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梅_清青梓菱【完结】(143)

阅读记录

  三个女子得不出结论,皆转头看向旁边一桌的赵氏兄弟。赵大沉吟着,赵三右手笼在袖里,手里拈一根细长的银针。

  那下毒之人铁定不知道,这院里坐的这些人里有识毒解毒的高手,不然江离也不会明知道七毒教到处抓她,还每天睡得那么安心。

  小香识得各种毒药。赵氏兄弟各有所长,赵三虽然拳脚功夫上不如四喜,但他擅长解各种毒。当初葛海替江离找来赵氏兄弟护她下江南,正是为对付七毒教考虑。

  绿萝看着江离随着萧煜越走越远,担忧地问:“那我家小姐没事吧?”

  “我家公子有数。”一声沉沉的闷声。

  说这话的是洛三。他平时不跟人闲聊,关键的时候却起了大用。正是他跟着萧煜住在这里来的第二天射下来一只信鸽,大家才知道,原来这庄上竟事先潜伏下了七毒教的人。

  四喜不擅长动脑,直接问葛海。葛海说:“我们都听赵大安排。”

  “我们再去庄子四处转转,”赵大并推辞,马上安排:“小香姑娘,就请你暗中盯了那小丫头,看她一天都在做些什么,去过什么地方。”

  “葛海兄弟,你就和四喜在前院里守着,”看一眼绿萝和金菊,“她们还有屋里的小公子,他们的安全就交给你们负责。七毒教的事,就请交给我们兄弟四个。我们总不能白收了江九姑娘那么多银子。”

  赵大站起来,招呼三个弟弟:“我们开始忙吧,收了九姑娘那么多银子,事情也要做得

  漂亮些才行。”

  小香也站了起来,“突然想起来,老仆人说庄子专门建了座竹楼养蚕,这段时间忙不过来请了些人帮忙。”

  养蚕对环境要求很高,讲究安静洁净,老仆人说过,让他们轻易不能进那座楼里。

  “那小丫头去那座竹楼么?”赵大问。

  “每天都去。”金菊答,“竹楼里雇来帮忙的人不来我们这边吃饭,都是小丫头给送过去的。”

  赵大看小香。小香赶紧起身:“那我跟去看看。”

  江离跟着萧煜沿着青篱笆墙走出院外。一路果木飘香,轻风徐徐,远山近水,田野满眼的绿。虫鸣蛙鸣,几只燕子呢喃翻飞,一剪一拍,低时划水,起时入云,庄外远处青烟直上,天气晴好,入眼一副清冽的山水田园画。

  两人边看边走,越走越远。萧煜闭眼深吸一口气,记不起多少年没有过这种轻松惬意。“你外祖父真有眼光,选得庄子都是好地。这里跟你京城的梅庄一样,都有绝美的风景。”

  “那是。”江离有些小得意地附和。

  江离含笑看他,“要不你就留下来隐居?”

  萧煜深深凝视她,有那么一点迟疑,“可惜时机未到。”

  江离轻哼一声:“开句玩笑,我只是随便说说而已。”

  其实她说那句话的时候的有点动心的。陌上青青,斯人如玉,她原本以前见他第一眼的时候就对他动心。刚才一时动情,心里那么想一句挽留的话就出口了。说过才知道诧异,一瞬间明白自己对他已动了情。可是,这回可是被他拒绝了。江离抢前两步走开,掩饰自己的失落。

  “我知道这庄子边上以前是开纺织作坊的,几十年前在我外祖父手上的时候还很兴旺,近几年帐本上关于这个作坊的进项却没有了,今天来了你就陪我去看看。”

  江离一边说,一边往庄子外边走。只听说个大致方向,也不知道作坊还有没有。

  再往前走,地里种有些棉麻。北方织锦用生丝的少,用棉麻的多。再往前,地越来越荒,到处一片齐人高的荒草,歪倒的墙垣、孤僻伫立的灰石。哪儿有什么作坊的影子。

  江离游目四顾,据说这个庄子不远处有条小溪,织锦作坊里的纱一直是在那条小溪里清洗。当地人把这条溪叫浣纱溪。前边倒是见到了一条清澈的小溪,她走上前去,竟然真的在溪边发现了刻着浣纱溪字样的碑石。

  溪水潺潺,几十年前的作坊却不见了。“其实这几年安阳作坊好些已以经营不下去。朝廷征收重税,安阳地处北地又道路崎岖,影响销路,兼之这几年处处有流寇作乱,别说安阳,就是江南的织锦流通也受了影响。所以说,你要想开作坊赚钱,也不是你想像的那般简单。”

  萧煜这几年在青州与宋京城之间跑来跑去,现在又是南陈皇商的身份,要开作坊,还得听他的意见。

  江离抱膝坐在小溪边,茫然望着萧煜,“所以?”

  “这几年陆地的商路受了影响,水路却是越来越繁荣。青州水路四通八达,所以我才一直劝你去青州。”萧煜这么说。

  江离头越来越重,这才上午,她却昏昏欲睡。

  “再说,你的身后还有七毒教盯着,你带着你弟弟走到哪里都不能安生,为什么就不能跟我去青州?”萧煜说着话走到江离身边,手掌一摊,“这是解药。你看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被人暗算了都不知道。”

  江离一把拿过解药服了,才感觉到浑身无力。“你怎么没事?”

  “我们事先知道。且赵三手里有解药。”萧煜让江离头靠在他的肩上,“你带的这些人要是连秦元化派来的几个七毒教败类都对付不了,你也就别去江南了。到时不管你肯不肯,我都要带你一起走了。”

  又喃喃自语道:“这会儿他们该找到人了吧?”

  ------------

  第一百四十七章 竹楼染血

  小香远远地跟着那小丫头进了竹楼。

  两层竹楼独立建在一座半山腰,前后桑树榆树数株。小丫头推开竹楼门上了二楼。

  楼上很宽敞,竹楼用架子分隔成几层,上面放簸箕。簸箕上铺开新鲜的桑叶,桑叶间全是一条条肉乎乎的蚕虫。沙沙声中,小香听一个脆脆的声音道:“都办好了?他们没发觉吧?”

  “月奴姐姐放心,我看着他们吃下去的。只有那个小的没吃,不过他一个小孩子,抓不抓都无所谓。”

  这个声音跟那个小丫头一点都不相配。那个小丫头在人前再也腼腆不过的表情,且看着年龄还小,不该那么冷冽才对。可听她的话,却不是那个丫头是谁。

  小香想起,在京城中随着江离去落凤坡的途中曾见过秦元化身边的侍女,那时就听得秦元化唤她月奴,莫不是同一人?

  她这样想,忍不住就伸头望了。小香足尖倒勾着窗外的树干,飞快伸头往里张望一眼。

  “谁!”里面脆生生一声娇喝。

  小香狭长的单凤眼一眯,小麦色的脸上是淡定的笑,大大方方地应了声:“是我。我家小姐让我来竹楼捉几只蚕宝宝回去给她玩呢。”

  话落音,迅速地从窗户钻了进去。

  长长的竹楼上密密排开数排架子,簸箕无数。小香隔着竹架看到竹楼一头有几个女子的身影。平常的棉麻布衣,竹架挡了半身看不清面容,隔着竹架仍是那脆生生的女声:“要捉蚕怎么不跟翠丫头说一声,又为什么有门不走走窗户?”

52书库推荐浏览: 清青梓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