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六扇门大佬递烟_南山有台【完结+番外】(279)

阅读记录

  除了沈鸿儒和向义天,还有几名老臣在侧。段崇言北疆大获全胜,武安侯傅谨之不日就会抵达京城。

  这是噩梦似的几天中唯一的好消息,沈鸿儒病容微动,显露出隐隐的笑意。

  段崇说:“大佛寺已不能再留。李元钧不会坐以待毙。”

  向义天问:“你可有甚么办法?”

  ……

  李元钧将第一道锦囊装好,轻声说道:“段崇其人果断,雷厉风行,他已知藏身大佛寺不是长久之计,必然会想尽办法突围,逃出祁山。”

  庞杰说:“大佛寺残兵余孽不足为惧。若他敢出来,末将正好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莽夫之勇。”李元钧将第一道锦囊递给他,“祁山的东面易守难攻,也是兵力布置最薄弱的环节,他必定会选择在东面下山。朕只要你拖他半个时辰。”

  ……

  段崇将祁山地形图铺展开来,手指在东山腰上,道:“昨夜我上山时发现东方地形最为有利,且叛兵最少,利于突围。出山门一路东行,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抵达风临关,那里的镇守大将从少时就追随先帝,忠心可靠,必肯相护。”

  沈鸿儒说:“你能料到的,李元钧未必料不到。他城府极深,露了这么大的破绽下来,兴许早就设好了套等着咱们去钻。”

  “就算是圈套,钻破了也能出去。”段崇轻叩书案,“只是想要突围,必须打得迅猛。我带小皇帝一个人还成,若算上其他人恐怕不行。”

  其他人甚至包括傅成璧和昏昏。

  向义天说:“你的意思是?”

  段崇说:“兵分三路打配合战,令叛军左支右绌,失了全盘。”

  祁山往西入京城,东、南、北三个关口通往不同的地方,将李言恪往东方风临关送是最好的选择。加上南、北两面互不交通,兵分三路正能分散李元钧围剿的兵力,成功突围的几率很大。

  向义天一敲书案,“我可以率兵从南山门杀出去,南走灵州有一个寨子,寨主是早些年与我拜过把子的兄弟,要是叛军真敢追,本将军正能顺势反扑一口!”

  沈鸿儒说:“本相带人往北走,去接应傅小侯爷的军队。届时三面围攻回京,难堪得就是李元钧了。”

  段崇静默片刻,手指缓缓握起来,“只需给我一队精兵就行。六扇门的信鹰擅长以少对多的战役,我带小皇帝杀出去并非难事。只不过……明月和为霖就得交给先生了。”

  沈鸿儒说:“你放心。”

  ……

  庞杰奇道:“何以不直接逮了李言恪?”

  “你不是他的对手。他养得那群信鹰子牙尖嘴利,拖上半个时辰都难。”李元钧再封好第二道锦囊,再道,“拖住他半个时辰后,再打开这第二道锦囊。”

  “末将……末将实在不明白,还请皇上指点迷津。”

  “那些老臣子是帮手,却也是突围的负累,救李言恪一人容易,救那么多人却难。沈鸿儒是个狡猾的,必定想得到东山有陷阱,选择分兵而后围的策略,让你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那……”

  “记住,你的目标不是李言恪,而是段崇的儿子。”

  ……

  大佛寺兵分三路,一路由段崇率领一队精兵以及六扇门的部众,从东面突围;待战事打响,叛军必然会迅速涌向东山,此时再由向义天率领一干丐帮弟子和小部分兵力从南面正门杀出,护送几位老臣出大佛寺。

  等东、南两面战火烧起时,沈鸿儒和齐禅则带领大部分精锐军师,护送惠贵妃、傅成璧等人从北山摸下去,在最短的时间内赴北,与傅谨之取得联系。

  尽管要与妻儿分离,要将他一生最重要的人交付到别人的手中,段崇还是做出了最合适的部署。

  傅成璧低着头为他穿好战甲,头盔未戴,教他携在腋下,红缨束发,英朗不凡。傅成璧与他对视片刻,轻笑了一下。

  段崇握住她冰凉的手,问道:“你可怨我?”

  傅成璧隔着微冷的兵甲抱住他,“我说过得呀,嫁给你,就是喜欢你这样的性子。无论做甚么都好,我等着你、牵着你也招着你。”

  “真心话?”

  “你要早来接我,来晚了也是怨的。”

  “我答应你,这次光明正大地去接你和昏昏回家。”段崇吻了吻她的额头。

  傅成璧失笑一声,弯起眼睛仰头看他,“说好了的,光明正大地来。再不许像昨天那样……”

  段崇郑重点了点头。傅成璧揽过头盔为他戴上,踮脚亲了一下他的脸颊,眼眸里翻腾着细浪:“去罢。”

  第184章 难辨

  夜悄然降临。段崇带着精兵与信鹰子悄然接近东山镇守的哨岗, 他右手握拳止住潜行的步伐, 乌黑的眼睛在黑暗中泛着冷光,机敏地扫过哨岗的每一处。

  摸查清楚之后, 段崇打手势令信鹰四下分散;待信鹰先放倒了哨岗上的叛军, 段崇口衔草叶, 一声刺耳又清锐的哨声钩开平静的夜幕,从草丛中数发密雨似的火箭, 如同飞龙吐焰,瞬间将驻扎的军营都烧了起来。

  敌军一员大将挑开重围的火势,带领一小队兵力前来草丛拿人。

  李言恪挺立于段崇身后,撤身弓步, 挽弓拉紧了弦。他对自己的箭术有信心,箭蓄势待发, 发则必中。只是他却找不到目标,紧张得手心发汗, 箭镞在冲来的重重人影中游移不定。

  “看准你的敌人。”段崇一字一句入李言恪的耳中, 千斤重石般将他摇摆的心神压定下来,“找到领头羊,就能将他们一举击溃。”

  李言恪强镇下心思,“嘭——”的一声, 箭矢如银瓶乍破, 穿过枯林, 携着风卷着云,正中敌军领头大将的心脏, 力势千钧,远胜于□□,直将此人射下马去。

  紧接着,东山一支信号箭发入夜空,明煌煌照耀半边天,一时亮如白昼。

  庞杰于东山近处潜伏已久,见信号箭一发,随即按照李元钧的指示,打开了第一道锦囊。李元钧教他拖住段崇,第一道锦囊中就是与段崇交战的策略。

  李元钧让他先将段崇的人马放出东山腰,令一小队精锐游入后方,佯装突袭,形成前后夹击的假象,退则不追,出则猛打。

  皇宫内,落地有声的辉煌宫殿中,宫人鱼贯而入,垂首默声为李元钧梳洗更衣。

  奇怪的是,他并未穿龙袍。藏蓝长袍,肩头盘着金蛟,袖口收得利落规整,衬得身姿笔挺俊伟,眉目间的书卷气一扫而空,李元钧黑眸长眉,如有风刀霜剑,灼灼逼人,帝王之威绝不逊于父兄。

  “摆驾鹿鸣台——”

  东山战火已经燎烧红了半边天,向义天护送几位机要大臣杀出了南山门。

  东、南方的哨岗互传出敌情,庞杰只得再调部分兵力去南山门支援。果真如李元钧所料,庞杰大有捉襟见肘、顾此失彼之势,显然教两方的战事拉扯得喘不过来气。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山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