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亏不亏的,要是没有皇上当年的扶持也就没有我谢涵的今天,还请王公公把这话带过去。”谢涵说道。
“呵呵,皇上还真猜中了谢姑娘的回答。皇上说了,谢姑娘是一个聪慧的女子,也是一个宅心仁厚的女子,将来的福分肯定不小。”王平乐呵呵地说道。
“那就借皇上的吉言了,其实我所求不多,只愿岁月安稳,现世静好,足矣。”谢涵没敢想有多大的福分,她只想和朱泓平安、健康地白头到老。
“姑娘果然是个聪明人。”王平笑着摇了摇头。
他在宫里生活了四十多年,什么场面没有见过?
在宫里和王府这种地方想岁月安稳现世静好几乎是痴人说梦,尤其是朱泓如今已经被赐封为赵王世子了,他今后面对的明枪暗箭只会比以前更多。
因此,他着实有些替这两人担心,主要是两人都太年轻了些,身边又没有一个可靠的长辈护着,一个是孤儿,另一个不是孤儿也胜似孤儿,这样的两人想要顺顺畅畅地把整个王府接管下来不是一件易事。
好在谢涵没有让他失望,想必是早就虑到这么远了,所以才会生出这些感慨来。
“对了,王公公,太后老人家最近还好吧?”谢涵换了一个话题。
尽管这些时日她没有见到徐氏,可她从尹嬷嬷那听说了,朱泓回来的那天徐氏表现得很正常,当着王爷的面是热泪盈眶喜极而泣,尔后又是拉着朱泓问长问短关心之至,再后来朱泓进京了,徐氏那边也很平静,甚至主动跟王爷商量起这几个孩子的成亲费用来。
唯其这样,谢涵和尹嬷嬷都觉得不太正常,尤其是谢涵,总觉得徐氏布了这么大一盘棋,不大可能就此认命。
因此,就算是朱泓这边的一时没有动静,可难保她不会从其他地方动手。
“没事,她老人家最近身子不错,倒是你那位朋友,惠嫔娘娘前些日子不小心落胎了,说是风寒引起的,皇上知道后罚了她身边好几个宫女太监,如今正在卧床养胎呢。”
“啊,这么不巧?”谢涵脱口问道。
联想起几个月前她在顾钰宫里经历的一切,想不多心都难。
可是话又说回来,这事会是顾钰做的吗?
顾钰虽然清楚是连漪去告的状,可皇上也清楚啊,这种情形下连漪出事的话肯定会第一个怀疑到顾钰的头上,以谢涵顾钰的了解,她不应该短视至此。
可若说不是顾钰,又会是谁呢?
还别说,这一招确实够狠,既除掉了连漪肚子里的孩子又挑拨了顾钰和连漪的关系,同时也挑拨了顾钰和皇上的关系,在皇上的心里埋下了猜忌的种子,真可谓一箭三雕。
会是皇后还是徐氏?又或是宫里其他的嫔妃?
“丫头,你才多大?哪里懂这些?听说女人怀孕三个月之前最是不能大意的,很容易落胎的。”王平敲打了一下谢涵。
毕竟这屋子里还有其他两个小太监,也还有几个小丫鬟呢。
“我知道,我就是为惠嫔娘娘可惜,上次我去宫里看她,看她满脸欢喜地摸着自己的肚子,可谁知……”后面的话谢涵没有说下去。
说来也是怪,后宫似乎有好几任皇后无子了,因此,后宫的妃嫔们都卯足了劲想生一个儿子,毕竟有儿子就有机会问鼎那个位置,再不济,最次也能封个亲王,且皇上百年之后这些妃嫔们还可以去封地投奔自己的儿子享受天伦之乐,否则的话只能凄然地老死宫中。
所以连漪也毫不例外想要一个儿子,所以她才会对这一胎寄予厚望,可谁知竟然落胎了。
“对了,姑娘,以后世子爷要长居京城了,你作何打算?”王平见这个话题太沉重,换了一个。
“这个,明年我打算在府城这边再好好陪陪我祖母和幼弟,此外,我三姐明年也该出阁了,家里的事情比较多,要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不打算出门了。”
谢涵是怕进京后朱泓又得见天地往她家跑,彼时家里又没有一个正经的长辈在,传出去于她的闺誉委实有损。
正说着,忽听得外面似有女人的哭声,谢涵扬声一问,原来是白姨娘来了,说她刚接到了老家的来信,她母亲不行了,临终前想见她和谢澜一面。
第六百零七章、被坑了
谢涵还没有做出决断,却见对面的王平似有深意地问道:
“这白氏是你父亲留下来的姨娘吧?”
彼时谢涵也没有多想,“可不是,元元就是她生的,是一个遗腹子。”
“哦,不知姑娘打算如何处置这件事?”
“这个?”谢涵斟酌了一下,方道:“尽管她只是一个姨娘,可她毕竟是元元的生母,我不想做太绝了,这个家以后是要交到元元手里的。”
其实,内心里谢涵是希望白氏借这个机会回去一趟的,或者说,她也想借这个机会回一趟扬州,她想知道扬州的那栋老宅究竟是什么样子了,更想知道老宅隔壁的那栋房子里面有什么秘密,还想知道明远大师有没有回大明寺。
可她十分清楚,她是决计不能在这个时候回去的。
先不说她身边有多少双眼线,还有更关键的一点,她刚把那幅芦苇图献给了皇上,这边她就张罗着要回扬州,皇上不多心才怪呢。
果然,王平听了这话未置可否,显然是不同意白氏这个时候回扬州。
谢涵自然明白王平担心的是什么,可谢涵心里凉水似的,那幅画应该只是一个承诺或是一件信物,绝不可能是那笔贪墨银子的藏身处,所以她也就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人都是人身父母养的,将心比心,她那么小就被卖到我家做了丫鬟,这些年一直尽心尽力地侍奉我的家人,若然我连这样一个基本的要求也不肯答应她,我岂不是太伤了她的心?”谢涵解释了一句。
“姑娘果然是一个宅心仁厚之人。”王平笑了笑,收住了这个话题。
因为白氏想带谢澜走,谢涵思忖再三,索性再给了她一个恩典,让高升带几个人陪他们母子走这一趟,正好高升也说海宁的铺子收了不少皮货想运往江南,而他也想亲自再去一趟江南,一是见见童槐,看看能不能把那笔账销了;二是去江南采购一些上等的绣品、漆器和木器给谢涵做备嫁之用,毕竟谢涵是以赵王世子妃的身份嫁入赵王府,嫁妆是决计不能太寒酸的;三来他还想借这个机会从南边进一点货来。
由于这一趟事情比较繁杂,高升便带着谢绅和陈武一家前往,李福留下来打理俗务。
白氏一行是和朱泓一行同时出发的,他们走后,谢涵过起了深居简出的日子,每天除了看看书和帮李福对一下饭庄和铺子的账目,剩下的时间便是做针黹女红。
腊八的前一天,谢涵正和张氏坐在炕上商量这个年是在府城过还是回乡下过时,郑氏红着眼圈来了,没等谢涵和张氏问话,先呜呜哭了起来。
原来,郑氏到底还是经不住银钱的诱惑,把家里的细软收拾了一下送进当铺换了点银子,跟着她的邻居做起了倒卖土地的生意,从一开始的十亩二十亩到一百亩,郑氏尝到了甜头,胆子也越做越大。
52书库推荐浏览: 千年书一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