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法师穿越日常_曹魏子【完结】(182)

阅读记录

  目前最用得上的,是《炼钢》和《刀兵》。

  看完《兵冶》所书,孙三平的炼钢试验的路子是对的,只是目前没有掌握好的是火力与往铁水里加矿粉的比例,因此只需要稍作调整便好。

  《刀兵》部分,描写了各类兵器冶炼之法以及制造图,以及哪些刀兵适用于战场,其中一种名为斩马的刀颇得汉生欢心。

  斩马是双刃长刀,刀型弯曲如月成钩状,连同刀柄共重二十五斤。书中详尽介绍了此刀对于骑兵所造成的伤害,不论是骑兵或者步兵都很适用,尤其是骑兵,加速冲刺时一刀挥砍下去,不论是砍人还是砍马腿,都极具杀伤力。

  由于刀身轻薄,且双面开刃,唯有练出钢来,才有可能造得出这样的刀。

  北戎三万铁骑,若全部配上这样一把斩马,那杀伤力…

  汉生一阵激动的同时,仿佛心中又有一个念头在反对,反对杀戮。

  “刀兵大凶之器,百姓无辜,何必多造杀戮?”这个念头刚刚出现,便被汉生很快压了下去。

  “大凶之器又如何,能保家国便是国器。”

  北戎若要在晋朝打压之下求生,唯有自立自强。

  军事力量强一分,她的底气便足一分,北戎的底气便足一分。

  汉生振奋了一下精神,另外摊开一个空白竹简,又开始奋笔疾书。

  这一次她没有完全将整本《兵冶》的内容全盘复制,而是选择了几种她认为比较实用的刀具,又记录下北戎几个较大的矿藏点,仅仅半个时辰便写完,即便只是摘录,依然洋洋洒洒五大卷。

  看着倒是有些费力。

  若是北戎也有宣纸可用该多好。

  汉生上了心,打算改日问问工部尚书,手底下手否有能人能够发明纸张。

  第三日早朝,李司上奏,炒钢技术研究成功,孙三平亲自为王上打造了一把新的百炼刀献上。

  新百炼刀极为锋锐,汉生命人执新刀与旧刀对拼,旧刀三击而折,新刀丝毫无损。

  汉生欣喜,让李司专职负责兵冶司,为兵冶司总管,孙三平为兵冶司副总管,各赏银三百,北戎的铁矿资源半数交由兵冶司掌管使用。

  当日,又让莲心跑了一趟,将之前所写的后五卷竹简传抄版交给李司。

  第一九三章 公子之争

  半个月后,李司早朝时上奏,兵冶司新造一种能斩马腿的长刀,名为斩马,极为锋锐耐用。

  汉生大喜,当朝宣布兵冶司从兵部独立为兵冶部,与六部并重,由李司担任尚书,孙三平升任侍郎,

  自此兵冶司名声大噪。

  随后就是春末的国馆大考与年考。

  大考是北戎各地学子欲往国馆入学时必须参加的考试,年考则是已经在国馆求学的学子,三年期满学成后所参加的考试,两个考试皆是一年一度。

  年考除了意味着学子们能够拿到国馆的毕业文书,名次同样决定了是否能够成为国家的官员。

  大考与年考都分为两榜,文榜与武榜。

  每年国馆新纳三百学子入学,其中武馆二百人,文馆一百人,大考放榜后,榜上有名者即可入学,前三十位为甲榜,后二百七十位为乙榜。

  年考榜单则比大考要小许多,武榜取二十人,文榜取十人。

  两个榜单都会由汉生过目,尤其是大考的甲榜与年考榜单出现的学子人名,汉生都会看一遍。

  今年的两考的题目都很有意思,比如文试部分,陈近南在大考与年考上出了一道一模一样的题。

  “农、工、商、矿诸学,皆用以富国利民,今上以兵冶为重,试详言其得失利弊。”

  汉生看着这个题目,不由失笑。

  这个陈近南倒真是个妙人,兵冶一事或许朝野有少许人反对,终究不敢发声,这些人的意见也不算重要。

  想要知晓北戎青年们对兵冶一事的看法,这群年少的学子的答案便是最好的入口。

  包括文试其他的试题,也皆是他与国馆祭酒共同议定,都很切合时政要点。北戎并不避讳学子了解朝政之事,毕竟这群人是北戎朝堂的未来,敏锐的政治嗅觉与卓越的能力是必要的。

  大考与年考的榜单已经送到了汉生的上书房。

  汉生打开榜单,便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大考甲等榜单中,刘墉赫然在榜上,名列第五。

  “此刘墉与孤上次国馆所见,可是同一人?”汉生问莲心。

  莲心躬身,“正是。”

  汉生哦了一声。

  刘墉的底细她早已经让莲心调查清楚,土生土长的北戎人,身份家世都无比清白,为人口碑才干倒还不错,只可惜晋朝的谍子。

  “既然他要进国馆,便如他所愿。把线放一放,诱饵养肥了以后,说不定能钩上一条大鱼。”汉生道。

  莲心躬身称是,眼角的皱纹因为笑容显得更深。

  妩心入内,给汉生呈了一个蓝色的香囊,说是王后亲手为她和二位公子各做了一个,春末夏初最适合戴,今日正好送来。

  “王后心思细巧。”

  汉生赞了一句,收下香囊,随手佩戴在身上。

  “准备一下,孤去一趟公子府。”

  汉生忽然想起,王后前两日又一次有意无意提起过的二位公子的课业,便动了念要来看看,一路也没有乘坐轿辇,直接走着去了。

  “斌儿,就你一个人在吗?你大哥呢?”

  汉生进入公子府大门,首先进了商朝所住之处,发现空无一人,便来了商斌的房间。

  虽然二位公子下了学,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在用午膳的。

  汉生进来的时候,商斌正在书房的桌案前,拿着一支笔在帛书上写着什么,嘴里念念有词,见了汉生,欣然搁下笔前来行礼相迎。

  “儿臣见过父王。王兄策马去了,此刻不在府内。”

  商斌跪地规规矩矩给汉生磕了头,抬起头不疾不徐说道,看着汉生的眼神亮晶晶,孺慕之情满满。

  汉生笑着将他一把抱起,到书房前的椅子上坐下,让商斌坐在腿上。

  “来,给父王说说你今日都学了些什么。”

  商斌这才笑起来,扬起小下巴颇为得意道,“儿臣会写策论了。”

  “哦?斌儿如此厉害?快给父王瞧瞧。”

  商斌一骨碌从汉生腿上滑下,从书房后的架子上掏出一个木盒,盒中放了接近十卷写得满满的竹简。

  他将这些竹简拿出,放在汉生面前的书案上。

  “父王请看,便是这些了。”商斌小小的声音传来,笑得眉眼弯弯。

  汉生打开一看,引入眼帘四个娟秀小字,“兵冶要略”。

  原本只是笑着随意看看的汉生不自觉被这四个字吸引住,开始细细看起竹简。

  商斌则趁着汉生看竹简的功夫,悄悄对身边的小内侍使了个眼色。

  小内侍心领神会,斜觑了一眼汉生后,悄无声息退出了房间,朝外飞奔而去。

  汉生认真看完了所有十余卷竹简,问商朝,“这十余卷,全是你自己写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曹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