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痞妃:耕田,种包子_燕七雪【完结】(99)

阅读记录

  丁石头神情严肃地回视着那人,丝毫不惧地剖析问题。

  “各位扪心自问,若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你们的反应,是不是杀上村塾,找在下拼命?”

  “……”人群里一阵尴尬地沉默。

  “在下开塾,本村就有十五个学童,扩招外村学童也是良心所驱,想在能力之内改善各村上学难的问题。”

  “但在下不能只盯着束修,而不顾虑到学童安全问题,任何侥幸都抵不过一次意外,四岁,甚至六岁,都还只是小孩子,你们想过吗?”

  一翻话说得那些人惭愧低头,他们确实没有想过,老秀才也没有提过。

  正文卷 第222章 一切开头难

  但他们村的学童都是结伴走的,有的跟着哥哥,有的确实有大人同行,而到南城村只是开始,确实都还没有经验。

  同村来的人也不多。

  “那你说咋办?这些天都忙着田里的事,今天我也是抛下活计过来的,也是想让小娃有读书上学的机会。”

  先前不满的那人胀红了脸,尴尬却充满渴望地看着丁石头。

  他从没想过的问题,这位少年却想到了,力争的也是他家小娃的安全问题,他自叹不如。

  “不知你们村有多少人会来我塾学?”

  丁石头看对方神色就知道对方认可了自己的忧虑,便想为他们想个折中办法。

  立刻有几个人应声,丁石头数了一下,加上刚才这人,一共有四人。

  “你们是大坎村的吧,不知路上可好走?有多远?在南城村可有亲戚?”丁石头又问。

  “在江夏村那一头,有两里多地,没有亲戚。”那人立刻回答,其他人没有作声,显然一样。

  “我给你们各村提个法子,你们商量一下看可行得通。”丁石头含蓄地开口。

  “各村结伴上下学,安排一到两个大人接送,各家轮班,就算耽搁了一下农活,也不会影响到生计吧。”

  “但必须是有责任心的大人,若不留心,小孩子本就贪玩耍,到时推卸责任时,可别怪到村塾和在下头上。”

  丁石头又叮嘱了一句,心中却是叹了一声。

  之前以为开私塾会比耕地种菜容易也轻松一些,甚至打算若能扩招,就放弃种菜赚钱这条路,将东边再建一间敞屋出来。

  但现在来看,一切开头难,还不只是开头难的问题,而是要优先纠正这些家长的安全意识。

  就算是现代的小学里,低龄学生也还是会有家长接送的。

  她相信,坏人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有,小孩子没有辨别和自保能力。

  何况这时代里虽然没有那么多车,但有山路有河流有坑洼之地。

  就算以后她会教学生认知危险事物,现在也必须把话说清楚。

  她可不想刚开起私塾就遇上这种纠纷,肯定会折损她塾学的声望,甚至被有心之人利用为把柄来打压。

  她要在这条路上走出长远的成绩,就一定要慎之又慎。

  大家听了她的提议各自寻了同村讨论了一下,最后都认为这个办法好。

  “好,那么我再提一条,入塾名册,从各家交来第一个月束修开始就算正式进入在下的塾学,那天请各位最好是学童的爹亲自带学童到来,并且在入塾名册上签字。”

  “签字?”众人皆惊,这又是什么名堂?

  “入塾名册上会注明刚才在下说的那些问题,上学、放学时间,接着和安全问题,束修数目,沐休、年节假数量,让各位签字就代表各位看过、知情并认同在下塾学的规矩。”

  “你这塾学规矩可真多。”又一人不耐烦地嘀咕。

  “本村与外村束修同等、上学与假期同等、规矩约束同等、所学之物同等,亲兄弟尚且明算帐,何况读书呢。”

  丁石头声明。

  正文卷 第223章 村塾的名字

  大家听了这话心里顿时舒坦了许多。

  他们这么多年来最郁闷的就是去江夏村读几年书,什么都不是同等的啊。

  有了最后这四个同等,大家几乎就没有任何异议了,都说明天就送小娃过来。

  丁石头端着荣辱不惊的架子,心里却是乐翻了。

  这里有二十八个,村里有十五个,开塾就有四十三个学生,启蒙是一两束修,每月也就是四十三两银子。

  种菜卖肯定赚不到这价钱,时间周期还比这要长。

  也难怪老秀才的节操会倒在外村束修面前,这比开铺不会差了。

  当然三个月后,她的价钱就是五吊钱了,那也有二十一两五钱的收入。

  当天流水席散去后,丁石头根本不管善后之事,都交给丁点和江虎子他们了。

  她回到屋里在书桌前坐下,开始研墨、打开早就做好的名册。

  如今要开塾当夫子,自然不能再像以前那么省墨,要注重读书形象。

  外面的阳光穿过开着的窗子照亮了屋里,也照着丁石头伏案书写的身影,让从窗下经过的人好奇地打量了几眼。

  一看丁石头写字的架势,就是常年读书的,这也让村里许多人吃了定心丸,都在期待着明天的试读。

  丁石头将竹纸栽了几张,按村为单位分了六本名册。

  首页用蝇头小楷写明规矩,第二页开始记名,学童旁边是家长签字栏。

  下面开始留空,晚上再来用黑炭画表,以后每天点名打勾就知道谁满勤、谁缺勤了。

  按村来分,是想着以后各村若有新学童送来,直接添在后面。或者这页勾满了,在后面接着轮续。

  主要以年为单位轮续的方式数好页数,之后留空几页便拿针线装钉起来,做成线装本。

  看着桌面上垒着的名册,还有整齐叠放的塾规、教学计划、前期课目,丁石头又犯难了。

  她知道老秀才的村塾就叫江夏塾学。

  难道她要叫南城塾学?除了跟风失了特色,也不符合她一视同仁的发展路线。

  但她也不敢以“书院”为名,以丁家为名又显格局太小。

  唉,要是赵简在这里就好了,他肯定会一脸嫌弃地给她支招了……

  赵简的身影跑了出来,丁石头猛地摇了摇头,立刻起身在屋里走了两圈,将赵简压在心底不要想他。

  听见外面喊摆桌吃晚饭的声音,走到窗前看到院子里嬉闹的小村童们个个都很兴奋的样子,突然有了主意。

  ——九九塾学。

  既取九九归一、周而复始之意,又有九九口诀对大家的熟悉感,而且数字好写好辨认,有益于学童们记住。

  晚饭后,丁石头就在劈开的竹筒上写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另一块上写“九九塾学”。

  看得大家都很认同,说这村塾的名字用意好,对联也好,字浅意深,一看就有文化。

  当然,没人去提江夏塾学门前气派而复杂的长句对联。

  对农家人来说,还是这简单的几个字更让人一眼明白其中的道理和寄望。

52书库推荐浏览: 燕七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