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小首辅_假面的盛宴【完结+番外】(410)

阅读记录

  随着时间过去,敢与嘉成帝做对的大臣越来越少了,逢迎和顺从的声音越来越多,这其中又以吴阁老为之最。

  吴阁老变得很听话,变得嘉成帝说什么,便是什么。

  也许一年两年,嘉成帝并不会对其改观,可若是三年四年,一如既往呢?

  每个帝王都难逃刚愎自用,当曾经最大的对手,匍匐在自己脚下,为自己歌功颂德,大抵所有人都会沉迷于这种成就感。

  而吴阁老就是靠着这些,一点点又重新站起来的。也许许多清流都会对其不屑一顾,甚至没少爱之切恨之深地唾骂他,但这并不妨碍他依旧屹立在权利中央。

  “阁老擦擦汗,多谢阁老替咱们下面人着想,下面两房中书都记着阁老的大恩。”

  吴阁老接过巾子随便擦了擦,便放回此人的手上,笑眯眯的:“这是什么大恩,于人于己都方便,陛下记着内阁,就是日理万机,难免想不到这些琐碎事上,我不过是提个醒。”

  说完,吴阁老就回自己的值房了。

  这叫钟群的中书舍人,这才捧着巾子回了诰敕房。房里的人见他进来,虽是嘴上没说什么,脸上都带着似笑非笑,此人也不去看,反倒轻哼了一声。

  值房里,吴阁老在大案后坐下,冯青端着茶走上来。

  吴阁老接过茶盏砸了口,才道:“今天陛下问起薛庭儴,吏部还没收到他呈上的述职书?”

  冯青摇了摇头。

  吴阁老哼笑一声:“有本事一辈子别回来。”

  ……

  与此同时,乾清宫里。

  嘉成帝放下折子,疲惫地揉了揉鼻梁:“这薛庭儴是跟朕怄上了气。”

  哪个官员接到圣旨,不是连夜快马加鞭赶回京,生怕拖延了惹来上面的猜忌。可他倒好,先是回乡祭祖,如今倒在老家里住上了,俨然一副没打算回来的样子。

  这能是什么?自然是和嘉成帝怄了气。

  至于为何怄气,天知地知,薛庭儴知,嘉成帝也知。

  说白了,还不是自己薄待了人家。

  嘉成帝也不是没有良心,这些年薛庭儴兢兢业业,为朝廷办了多少事。国库丰足,再也不愁没银子赈灾,没银两做军费,朝堂上下一片和谐,大昌海晏河清,此人厥功至伟。

  而他倒好,红白不说就把人叫回京,叫回京后怎么安排也不说,也不怪对方会生出鸟尽弓藏之感。

  郑安成走上前来,先奉上一盏茶,才轻声道:“做臣子的哪能与君父置气,薛大人这次做得不应该。”

  嘉成帝一摆手,道:“不怨他,他年轻,气盛,敢做,敢为,有能力,有傲气,又会办事,说起来是朕不该听信那吴阁老之言,就猜忌上他。他若真生了不臣之心,又哪会住在老家就不回京了,说起来还是年轻了。”

  嘉成帝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无奈,却又有些宠溺的笑。

  近十年的君臣,虽是神交居多,可到底意义不同。

  之于徐首辅,嘉成帝是敬重、信任;之于林邈、陈坚等人,嘉成帝是理所当然;之于吴阁老之流,嘉成帝是居高临下,带着一种戏谑的鄙夷。

  一个帝王这一生中,身边会有太多太多的臣子,每个臣子都是一个不同的角色。大抵这世上再也不能有一个臣子,能像薛庭儴这样让嘉成帝感觉如此复杂。

  是一种夹杂着信任、赏识、忌惮,却又充满了亲近感。就好像曾经是一个战壕的袍泽,那种不是情义却似情义的感觉,大抵能记一辈子。

  “朕难道就是如此没有容人之量的人?”嘉成帝低声喃喃。

  殿中一片安静。

  这一次,郑安成却再不敢插言。

  半晌,嘉成帝才抬头看了他一眼,道:“这些日子,见你和吴阁老走得挺近?”

  郑安成的脸当即僵住了,他低着头赔笑:“吴阁老是阁臣,奴婢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难免有所交集。可若说走得近,却是并不曾。”

  嘉成帝并未有任何表示,似乎就是顺口一句话,可这句话却在郑安成心中引起惊涛骇浪。

  这个服侍了嘉成帝一辈子,却至今未堪透帝王之心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他权势滔天,却如无根之萍,一切只能寄托在嘉成帝身上。

  嘉成帝的一言一行,乃至一个眼神,都足以让他揣摩许久。

  在还没摸透陛下到底如何想的时候,他不该搀和进去。此时,郑安成深深的这么懊恼着。

  “罢了,有才之人都傲气,朕乃天下之主,当有容人之量与广纳贤才之心。朕来口述,你来记着,等会儿发去内阁,再派个人去山西,把他给朕叫回来。”

  第228章

  “吴阁老,吴阁老!”

  太监独特尖细的嗓音,在吴阁老耳边响了两遍,他这才回过神。

  李辉笑眯眯地道:“陛下吩咐让内阁照着拟道旨,再挑个人去一趟山西。”

  吴阁老下意识看向那道草拟的口谕,有些犹豫道:“可这太子少傅,要知道如今太子未立,何来少傅?”

  李辉也不说话,就是笑眯眯地看着吴阁老,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这问题问得有些蠢。

  谁说了没有太子,就不能有太子少傅?

  中枢有三公三孤,乃是皇帝辅臣,地位十分崇高。后三公沿袭为虚衔儿,作为加官或者增官,封授给有功之大臣,生者为加,死者为增。而三孤则成了东宫辅臣,又分少师、少保、少傅。

  其实说白话点,就是太子的老师,负责教导皇太子的人。

  虽如今储君未定,但朝中请立太子的声音,一直未停歇。此番嘉成帝封授薛庭儴为太子少傅,实则就是一个信号。

  一是嘉成帝已有立太子之心,二是薛庭儴此人前途无量。

  这才是吴阁老怔忪的真正原因,他没有想到嘉成帝在下旨召薛庭儴回京后,会给对方这么一个位置。

  太子少傅。

  皇帝早有殡天的一日,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太子少傅的地位显而易见。

  换句话说,哪位皇子做了薛庭儴的学生,就是太子了?

  “老臣这就去办。”吴阁老笑得有些难看道。

  李辉这才赶忙出了内阁,回去复命。

  在余庆村住的这阵子,别人也就罢,宁宁可是十分快活。

  她在村里结交了许多小伙伴,每天用了饭,就跑出去疯玩,让招儿不禁摇头叹息和薛庭儴说家里养了个疯丫头。

  实际上也是宁宁打小玩伴少,大哥和表哥要读书,每天陪她的时间很少,二哥是个懒的,宁愿陪着娘打算盘,也不愿陪她。所以来到余庆村后,见村里这么多小子丫头们,宁宁可算找到了玩伴。

  起初,大家都不愿意和她玩。

  村里人人都知道薛家有个大官,如今大官回乡祭祖,宁宁就是官家小姐。他们一群乡下的土丫头土小子的,哪敢跟官家小姐玩,若是碰伤了摔着了,卖了他们也不够抵。

  所以最开始,宁宁说要玩,都是大伙陪她玩哄她玩,她说干啥就干啥。

52书库推荐浏览: 假面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