去了,还有个指望”

  “可眼下日子不好过啊,娘,我看着弟弟们这样,我就难受。”海棠抹了抹眼角泪花。

  “傻孩子,穷人的日子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张二娘勉强笑笑,拿布巾子给她擦脸,“咱们是好的了,不管好的孬的,咱还能饱着肚子,你看这西河城里,多少人家只能吃救济粮,喝几口清汤粥的?”

  海棠抹完眼泪,听张二娘这一番话,也觉着是这个理,便点点头应和。

  “娘现在知足了,咱都好生生的,等过了这个坎儿,咱一家人回去,还有好日子过”张二娘舒口气笑起来,满脸的褶子跟着放出光彩。

  “嗯,都听娘的,您说怎么着就怎么着”海棠被张二娘的满足劲儿感染,好受许多,附和她回话。

  说话间,天色已经不早,今日一家团聚,怎么都要吃点好的,张二娘要去买菜,海棠赶紧拉住她的手,要同去。

  张二娘没有勉强,嘱咐桩子在家带好阿福,随即锁好大门,牵了海棠背好背篓便往菜市去了。

  西河城不愧是西河城,菜市建的格外大,跟以前海棠见过的乡镇菜市场规模不相上下了。

  此刻菜市人多,人来人外,嘈杂不堪,多是衣衫粗糙的妇人们牵着孩童,提着菜篮,很少见着海棠这般年轻女子。

  遭了灾,又是十月的天气了,这菜市里倒是没啥新鲜东西。

  除了地里的萝卜,冬笋,还有土豆,生姜啥的,地面的绿叶蔬菜一点都没见着。

  还有些卖豆腐豆干的,酱鸭酱肉的,倒是多些。

  张二娘拉着海棠到了肉案子前,海棠想念肉味儿,问过价钱后,赶着捡最便宜的猪下水,猪筒骨买了一背篓。

  如此一背篓也花了快三十个铜板,想起一年前,这点东西,顶多十个子儿,如今这年头,真是啥都金贵了。

  张二娘捡着萝卜也买了一兜子,说是要做腌萝卜。

  至于豆腐之类的,实在是太贵,要八文钱一块,贵的吃不起了,便作罢。

  母女二人背扛着往家赶去。

  十月的天,气温已经很低了,肉骨头和下水买这么多回家,也不用担心坏掉。

  自从逃亡,虽然事事简陋,但家里还是带了些炖肉的药材放在身上,现在正好派上用场。

  回家清洗,卤肉,炖骨头汤,等稍微闲下来时,已是一个时辰之后了。

  张二娘还在厨屋忙活,海棠骗她说累了,要回屋休息,张二娘赶着她出了屋门。

  西屋里,海棠像个耗子一样,翻箱倒柜,到处翻找。

  她还记得去北区前,她刚刚接手了一本书,只抄写了一半便走人了,到现在耽误一个月,指不定那书屋老板把她当成了骗书的小骗子。

  今日得空,她抓紧时间把后半本写完,这抄书的活计也就到此为止了。

  海棠一个月没在家,地上的地铺早就拆了,屋子里只剩下桩子睡的一个木床,并简单的桌案,箱柜,并没有什么藏掩的地儿。

  海棠仔细翻找一通,费了老大的功夫,还是没看到半点书本的影子,别说书了,连把笔墨纸砚都没了踪影。

  海棠一惊,这些东西该不会被张二娘给丢了吧?

  如果丢了,她可得赔人家书屋老板多少银子啊?

  外头桩子陪着阿福玩的兴起,海棠着急忙慌跑出来,逮着桩子问了一通,这才知这家伙把她的东西都藏到床板子底下了,说是怕爹娘发现不好。

  海棠揪着的心放下,竖起大拇指连连夸他干的好,乐得桩子喜笑颜开。

  等回了西屋,果然就在床铺下的茅草里找到了布巾包着的书本墨笔等物。

  这些精贵之物包裹的好好的,放在床铺最里头,没有被辗轧过,也没留下褶子之类的痕迹。

  海棠长出一口气,真正放了心。

  研磨,持笔,聚气凝神,下笔。

  屋内安静,西屋窗前,海棠伏案疾书,浑然忘我

  第251章:重回北街

  午时未到,厨屋里香味儿四溢,馋的海棠都写不下字了。

  一个多月没有吃到正经肉,没有喝点熟悉的肉汤,真是馋的慌。

  院子里阿福和桩子早跑没影儿,全上厨屋候着去了,海棠心痒难耐,也恨不得跟着去偷上一口才好。

  她努力压制住这股子念头,定下心来,一笔一划,仔细抄书。

  今日无论如何都要把这本书写完,不能再拖了!

  人家那老板是个实诚人,她可千万再不能拖沓了

  西大街家家户户冒起炊烟,有那要饭的叫花子,穿着破烂衣裳,拿着破碗儿,吸溜着鼻子在院外徘徊,久久舍不得离去,南街偏巷里,狗吠声声起。

  饭菜上了桌,一大盆筒骨炖萝卜,一盘子咸野菜,半盘卤肉拼盘,还有一盘卤海带。

  猪下水全都卤出来了,张二娘现在再不敢放开肚皮吃,只切了一点点,剩下的要给以后备着。

  海带是张二娘早就买好的,因西河城距离海港口不算远,海带晒干之后,还是好运输过来卖的。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眼冒绿光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碗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