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渣女从良记_叶若轩【完结】(329)

阅读记录

  一路往东,过了十里多路就是安陵了。

  安云暖跳下马车,就此告别。“美女,我走了。要是有什么事情,就来何府找我?”

  君妍点头。“好的。”但愿再也不见。

  一路上,赵玉书仍旧板着一张脸,君妍好几次搭话都被他的冷脸吓到了,所以便不再言语。

  而君妍不说话,赵玉书就更加生气了。自己拼死拼活救了个没心没肺的女人,任由自己干生气,也不说来劝说自己一下。真的是……哎,自讨苦吃啊!

  很快,干了一夜路,总算是到了安阳。

  君妍等找了一间客栈,暂且住下。

  君妍点了客栈内几个拿手好菜,犒劳下自己的肚子。吃饱喝足后,去洗了个热水澡,就往床上躺了。

  赵玉书见君妍躺下,一时又好气,又好笑。“爱妃,还不过来伺候本王更衣?”

  “在外头,王爷就自行更衣吧。臣妾不伺候了!”

  第七百三十九章 智斗种田女(20)

  “哎!”他走过来,挠君妍痒痒,君妍本来是不怕痒的,可奈何这具身体怕痒。她忙笑的眼睛里面流出了泪水,往床边跑去。“王爷,臣妾错了还不行吗?”

  “几时跟那臭丫头学的敢挤兑本王了?嗯?”

  君妍讨饶道:“实在是太累了,还请王爷自行更衣吧!”

  他握住她的手,斜睨了他一眼。“是要本王自己来,还是你代劳?”

  君妍这才不情愿的爬起来,给他宽衣解带。

  而赵玉书终于享受了被人伺候的感觉,闭着眼睛,一副享受的模样。

  君妍见状,恨不得踹他一脚。让他也尝试下飞毛腿的滋味。

  可碍于赵玉书的身份,不敢造次。

  赵玉书搂着君妍睡了一晚,翌日就去办正事了。

  来安阳也不是为了寻花问柳而来,是为了体察民情,顺便捞几个贤能之士,一起带走。

  一路走过来,安阳也不是当初那个穷困的山岭之地了。早就在一帮富商的带领下,开始欣欣向荣。这是这里离内陆湖也近,生产的湖盐也多,有很多盐商在这里成群结队,开始贩卖盐。有些不法之徒还贩卖私盐。

  贩卖私盐的人乃是亡命之徒,国家有令,贩卖私盐者,斩。可是律条是用来约束下等人的,上等人约束不上。

  赵玉书带着君妍体察民情,也是想将盐商里面势力较大的,除掉。

  路过菜市场,倒是瞧见了很多未见的东西。就连君妍几日前生产出来的百叶都有。看来是小看安云暖的实力了,人家有空间,要啥有啥,根本就不愁钱啊!

  哪像君妍,什么都要单打独斗。还要伺候有一个王爷,真是苦不堪言。

  在街上转了两圈,君妍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这街坊看上去热闹,里面则是大有文章。街上行人三两个,走路都匆匆忙忙,像是在避祸。而在商贩处停留的行人也是草草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打听了一人,那人说本县的阎王要来了。

  君妍一脸懵逼,还要再问,那人已经像兔子一样溜走了。

  赵玉书道:“你也看出来了?”

  那当然了,她也不是傻子。

  赵玉书又道:“这阎王八成是个盐商。”

  君妍不相信,可看到一队车马过来后,为首的人一股咸味扑鼻而来,这才相信了赵玉书的话。果然来的不是阎王,而是盐王。

  这盐王就是盐帮的头头,在当地是一霸。叱咤风云,关键县令的小舅子是他的兄弟,所以仗着这点关系,在安阳内饰混的风生水起。

  而且还用银两买了一个小官坐坐,日子过得是相当的痛快且滋润。

  赵玉书在本地也有认识的人,下午就瞒着君妍前去探访了。

  糜信,乃是赵玉书的一个旧友之子,赵玉书此番前来,哪怕是相隔数年,还是被一眼瞧了出来。

  糜信想要行跪拜大礼,被赵玉书免了。“外头风雪将至,里头说话。”

  “正有此意。”

  糜信让底下的人去准备饭菜,他自己给赵玉书斟茶道:“王爷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啊?”

  第七百四十章 智斗种田女(21)

  “你可知盐王的来历?”

  糜信就将君妍从0058那里坑来的东西一并跟赵玉书讲了。

  赵玉书道:“我回去之后,必然会奏书一份,呈给皇兄。”

  “不可!”

  “为何啊?”赵玉书惊讶了。还是第一次看到糜信变脸啊!

  “王爷岂不闻强龙难压地头蛇,这盐王的来历非同小可,乃是县令小舅子的故交啊,在当地算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若王爷有一队车马保驾护航,暂且相安无事。可王爷双拳难敌四掌,日后若非小心行事,恐怕会阴沟里翻船啊!”

  赵玉书不悦了,想他也是堂堂帝胄,怎么斗不过一个乡野匹夫?

  只不过是攀关系而已,谁的关系都没有他硬。

  糜信安然不知道赵玉书心头所想,忙劝道:“圣上后宫的马贵人就是这马琛的同胞妹妹,颇受到皇上宠爱。若是王爷想要办他,还真不好办!”

  “那好办,本王自有办法。”

  “王爷莫不是早有良策?”

  赵玉书点头。“本王心中有一计,如今我在暗,他在明。他不敢轻举妄动!更何况他本来就理亏,本王想要办一个乡野匹夫也无须通报皇上,照办就是。只是……”

  “只是王爷怕皇上秋后算账?”

  要是马贵人得知自己的哥哥被赵玉书所杀,到时候枕头风一吹,他就要做冷板凳了。

  “宫中我自有安排。此次皇兄派我来也是为了明察暗访。我若说这里国泰民安,回去也不好交差。倒不如将这个难题扔给皇兄便罢!”

  糜信道:“王爷此计上妙,只是王爷不可做这借刀杀人之人,还是有我来说吧!”

  糜信现在乃是一个官衙内的小吏,连大理寺都进不去,更别说要做这始作俑者了。除非糜信能够被调遣为安阳的县令,凭借口舌之争,还能斗上一斗的。

  朝廷官吏的任免,需要有文书下达放行。地方官只能做举荐只用,最后掌权的还是吏部。

  赵玉书想要帮助糜信拿到县令之位,还有困难。

  自从分别过后,他就郁郁不乐。

  晚间也吃不下饭,君妍见其面色不虞,就知道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仔细问来,赵玉书方才吐露实情。

  她笑道:“这好办,我即刻休书一份给父亲,父亲还是能够帮我办妥此事的。”

  孙父之前便是吏部尚书,如今新皇登基,为了避免手底下的兄弟篡权,所以将他调任为礼部尚书。虽是职位调动,可是以前的部下还在,由孙父说出口,事情会简单很多。

  正好安阳县令任职期间也有很多污点,君妍休书一封过后,没过多久文书就下来,将原来的县令调走了,让糜信上位。

52书库推荐浏览: 叶若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