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_千年书一桐【完结+番外】(91)

阅读记录

  “司琴,你把我父亲的那几幅画找出来,就是上次我二舅送去装裱的那几幅。”谢涵记得好像就有一幅是父亲抱着她弹琴的画面。

  司琴见谢涵不哭了,忙欢喜地去隔壁书房把那几幅画找了出来铺在了书桌上,见谢涵走过来,她怕光线不够亮,又点了几根蜡烛。

  谢涵站在了椅子上,趴到了桌上,她第一眼看的就是那幅父女弹琴图,上面还有父亲的题跋,“小女艺未精,曾嫌嘲哳音,今思昵昵语,奈何千里遥。”

  看着上面的题跋,谢涵知道父亲画这幅画时定是非常的思念自己,要不然也不会发出奈何千里遥的感慨,可惜,女儿没能早些回来,如果早些回来,说不定这一切还能来得及挽回。

  想着想着,谢涵的眼泪再次落了下来,落了画上,洇了开去。

  “小姐,快别哭了,回头你又该心疼这幅画被糟践了。”司琴见眼泪在画纸上洇开了,忙喊了一句。

  “糟糕。”谢涵也反应过来了,忙抽出了自己的帕子放在了画纸上,想把泪水吸掉。

  待把泪水吸干了,谢涵再次趴在了画纸上,她想仔细看看这幅画有没有被毁坏,看着看着,谢涵突然发现了一处异样,父亲的右手搂住了她,食指却指向了琴尾,左手则放在了琴弦上,且左手的姿势也不是正确的弹琴姿势,大拇指翘着,指向了琴头,其他四个手指则搭在了琴弦上。

  这是什么姿势?

  是无心的还是故意的?

  难道说琴头琴尾有什么秘密?

  想到这,谢涵有些坐不住了,忙起身从椅子上跳了下来,跑到琴架前把琴抱了起来,刚要查看一下琴尾,见司琴正一脸心疼地看着自己。

  “我没事了,你们都去沐浴吧,我去书房安安静静画一会画就好,我想自己画一幅弹琴图。”谢涵解释了几句。

  不管琴头琴尾有没有秘密,她都不想让司琴几个知道,不是她怀疑她们几个的忠心,而是这秘密关联太大,一个弄不好就全家遭殃了。

  “那我给小姐兑颜料。”司书笑呵呵地窜到谢涵面前。

  “我什么我,又忘了,要说奴婢的。”司琪拍了下司书的头。

  她可没忘了前几天史婆子教谢涵规矩时一旁的司书不小心说了一个“我”,结果却被史嬷嬷要求掌嘴,最后还是谢涵开口了,说她是一个新来的,就这史嬷嬷还训了司书半天呢。

  “好了,你们都去吧,今儿不用颜料,我自己磨点墨就可以了,回头准备点宵夜,晚上我们四个一起守岁。”谢涵这会哪有心思去调教丫鬟,抱着琴进了书房。

  司琴看着谢涵的背影,摇了摇头,倒是也没说什么,而是把还要往书房里冲的司书拉了回来,命她和司琪一起去沐浴更衣,而她自己则拿着针线笸箩坐到了堂屋的罗汉床上,这样不管是谁要进来她都能先知会小姐一声。

  再说谢涵抱着琴进了书房,先是把琴翻过来查看了一下,琴背除了“秋塘寒玉”四个大字外,旁边还有两个印章和一行小字,其中一个印章是前朝的一位收藏家刻上去的,那行小字是他收藏此琴的时间地点,另外一个印章是父亲新加上去的,是父亲的字“耕农”。

  时间地点都没有什么毛病,谢涵的眼睛落在了“秋塘寒玉”四个字上。

  秋塘,又是池塘,是巧合还是刻意?

  谢涵思索了片刻,打算还是放下这件事,因为她现在绝对没有这个能力去找寻答案的。

  正要翻过琴背时,谢涵的小手却突然鬼使神差地伸进了琴背上的龙池和凤沼两个出音孔,谁知竟然真的触摸到了一点类似于纸张的东西,费了半天劲,最后还是借助了一根绣花针,谢涵才把那张薄薄的卷成小细条的东西拨弄出来了,打开一看是一张五万两的银票。

  这下谢涵有点不淡定了。

  父亲给她的银两已经超出了家里正常的收入,这又来了一个五万两,显然这银子不是正道来的。

  不是正道来的,谢涵很自然地联想到了何昶的贪墨案,难道说父亲真的密下了这笔银子?

  可谢涵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追问这笔银子的是顾家而不是何家?

  还有,父亲守着两淮盐政这个职位,为什么要去趟何昶和顾家的那趟浑水?

  因为几万两银子得罪顾家搭进自己的性命,值得吗?

  不对,肯定是不止是几万两。

  谢涵想到了父亲一共留给自己五幅画,说不定其他的画里也有秘密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择婿标准

  略一思索,谢涵把这张银票依旧卷起来塞进出音孔里,然后把琴放回到琴架上,转身回来继续趴了另一幅画上。

  这幅画画的是父亲抱着她念书的画面,谢涵一眼就认出了父亲手里拿的正是那本夹了五万两银票的《乐府诗集》。

  如此想来,想必是父亲怕自己等不及女儿回来,只好先在这几幅画给女儿留一点提示。

  当然,也有可能是父亲觉得这笔银钱数目太大,怕女儿年龄小守不住反而会招来灾祸,只好以这种方式留给女儿,一切全凭女儿自己的造化。

  从谢涵和父亲最后那短短的那十来天相处来看,她觉得后者的面更大些。

  不过父亲到底还是放不下她,所以提前告知了她《乐府诗集》里的秘密,如果她够聪明,完全可以根据《乐府诗集》里的秘密去推测其他几幅画里的秘密。

  谁知谢涵到底还是忽略了父亲的用心,好在她还是够细致,先发现了瑶琴里的秘密。

  接着,谢涵再收起了这幅画,看向了第三幅画,第三幅画就是她趴在后花园里的水塘里采莲花,看着这幅画,谢涵再次确定了后花园的水塘里肯定埋藏着什么秘密。

  第四幅画画的不是谢涵,是谢涵的母亲站在春晖院的大门前。大门前?秘密是在大门的房檐上还是母亲脚下踩着的这块地呢?

  谢涵猜不出来,只好先放到一旁,看向了第五幅画,第五幅画是父亲抱着她站在了一间屋子里,画面上的人是背对着的,画的正面就是一对父女的背影,背景是厅堂的长桌。

  看着长桌上的摆设,谢涵感觉这屋子不像是扬州的家里,细思了好一会,她才从父女两个的孝衣上辨出那是京城的家。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母亲没了之后父亲来奔丧的情形,画面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谢涵看着这幅画总觉得有点怪怪的。

  大概是屋子里的光线和背景并不是十分艳丽,因此这幅画的色彩是灰突突的,看着很令人压抑,而且画面的布局处理也有点不合常理,父女两个看不到正脸也就罢了,案桌上也没有母亲的画像或者是牌位,只有两个梅瓶和香炉。

  等等,香炉,香炉,谢涵想起了李商隐那首《无题》里的一句诗,“一寸相思一寸灰。”当时谢涵还不懂相思和灰有什么关联和寓意,她只是从这句诗想到了“蜡烛成灰泪始干”,现在想来,根本不是什么“蜡烛成灰泪始干”,而就是香炉啊,香炉不就是用来点香的吗?那香不就是为了思念母亲而点的吗?香燃尽后不就是成了灰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千年书一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