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二这边还在逃与不逃中挣扎,但是齐英已经成功和与他阔别多日的人们见了面。
等稍微安顿好了这些人,齐秦敲响了万遂初的房门。
“殿下”万遂初立刻从床上坐起来。
齐英沉默了一下,问道:“你没事吧?”
“当然,我很好。”
太尴尬了,可惜身边没有人能够及时解围,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想。
齐英心中有点愧疚,毕竟苏二替代他在曲阿岛的日子里,肯定不会太好过。
但是由于身份和日久不见的生疏,他竟然没能表达出想要表达的意思。
沉默了一会儿后,齐英首先打破了僵局,他将手上的一枚戒指送给了万遂初。
万遂初起初是不肯接受的:“为了北疆,这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他坚持说。
“这是我私人的感谢,况且你绝不算是受之有愧。”
“理由很充足我的确不可以推辞的吧?”万遂初心里飞快划过这句话,他内心是倾向于留下的,所以稍微挣扎了一点点就顺水推舟留下了。
也因此首次注意到齐英手上的装饰,他左手上的戒指有四枚枚之多——现在是三枚了,并且中指上的戒指和手环连在一起。
送给万遂初的是小指上的戒指。
齐英不便久留,如今还需要善后,所以他还尚不得闲,所以很快离开了。
万遂初目光复杂的看着他。
齐英走后,万遂初看着手中的戒指:白色指环上镂刻着花纹,这是北疆领主时常用来装饰的纹路,曲曲折折,有花有藤无叶。
内部刻着光辰两个字。
是戒指的名字,戒指的主人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若是镌刻名字恐怕太多了,所以这是戒指的名字无疑。
万遂初想了想,决定不把这件事情告诉任何人,包括自己的亲人。
///
苏一和苏二这边,战况焦灼。
苏二退回来了鹿城,苏一还在契而不舍地打算解决这个麻烦。
蒙琳太后这次没有贸贸然地打算插手。
毕竟大儿子不如小女儿那么好糊弄,况且之前苏二对她办事不利颇有怨言,这么一来,她也不愿再主动包揽什么任务了。
这样一来,就僵持了将近一年多。
期间北疆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齐英一直通过镜子关注着袁文宪和金狮国的大部分事情。
金狮国现在尚无大事发生,袁文宪也好好的。
齐英意外捕捉到了邓紫绶的身影。
但是看到他的地方让齐英大为惊奇。
袁文宪寝宫内有一面镜子,这天齐英在镜子中出现了一个黑色人影。
这个不明人士沉默地站在袁文宪的床边,袁文宪似无所觉。
齐英的第一反应这是刺客,但是他提心吊胆好久这个疑似刺客的人也没有动静。
如此一来他对这个人的身份大为好奇。
等到这个人终于转身的时候,齐英终于在镜子中看到了正脸。
说是正脸也不对,因为他的下半张脸是遮着的。
但是那双眼睛齐英绝对不会认错,这个人是邓紫绶!
在齐英的复杂目光中,邓紫绶一闪而过,消失在了夜幕中。
///
苏夫人自从上次的苏一和苏二兄弟阋墙事件后,似乎整个人对兄弟情看淡了很多。而且对于她的母亲,大多数的时候也是不愿意搭理。
这可是很少见的现象。
亲人都是这样,更别说是其他因此得宠的人了,比如之前的高伟山。
高伟山还曾经试图硬闯苏夫人的房门,但是被毫不留情地挡出去了。
之前他能成功闯入的原因,大概是因为苏夫人欲拒还迎,但是这次他明白绝对是被打入冷宫了。
高伟山上次见到苏夫人还是苏一遇刺的那几天。
可惜当时他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苏夫人绝对是从他的反应中看出l什么。
如今他在北疆寸步难行,而遗疆却仍然将重要任务压在他身上。
据他了解,现在两苏之争陷入僵局,所以如今苏一想尽力获得其他方面的优势。
比如北疆的支持,最好是能在武力和经济上援助。
苏一已经在组织人员打算好好游说北疆的各个当权人士,现在作为常驻北疆的人员,高伟山也被嘱咐先探探口风,打打基础,若是能够取得什么实质上的进展,就更好了。
高伟山当然是是想取得什么进展,但是以前无往不利的路径走不通了,将目光瞄准了其他的人。
首先列入考虑的自然是下一届的当权人物,齐英。
但是齐英较之苏夫人似乎更加难以捉摸。
此前是苏夫人摄政,期间多有糊涂事发生。
但是一直没有人明目张胆地反对她,这是因为当初齐英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曾经颁布过一份摄政令,若是领主的继承人太小,则由有血缘关系的长辈担任摄政王。
最适合的自然就是苏夫人了,刨除苏夫人,齐崇只有一个姐姐,嫁人了,不太合适,苏夫人虽然表现差强人意,难道要苏夫人的两个兄弟来吗
所以十大臣也一直容忍着摄政王的不足之处,到了齐英十五岁,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表明自己不需要人来指挥他了。
高伟山心知如今的情况对于齐英来说似乎更加有利。
虽然有机会看见齐英的时候很少,但是高伟山判断齐英不是一个乐于被摆布的人。
齐英会是一个突破口吗?
第7章 背后的角逐
齐英收到一封信。
信上没有落款,信纸也是最普通的。
不过齐英知道这封信是从哪里来的。
高伟山此人对于建功立业非常热衷,并且追求享乐,他喜欢金钱权势和美女,自然有人投其所好。
在他身边的侍女也是他的枕边人,但是却对高伟光不是真心臣服。
北疆的人想办法使得她同意作为内应,时刻注意着高伟山的举动。
所以苏一无法支持长久战争的消息就这样传递到了齐英的手上。
其中还透露了必要的时候可以贿赂和鼓动一些大臣来改变对于遗疆的不利决策。
遗疆不久之后将会派一队人专门来解决这件事。
齐英合上信纸,将它小心翼翼地销毁。
次日,是日常举行的大臣会议。
这同样是齐英第一次独自主持会议。
会议过半,一些国内事物已经经过讨论了,齐英环视了一圈众大臣,提出了一个计划好要询问的问题:"诸位对遗疆的内战怎么看。"
众人互相交流了目光,总理大臣胡乔木首先回答:"不宜贸然插手,臣认为应该静观其变。"
作为风向标的人物发言了,不少的人也赞同。
一阵细微的讨论过后,会议室逐渐安静,此时又有一个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齐英眼睛看向这个人,这位大臣日常是兼管德育和农事的人。
他提出来的观点很明确,理由也很简单。
“与其作壁上观,不如雪中送炭,虽然现在和北疆还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若是时间久了,双方争出胜负,这样的结果不利于北疆施加影响。”
52书库推荐浏览: 天绘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