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不嫁_汝归【完结+番外】(64)

阅读记录

  因着上回被赵渊从牢里捞出来后就一连降职,赵连说是官运不好,遂赵安氏带着赵齐氏上山寺去给赵连祈福了。赵宓中秋回来过了几天又回去书院,正巧赵宣在病中,两人未能碰上面。

  赵宣叫染香取了库房里的一对玉如意,包好送给赵宁。赵宁推脱说:“不好受礼。”赵宣皱着眉讲:“一码归一码,这是咱们私下我为你高兴送的。等哪一日你成亲了,我明面上再送一份就是了。”

  赵宁点点头,叫伶枝收下。又聊了几句才告辞。

  映棠嘴快,又看不惯二房,就说:“奴婢记得那对玉如意是往年老国公爷赏的。郡主您怎么说送就送了?”赵宣摇头,没有表情,她送给赵宁就是要她以后都记得一辈子,再好的玉如意,都不能保她如意顺心。

  赵宁前脚刚走,长公主与赵秦氏又来了。赵宣连忙往被窝里缩。只露了眼睛以上出来问:“三婶怎么没带三妹妹和二弟过来?”

  赵秦氏走上前就探了探赵宣的额头,发觉不怎么烫手了,才缓和表情说:“你身子不适,我怕他们闹着你。”恭顺长公主作势上来掀开一点被角说:“捂得这样严肃,不闷?”

  赵宣不放,往床里侧坐了一点说:“母亲你可离我远些,你怀着孩子在,可别过了病气。”长公主一愣,她虽不在意这个,但是为了腹中孩子,还是退开几步。她的身孕已经六个多月了。再宽大的衣裳也掩不住日渐臃肿的身形,着后三个月,最是要小心。

  前世,这孩子……没能平安的生下来,算算日子,大约是才重生那一会儿长公主怀上的。前世长公主带着这个孩子一起去了,撇下了所有人。

  赵宣不想再回忆这些。恭顺长公主发孕困,呆了不多时,就由言姑姑给扶着回去兰兮院歇息了。赵秦氏这几日在家中绣了一个荷包,每个荷包里头都填了几钱药材。她从怀里掏出来递给赵宣说:“平日带在身上,去一去病气。秋日到了,听说是……有小鬼的……”她压低了声音。

  赵宣笑她迷信,又思及这个记不起的梦和中秋宴上的张泱,笑不出来了。只好转移话题问一些家长里短道:“三叔最近可还好?在五成兵马司里头同二姑夫处的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章可能会看的有点玄乎,看到后面就会清晰起来喽。

  张泱是沪州织造的女儿,后来去了东辽做国师,改名琅瑛,最终落得穿心之死的下场,所以她又重生了。

  有点懂了喵?

  撒花花~~~~~~~~

  ☆、第60章 狗血淋头(二更)

  六十、狗血淋头

  “好着呢。”赵秦氏掩不住笑意说:“如今我家老爷月俸也比以往多了不少,三品的官儿呢!我也尝一尝那做官太太的滋味了。闲下来将宅子翻修了一遍, 又添置了一些家具、仆役。给顷哥儿换了间好学堂, 每季都能做上三四套衣裳……”她絮絮叨叨的说的停不下来,连赵宣听了都替她打心底里高兴。

  三房是一贯的老实人。

  聊到中午, 赵宣留饭。赵秦氏推脱要走,说:“我急着回去看孩子, 宜姐儿瞧不见我, 该同她父亲闹了。”赵宣闻言,不好多留, 叫染香亲送回去。

  下午的时候,二房就来事了。定国公赵渊不在府上, 赵安氏一打寺庙回来就直奔兰兮院。

  那时候,赵宣正睡着。等到她醒了, 听见这事已经是申时了。她急匆匆的要下床, 昭娘为难说:“郡主身子还没好,去不得。左右老太太也拿不了公主殿下如何。”赵宣瞪了她一眼,偏偏要下去, 两个人正僵持不下, 小雀儿来报说:“兰兮院里头打起来了, 太夫人可劲儿的骂公主呢!”

  “什么?!”赵宣一听这话,加了力气。推开昭娘朝外头喊话说:“来人, 进来更衣!”她也顾不上打扮得体,草草穿上外衣,就领着一众丫头婆子, 雄赳赳气昂昂的往兰兮院去。才踏进院门,就把屋里的声音听了个清清楚楚。

  还有丫头的尖叫声,大抵是真的打上了。只听赵安氏说:“老大媳妇,老身自认为对你也算不错,从未为难管教过你。但你呢?你就是这么不顾及家里的?!简直是德行有失!!”

  赵宣听不下去了,一脚就踹开门,屋内三四道目光齐齐的看向她。

  “初华?”恭顺长公主坐在椅子上,而赵安氏站在对面,赵齐氏就跟在她身后。瞧这情况,应该是没吃到亏。只是恭顺长公主现在都六个月身孕了,谁也不能打扰。赵宣朝身后喊了一声“舍子”。一个黄杉的婢女就飞快的闪身出来,赵宣退开了,赵安氏与赵齐氏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披头的一盆狗血浇了个结实。

  一秒安静后,顿生一阵凄嚎。粘稠的血,浸湿了衣裳,打头发淋下“滴答滴答”的往下滴。冰冷且腥气,散发着腐臭味。

  “吓!初华,你这是?!”恭顺长公主瞧了瞧舍子。前几日赵宣害病,请了法僧来带的狗血。狗血是驱邪的东西。赵宣小心点绕过地上那摊狗血,走到恭顺长公主身边说:“我刚才在门外听见里头的动静,以为是老太太中邪了。心里着急,想着赶快来帮一帮。”

  言姑姑无奈的笑着摇摇头,长公主心神领会说:“我说怎么这样奇怪呢?老太太刚一回来就同我吵,原来是中邪了,多亏初华你机灵,一盆狗血浇过,现在果然安静多了。”她看向赵安氏,挑衅的笑了笑。原先是懒得同老太太吵,浪费口舌,现在既然是赵宣想来闹,那她就顺着好了。

  赵安氏的衣裳吸了狗血,格外沉重起来,她嫌弃的剥开粘在脸上的头发,气结讲:“你们!你们不敬亲张!”她指指赵宣与恭顺长公主有指指天说:“老国公也都在天上看着呢!总有一天要下来教训教训你们这些不肖子孙!”

  赵齐氏一连打了几个喷嚏。胡搅蛮缠道:“高僧说了,就是大嫂的生相与咱们家老爷犯冲!我家老爷才一直不得升官。叫公主搬出去到公主府住不行吗?左右又不是没地方住!”

  长公主黑了脸,她无端搬去公主府,京里还不知道又要传出什么谣言来呢。再说这还有三个月就要生了,她们只想着赵连的仕途,半点也不顾及她的身孕。赵连连三个月都等不急吗?

  “老太太这空口说白话的本是我可是见识过的。我这几日病痛练练说不定还是与二叔犯冲呢!既然我和母亲都与二叔不合,索性叫二叔搬出去就好了。你说是不是这个礼儿呢?”赵宣不依,上来驳她。

  太夫人一想到上回三房分家的事就一顿心疼,浑身又湿透了,当下拂袖就走,狠狠地甩了一句:“老身会请皇后娘娘与良妃娘娘来评理的!”

  赵宁同归宁侯府结了亲,也就是时皇后的侄媳妇。良妃是太子生母,赵安氏娘家兄长是太子太傅。这可不就是两座大靠山?只是时皇后不一定会为了这点小事来得罪长公主,而长公主真真也不怕这个。

52书库推荐浏览: 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