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妾之后_碧云天【完结】(47)

阅读记录

  两个人一路返回,到了入口处,却是不见郭氏和李念,好在遇到了李三,他已经把马车赶到到了入口处,见两个人,笑着道,“外面冷,小姐要不要坐到车上等?”

  “时间还早,再转转吧。”李清珮却还舍不得回去。

  彩蝶指着不远处的冒着香气的摊子道,“小姐,那个是不是馄饨?”

  李清珮虽说吃了一路的零嘴儿,但还没喝过热汤,这会儿看到卖馄饨的,道,“走,咱们去尝尝,暖暖身子,三叔,你也来吧。”

  李三笑着道,“刚来的时候就吃了,不饿。”

  彩蝶和李清珮胃口比较小,主要还是之前吃多了零嘴,要了两碗,却是多汤少料,那摊主道,“要都像小姐这般,别人还当我缺斤少两呢。”

  显然有些过意不去,坚持只收一半的银子。

  这时候猪肉都是散养的,肉馅儿味道更鲜,而且汤水显然是用排骨汤熬出来的,浓郁醇厚,鲜香入口,洒上几滴麻油,撒上葱末,放了几片晒干之后泡开的小蘑菇,看起来就很可口,李清珮吃了一口馄饨,皮薄馅儿鲜浓的小馄饨就滑入了嘴里。

  李清珮喝了汤,不过片刻,额头上除了细密的汗珠子,却是觉得通体舒服,吃完正要起身听到旁边一个好听的男声,道,“店家,来一大碗馄饨,多加点葱花。”

  这声音似乎有些耳熟,李清珮扭过头去看,恰好那人也望了过来……,那男不仅声音好听,长的也是极好,高高瘦瘦的个子,白净儒雅,约莫二十来岁,等着看清李清珮,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来,道,“清清?”

  “你是汪希真?”

  两个人彼此对视,却是谁都不知道该往下说点什么,恰巧后面有家仆跟来,道,“大人,您的碗筷。”说着递过来青花瓷碗和一双象牙筷子来。

  李清珮忍不住噗嗤一笑,“汪大哥,你还是跟一样。”

  汪希真有些羞涩搔了搔头,道,“叫清珮妹妹见笑了。”汪希真小时候体弱,好容易养活,汪母对他就跟看眼珠一样,吃穿住格外的用心,专带一副碗筷,久而久之,汪希真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你吃了外食,伯母不会生气吧?”

  汪希真腼腆的笑了笑,道,“不说就是了。”

  “真是时光如流水。”李清珮感叹的说道,“原本对伯母言听计从的汪大哥也学会糊弄人了。”

  汪希真脸一红,却道,“可是清珮妹妹还是依旧。”说着那话,盯着李清珮,如同今日天空中温润如玉的月亮,看着叫人心里舒服而柔软。

  一时气氛就变的亲热了起来,虽然时间过了五年,但是两个人还像是以前一般,闲聊了起来。

  客人越来越多了起来,显然也都是逛完出来准备吃馄饨,暖一暖身子的,李清珮也不好意思继续占用位置,起身对汪希真道, “时候不早了,也该是回去了。”

  “清清!”汪希真见李清珮要走,却是急的倏然站了起来,恰好跟身后要坐下来的客人撞上,一个踉跄差点摔在地上,那人显然也不是个善茬,立时就指着汪希真的鼻子骂道,“ 你这厮到底是何人?吃了雄心豹子胆不成,竟然敢撞你孙爷来!”

  汪希真却是好脾气,道,“兄台,刚才一时着急,竟是没有看到,还请海涵。”

  那人却是得理不饶人,“撞也撞也了,恁一句话就能了事?先给孙爷拿了十两银子算是那看病的钱。”

  这分明就是讹钱了,旁人都对这个人指指点点,却是见他瞪眼过去,霎时显得凶悍无比,迫于他的气势无人再敢说话。

  汪希真道,“十两银子倒也尚可,只是我随身没带那许多,要不您到我当差的地方去拿?”

  那男子心中暗道,长的倒是人模狗样的,却是个傻子,不过几句就糊弄过去了,“何处?”

  汪希真道,“督察院。”说着一皱眉,立时就显出不怒自威的气势来,叫旁人大气也不敢喘息,那人吓的立时就跪在了地上。

  “您是督察使?”

  一时有巡逻的京卫路过,把这个闹事的人抓了去,原来他也是个惯犯,总是在这里讹人,旁人原怕他报复,敢怒不敢言,这会儿见他惹到了一位都察院的大人,纷纷就开始告起状来,第一个诉苦的就是这位馄饨摊位的店家最为愤慨,原来此人日日都来吃白食不说,最是喜欢在这里讹诈他的客人,弄的他生意也难做了起来。

  待事情解决,汪希真左顾右盼,见李清珮一直站在一旁等着他,松了一口气,道,“吓着你了吧?”

  李清珮却是朝着汪希真福了福,带着几分调侃道,“汪大哥以前就说,等着以后考了科举,要为民做主,如今当真是当初说的那般了。”

  汪希真脸腾的就红了,道,“清珮妹妹,你莫要取笑我了,我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督察使。”又道,“你如今住在哪里?还未曾说过。”

  “你当年走的匆匆,给你写了许多信,你也未曾回过。”

  “有了难处为何不找我?”

  李清珮以前就知道汪希真思慕她,但是当时大家都忙于读书,又或者一直都以为会这般在一起,至于她……,也有些想法吧,毕竟汪希真温文尔雅,是少有的温柔体贴之人,且博学多才,跟他聊天,天南地北,什么都能聊的上,是个让人觉得很舒服的人。

  只可惜汪希真有一个势力的母亲,而这个母亲还曾经警告过她……,不要对她的宝贝儿子使用狐媚的手段。

  她在书院里交好的朋友就是郑喜云和汪希真,郑喜云是因为在继母手里讨生活,即使家境不错,她也没办法去开口救助,至于汪希真……,李清珮其实去找过他,却是还没开口就被汪母赶了出来,那时候她就明白,汪希真自己还是需要靠家族,就算求了他,到最后可能御医没有请到,还会被汪家人随意轻贱。

  不过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李清珮无意跟汪希真说明,毕竟汪希真本就不是她什么人,帮她是情分,不帮也是情理之中,转了话题道,“现在通州,想着参加今年的科举,也不知道能否考中,许多都已经忘了。”

  汪希真见李清珮搪塞过去,有些委屈,却也不敢追问,顺着她的话题道,“自然能,当初我们一起读书时,清珮妹妹就文采斐然,机灵通透,常有旁人想不到的见解来,这一期的主考官中,多半还是上期的那位沈大人,他最是喜欢清珮妹妹这种有不同见解的人。”

  “清珮妹妹,你有什么不解的地方,尽管来找为兄。”

  “那就多谢汪大哥了。”

  后面李清珮就问起课业上的问题来,自学最苦的莫过于遇到了问题无人可以解惑,想着刚好遇到就捡了几样难题询问了起来。

  当初他们读书的书院也是有名的洺河书院,而汪希真却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他出身名门,父亲,祖父皆是进士出身,从小就是名师教导,底子十分的扎实,这也是李清珮最为缺少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碧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