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六扇门大佬递烟_南山有台【完结+番外】(164)

阅读记录

  侍女跌在地上一阵猛咳,红霞满面地喘了几声,瞧瞧窥了一眼李元钧,不敢再怠慢,忙端着空碗退了出去。

  李元钧理了理衣袍,坐在床边静上一会儿,心上不痛快,却也不得纾解,又掂起酒壶大饮了几口。

  夜罗刹在外轻敲了一下门,没有进来,低声问:“王爷,京城传信来问。”

  “就说本王即刻回京复命。”李元钧冷冷地应道。

  ……

  傅谨之带兵回到鹤州城内已是熹微的清晨,天空还是冷冷的灰蓝色,悬着几点寂寥的星辰。

  傅谨之将盔甲解下,与长枪一并交到士兵手上,发冠上垂着红缨流苏教他拂到脑后,从窗外眺望,正好能看见停驻在仙客来外的商队。

  “侯爷。”张三进了房,将昨日驿馆的战况同他讲来。

  他皆按照傅谨之的安排,最后用上了火攻,将后路都堵得严丝合缝。这群人眼见已然不能逃,全都服毒成仁,没留下半点线索。

  傅谨之早就料定是这样的结果,没有多大的意外,目光还盯着马声嘶鸣的商队。

  “外头停着的是甚么人?”他问。

  张三看了一眼,回答道:“铁骁的商队。听说他们的总管詹武是段大人从前在江湖上结交的朋友。”

  傅谨之低低哼了一声,除却皇商,铁骁是将南来北往的生意做得最好的一支商号,想不到段崇这种不通人情世故的,还能有这等人脉,当真有几分本事。

  “璧儿呢?”

  “郡主睡得沉,还未醒呢。”

  “嘱咐上下楼的都把手脚放轻了,别来来回回地乱走。”

  张三挠了挠头,“是。”

  张三要下去传令,又教傅谨之唤住,“还有,那个谁呢?”

  “谁?”张三疑惑地问。

  “姓段的。”

  “哦,段大人在后园子里练剑呢。”张三这才想起段崇让他转告的话,说道,“聂白崖和宋秋雁都死了,那些帮众现关押在府衙大牢当中。只不过却跑了个女人,是跟昨天在驿馆的人是同一伙的。”

  “传他上来回话。”

  “得令。”

  张三提起武袍正要哒哒下楼,想起傅谨之的嘱咐,立刻猫上脚步,不敢发出再大的声音,走到后园当中去传段崇上楼拜见。

  “侯爷。”

  段崇进来,白衣下一身濡湿的汗。

  昨夜他跟傅成璧厮磨许久,教她撩拨得狠了,千辛万苦才守住最后一点定力。他瞧着傅成璧那副得逞的小狐狸样,如若不是要顾及着亲事,万不能逾矩,早将她狠狠办了。

  他回头睡也睡不着,一早就起来练剑,好一番发泄才算作罢。

  如今见到傅谨之,段崇将昨日的事一并讲了清楚,又道:“如何处置那些人,由小侯爷定夺。”

  “你看如何处置?”傅谨之鲜少想听段崇的见解。

  段崇肃容,沉声回答:“要是严格按照朝廷律法,他们都是该杀,可若一并处之,未免要引起大乱。此事宜应循序渐进,日后侯爷接任大管家,有得是时间一点一点料理西三郡。这也是皇上想要的结果。”

  傅谨之冷笑道:“一方平定了西三郡,一方将傅家军按在的雁门关,二十年不得回朝。的确是他想要的结果。”

  段崇却说:“以后没有大管家,就不用二十年了。”

  傅谨之扬了扬眉。

  “我说过,西三郡是我给傅家的第一份聘礼。”段崇说,“至于这第二份聘礼么,往后铁骁商号的总管会助侯爷一臂之力,相信不出五年,西三郡就会有大改观。届时侯爷请命回京,应当不是难事。”

  “这也算?与本侯合作,对铁骁商号百利而无一害,究竟是谁助谁,一时也说不清楚罢?”

  段崇笑了笑,“那也得看詹武愿不愿意卖朝廷这个面子。侯爷在抚鼎山庄碰过壁,想必您一定还记得。”

  的确,有的江湖人总爱矜着那点儿自以为不入浊世的傲气,不愿跟朝廷合作。

  傅谨之冷冷哼了一声,挽着袖口道:“当然。本侯还知道段大人入朝为官以后,被人戳着脊梁骨骂是朝廷的走狗。”

  “旁人谬赞罢了。”段崇丝毫不觉得羞愧。

  傅谨之拧眉,看了他一会儿,“你以为这样,本侯就愿意将璧儿嫁给你?”

  “她总是要嫁人。”段崇眼眸深深,“侯爷以为自己有多少资格来过问成璧的事?”

  “本侯是她的兄长。”

  “将她一个人留在京城的兄长?”段崇挑眉反问道。

  这句话如同利刃入心,令傅谨之骤然握紧了手掌。段崇看着他脸上多了几分怒色,轻笑道:“侯爷不必生气。这件事除了成璧能责怪侯爷以外,别人都不能。”

  傅谨之镇守雁门关,是大周的功臣,是西三郡万千百姓信仰的守护神。他自认一生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却有一人对她不起——他唯一的妹妹傅成璧。

  为了大周,为了西三郡,为了他和父亲平生的夙愿,他舍了傅成璧一人在京。

  她会好么?

  迁居京城后,她才是及笄的年纪。父亲刚刚过世没多久,尚在守孝期间,唯一的兄长就得远赴边关。傅谨之知道她会很不好。

  在京城,她虽说是举目皆亲,可真正能教她的倚仗的人又能有谁?当年父亲娶了身为公主的母亲,为了过上安稳的日子,他放弃唾手可得又炙手可热的国公位,一家人退居庐州。

  父亲手握着兵权,不敢放,放了就成了砧板上的肉,可以任人拿捏;也不敢握,握紧了,兵符比催命符还要厉害。多年间,父亲为免避嫌,很少与京城官员、贵胄来往,甚至都未曾教独子考取功名。

  这样的傅家迁回京城,还能有甚么样的气焰?蛮蛮的性子,傅谨之作为兄长又不是不知道,她惯来不会讨好人,虽说在亲人面前娇气爱哭,可若在外人面前是绝不肯示弱半分。

  那些所谓的亲戚不会打心眼儿里疼她;往前父亲在朝中的政敌也多,纵然有跟随过父亲的老部下,到底也不会真护她护到明面上来……

  这些事,但凡是想一想他都觉得煎熬。

  “在下钦佩侯爷大义,万事能以国为重。”段崇说,“在侯爷心里,大周百姓最重要。可在我心中,不会再有甚么能比她更重要了。”

  傅谨之不得不相信这句话。

  千里迢迢来到西三郡的傅成璧,出现在他面前时好似从前一副明艳活泼的模样。

  她长大了许多,尤其是在勘察查案的时候,眉目间不经意流露的锋芒,时时刻刻都在告诉着,他的蛮蛮羽翼鸿渐,再不是当初的小姑娘。傅谨之都不知道该心疼,还是该欣慰。

  但到了段崇面前,她又好像不曾变过。

  傅谨之很难言内心的感觉,他欣喜于她比以往还要娇俏,可想到这一切都是因着段崇而生,又不免多了几分妒意。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山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