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嫁小娇妻_彦泽【完结+番外】(11)

阅读记录

  就如宁熹所想,面见太后和皇后,都就是安安分分的见一回礼,两位后宫的女主子说些客套的场面话,赏些东西,便放她回去了。宁熹快要走出宫门,才吐了一口气,一个身着侍卫衣裳的人匆匆从后面走来,青衣吓了一跳,连忙向宁熹道:“三奶奶小心!”

  宁熹毕竟是习武之人,人还没有撞上来,宁熹就轻盈的避了开来,那人看都没看宁熹一眼匆忙往前走,连给宁熹引路的小太监都微微皱眉:“这是哪来的小侍卫,竟这般冒失!”

  宁熹皱起眉头,凑到青衣耳边低声说了一句话,青衣脸色一变,上前低声对小太监说了一句话。小太监闻言一愣,细看了前面的小侍卫一回,连忙向旁边招手,向宁熹道:“世子夫人恕罪,奴才临时有事要去办,叫小柱子送夫人出去。”

  宁熹点点头,并没有多问,那小太监便明白宁熹的意思了,嘱咐了临时找来的小太监一回,才匆忙跑去办事去了。

  坐到马车上,青衣才拍了拍胸口,道:“三奶奶是怎么瞧出来的,而且……”青衣想说,为什么要管这闲事,就算真是哪位主子跑出去了,她们又不是皇宫侍卫,与她们也无干。

  宁熹听明白了,她前世养得娇惯,可毕竟那个圈子活动的都是精明人,她不会勾心斗角,但察言观色是会的。闻言便笑笑道:“女子与男子毕竟是不同的,除非自小就把自己当成个男子。你想说我为什么多管闲事?青衣,这是不干我们的事,可有个词叫做迁怒。”

  青衣脸色一变,迁怒这个词在他们做下人的来说更为残酷,主子遇到了危险,主子做错了事,无论是否与他们有关,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他们。而到了皇家的事情上面,无论是否与他们有关,单单他们曾碰上那个人,别人的怒火就得撒到他们身上来。

  宁熹心里叹了口气,她并不是喜欢管闲事的,可皇宫进出的外命妇本来就不多,若是那位真的出了什么事,日后人家提起这件事,多半要说:就是镇国公世子夫人进宫那一日。多么好的标志性事件啊!若是宋家再有那么一两个仇家,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可就在皇家面前挂了号了。

  宁熹只给小太监提醒了那么一句,皇宫里能露露脸的太监都是机灵的,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小太监跑去找能主事的,也乐得卖宁熹一个好,一个字都没有提到宁熹。在宁熹乘着马车离开了皇宫之后,一小队侍卫匆忙出了皇宫。

  宫里发生的事,宁熹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对宋老夫人说了,听说了最后一件事,宋老夫人点点头,道:“熹儿做得对,说不得是哪位公主淘气,若真出了事可就了不得了!至于其他的,熹儿也不用担心,宫里做事的都是机灵的,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得了大家长的赞同,宁熹才算放了心,同宋老夫人告辞,便直接回了慧园。才刚刚进门,守在院子里的琉璃便迎上来,道:“三奶奶,四姑娘来了,在院子里等三奶奶呢!”

  宁熹点点头,小姑子来了自然是要招待了,问过琉璃,确认没怠慢了这位堂妹,宁熹才往院子里走去。如今正是暮春时候,院子里几株垂柳早已经抽出嫩绿的柳叶,院墙上开着黄绒绒的迎春花,虽不是什么名贵的草木,也算清新漂亮,四姑娘宋绾就坐在院子里,捧着茶看墙头的迎春花。

  见宁熹起来,宋绾起身行礼,道:“绾儿见过三嫂!”

  “四妹妹不必多礼!今日进宫谢恩,叫四妹妹久等了!”宁熹笑着请宋绾坐下,虽然丫鬟肯定解释过了,但宁熹还是自己解释了一回。

  宋绾才十三岁,笑起来还有一对酒窝,看上去格外讨喜,听宁熹这样说,宋绾连忙摆手,道:“我知道三嫂进宫去了,是五郎那个泼猴缠着我,我受不住才到三嫂这里多清净来了,三嫂不嫌我烦才是。”

  第一卷 第十二章 穷书生

  宁熹自然道不会,叫人取了宫里赏赐的点心招待宋绾。

  话虽这样说,宋绾来寻宁熹,还真有其他的事,吃掉一块点心,宋绾喝了一口茶水,道:“三嫂,快到上巳节了,绾儿打算明日去街上买些丝绢,三嫂要不要同去?原本大嫂也要一起去的,只是大哥院子里出了些事,大嫂说她明日不好出门,叫我给她也带一些。”

  宁熹这才记起来,过几天就到上巳节了,到时皇帝会在曲江池赐宴,群臣都会携家眷同去,除了皇上赐下的御宴,也是春游踏青的好时候。这个时代讲究男女大防,上巳节是除了元宵和七夕,难得的允许少男少女们互赠礼物的节日,所以小姑娘们都会买了丝绢,亲手做些香包,男子则会采新开的花朵赠与心仪的姑娘。

  宁熹是已经出嫁的妇人了,但不说她这年纪的新媳妇,便是过了门三五年的,也会亲手做些香包送给丈夫,也算是夫妻之间的小情趣。宁熹对宋缜还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但作为一个难得的节日的乐趣,宁熹也不打算错过,毕竟如今的她来说,香包什么的除了亲哥哥宁一洵,只能送给宋缜,这样想着,宁熹也没有犹豫,点头道:“要去的,明日什么时候去?”

  “如今虽然还没进夏天,但午后日头也大了,我想着,咱们早晨给祖母请安了就出门,正好午间去汇珍阁用午膳,三嫂觉得如何?”小姑娘家出门的机会不多,难得有正当的理由出门逛街,宋绾虽然没打算出门逛一整天,但也都计划得满满的,心想若是绣楼耽搁不了那么多时间,还可以逛逛旁边的银楼和书斋。

  宁熹没有意见,两人就时间和行程达成了一致,宋绾十分高兴,道:“还是三嫂好说话,每回跟大嫂一起出门,大嫂都是算着工夫,买好了东西就回来,也不许在外面吃东西。”

  宁熹刚过门的,就算没有太精明,也知道不能说妯娌姑嫂闲话的道理,宋绾这样说,宁熹只笑笑道:“外面的吃食到底不如府里的让人放心,大嫂想来也是考虑这个,不过偶尔吃一次想来也没有关系。”

  “三嫂说得对,偶尔吃一次嘛,又不是日日都去!”宋绾说完就有些后悔,她已经十三岁了,这一两年母亲总在她耳边提点,叫她说话要留心,跟三嫂说大嫂不好的话显然要被母亲拎着说一回。说定了出门的事,宋绾还要去母亲那里报备一回,也没有多留,宁熹叫人包了一包宫里赏赐的点心,叫宋绾给堂弟带去。

  京城有两处繁华的街道,一个是前街,一个是南街,前街是京城建成之初坊市的基础上建起来的,周围都是达官贵人聚居的地方,除了地方略显狭小,多年来繁华如故。而南街则是京城的规模一次次扩张之后,特意在城南辟出来的地方,规划相较前街也更为成熟,上次宋缜带宁熹吃包子就在南街。

  南街与前街不同,前街还保留着一部分坊市的格局,南街则按照不同的生意划分了不同的区域,离花鸟市场不远,就是一处民居。此时一人作寻常少年打扮,穿过花鸟市场,匆忙向不远处的民居走去,才走进巷子里,几名混混模样的年轻男子便围了上来,嘴里不正经的说着话,伸手就要拉少年的胳膊。

52书库推荐浏览: 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