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蔽月_伊莉莎【完结】(590)

阅读记录

  百姓们感谢上苍,更是感恩上天把如此神人赐给了齐国。

  这化腐朽为神奇的平衡之法,让朝野内外赞叹不已。

  整合了各方利益,任何流血牺牲,为的不过是争夺物资和生存的余地。

  若是能统筹中原大地的资源,互通有无,都有一口饭吃,又何必这样杀来杀去?

  而这一切的决策者,便是新国国君,曾经的兰陵王高长恭。

  他定国号为新,预示新朝之象,万世更新。

  新年刚过,三月初一,高长恭定国号,改元为武德。

  愿以武为德,给各方百姓带去福祉,而非兵荒马乱,生灵涂炭。

  那一日,紫气东来,霞光万丈。

  这本不该出现的朝代,便如此横空出世。

  纪尘身披龙袍,袍尾长长拖曳在地。

  上面的盘龙图案大气磅礴,将这人本就绝艳的容颜勾画地超凡脱尘,似是真如九天云端而落。

  他降于凡世,便是此乱世的大幸。

  多少的涂炭生灵,血雨腥风,便如此泯灭在他的回眸浅笑中。

  “陛下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遭,文武百官,诸位藩王跪伏在地。山呼海啸,邺城皇宫内外皆是欢呼之状。

  礼炮轰鸣,举国同庆。

  纪尘在这登基大典之中,孤身走过护城河上的拱桥,水中倒影映出了那一帘绝色。

  他为帝,是各方相商的结果。

  他纪尘,并不求千秋万代万世基业。

  他很明白,那跪在最东首的周王宇文邕才是真正的天命之主。

  他不安天命,却是可怜齐国即将面临的亡国之祸。

  而不久之后,中原的百姓也会经历种种政权更迭之苦。

  若是倒行逆施,引了天罚,他纪尘早也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了。

  他走过这长长的丹陛石旁的台阶。

  太监总管挥动手中净鞭,这邺城皇宫内外,大臣侍卫皆是俯首称臣。

  纪尘走上九五之尊的宝座,他这皇帝位,来之不易。

  接下去的岁月,定也要为下任皇帝铺垫好前路。

  这历史岁月长河悠悠,甫一登基便想着如何退位的便只有他纪尘一人了。

  满朝文武,西梁军中副帅老将,最惊讶的莫过于周国皇帝宇文邕也能乖乖写下合议之书。

  历朝历代,能做到如此壮举的也唯独这兰陵王高长恭一人。

  明明周朝皇帝正当盛年,仓廪实而兵强马壮。

  齐国还处在示弱的一方。这样的一统山河,的确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可不管后事如何,如今,腥风血雨,危在旦夕的邺城不止没有被屠戮践踏,甚至成了众望所归的号令天下之地。

  人心所向。

  新王朝所颁布仁政让天下归心,若能不动兵马,不流鲜血而丰衣足食,谁还愿意披荆斩棘四处流亡?

  新王朝的皇帝新政,也分化了突厥诸多部落。

  有愿意归顺的突厥人索性迁入中原城镇,易了汉姓改了风俗。

  也有骁勇善战的部族投入王朝国军之下。成为新朝之中的雇佣之兵。

  纪尘坐在九五之位上,拂袖说着平生。

  他看到下方列席持笏的有宇文邕,有紫彦,还有那人也被他接入了皇宫之中。

  相视一笑,他的从容淡若,一身云淡风轻,经地起万人膜拜,受得起乱世之纷繁。

  待一切理顺,这诸国合力不再剑拔弩张斗个你死我活,他自然就能功成身退。

  他早已经在合议书中言明,他退位之时,会将皇位禅让给合适之人。

  所以,他这皇帝不立后,不传子嗣。

  如今是为黎民之安泰而登基,将来,也绝不谋求千秋万代,子孙绵延坐拥江山。

  下列臣功之中,除了有周王宇文邕,龙骧将军紫彦,还有那燕国特使慕容柔。

  说到燕使的转变,便也是千古谜题之一。

  传说陛下只是让他入邺城皇宫之中与那风公子见了一面。

  态度坚决,一定要与齐国在战场上相见的燕国特使便倏然转圜了态度。

  史官也不知道该如何记载这桩奇案。

  便只能将笔墨渲染到了那被皇帝安置在后宫的公子身上。

  那公子样貌身形像足了那当年的燕王慕容冲,于是,才得以有了怀顾故人,欣然领受陛下好意的后话。

  登基后的一月。

  纪尘勤勉为政,励精图治。

  别说后宫,便是御花园的花儿都白白开得烂漫无比。

  索性,紫彦他们便也跟着他在御书房和朝堂之上两点一线。

  世人皆叹,这陛下,当真是最拼命的皇帝。

  似乎,他要做的太多,而时间,却已然太少……

  春去秋来,如此便又是三载。

  新国所推行法令和军伍改编如火如荼。

  国泰民安,兵强马壮,可谓是欣欣向荣。

  关外的柔然失去了最好的可乘之机,自从新国建立之后,便再也难以撬动些许中原边关。

  强弩之末,苻坚在含恨中郁郁寡欢而亡。

  他的儿子根本不堪大任,有部分柔然部落投诚,已然不足为患。

  纪尘在书房内,批阅奏章中却不知不觉瞌睡了过去。

  他这三年励精图治,虽没有老了些许容颜,可是紫彦明白,他的时间在悄悄流逝。

  “哎呀,怎么睡着了?我还有好些事情没有……”

  纪尘还未说完,却被紫彦收拢了所有的案卷。

  “这样下去,如何是个尽头?”我就不该让你做这个皇帝。

  紫彦后悔了。这人所谓的大业,便是折损自己的生命。

  “我也不知道。似乎,还有那么多的放不下啊。”纪尘说道。

  翠娘走了,她很是安详。

  三哥走了,他说来世再做兄弟。

  郑儿成了诰命夫人,说自己的生活会自己去争取,并不想以公主之身份下嫁给心仪之人。

  岁月到底是什么?

  为何他立于九天之上的时候,从来没有感受过这般的匆忙无措?

  “我不管。这些事情,本是那宇文邕的,他已经答应我了,放你走,他来完成你的宏图。定然会把后面的战争兵祸扼杀在摇篮之中。”

  紫彦受不了如此,分分秒秒看着他精疲力竭,想要耗空了自己。

  “紫彦,我想走却又无处可去。我受的形魂分离之天刑。我若是走了,或许,重新轮回便再也想不起你,想不起隽夜,想不起辰星。所以,此刻这样不好吗?”

  纪尘知晓了时间的匆忙,便也更加领悟了这凡世的残酷。

  他如此能和他们再重逢,其实并不容易。

  “我有办法,你容我想想。不要再把一切压在自己的身上了,求求你。”

  紫彦搂住了这人的身子。

  如何是个皇帝,根本便是个受苦受难的自苦之人。

  纪尘在这人怀里笑了笑。

  他其实有这三年已经满足。原是四分五裂的诸国之间,如今已然相互依存,互通有无。

52书库推荐浏览: 伊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