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不好惹:大明小医妃_春又绿江南【完结】(218)

阅读记录

  罗新缓缓摆摆手:“没有你,就没有今日的罗新,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跟我还需客气?快些走吧,小心回去的晚了,关了城门,再进不了城。”

  “好,”江抒抬手拍拍他的手臂,“那我们就走了。”

  “路上小心。”罗新温声叮嘱。

  “嗯,我会的。”江抒轻声答应一声,不再多说什么,转头看向身旁的田氏,“田姑姑,我们走吧。”

  田氏深深看了罗新一眼,微微点点头,向着前面指了指道:“那边有辆可以租雇的马车。”

  “那就快过去吧。”江抒敛敛神色,拉起她的衣袖向那边走去。

  正文 第463章 可以连性命都不顾

  二人走到近前,跟那雇主小哥说好所去的地方,先后上车之后,马车就开始起步前行。

  车厢之内,由于空间太小,相对较闷,继续戴着斗笠不舒服,田氏便抬手将其摘下了下来,放在身旁的软凳上。

  没有了黑纱的阻挡,那张风韵犹在、岁月无痕的绝色容颜便一览无余地展现在了江抒的眼前。

  江抒盯着她看了一阵子,心头再次对她升起一种莫名的亲切和熟悉感,又不确定是不是错觉,迟疑了片刻,轻声道:“田姑姑,您为何会对我这么关心?”

  “怎么对你关心了?”田氏低垂的双手微微一紧,下意识地问道。

  “您一次次的在我有危险的时候出手相救,这不是关心么?”江抒略一思索,低声反问。

  “原来你指的是这个,”田氏略一沉默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每个有着正义之心的人都会做的。”

  “哦,”江抒微微点了点头,凝眸看着她道,“田姑姑,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您?”

  “不错,”田氏道,“我在鼓楼附近的戏台下救过你一次,在西长安街路北的巷子里尾随过你一次,你又为李清宛那丫头给我送过一封信,再加上这次,算下来已有四面之缘。”

  “除了这四面,我们是不是还在哪里见过?”江抒想要的答案不是这个,想了想又问。

  “没有,”田氏缓缓摇摇头,“我保证,除了这四面,你绝对不会记得还在哪里见过我。”

  “那我为何会觉得您很亲近呢?”江抒,“就像现在这样,有您在身边,我就觉得很安心。”

  “也许是我们有缘吧,”田氏微微一怔,随即道,“有缘分的人,总是觉得分外亲近。”

  “或许吧。”江抒听她这样说,心知她有意在回避这个问题,虽然心中还有疑虑,也不好接着问下去,索性不再多说。

  车厢内一下子安静下来。

  听着外面车轮碾动地面的声音,两个人相对沉默了一阵子,田氏突然又开口:“刚才那个罗新,功夫好像很不错。”

  “是啊,”江抒淡淡一笑道,“他是江湖中人,自小便习武,自然练得一身好武艺了。”

  “看来,你对他很是欣赏。”田氏道。

  “那当然,”江抒认同地点点头,“我最喜欢的,就是那些正气浩然、一诺千金的江湖大侠了。”

  “那你是喜欢他?”田氏眸光一动,试探地问道。

  “呃……不不不,”反应过来她所指的意思,江抒连忙摆摆手,“其实我与他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就是前些天他受了伤,我和妹妹救了他,他为了报答我决意留下来当我三年的护卫,但我又不能真拿他当护卫,便当他是一个‘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朋友了。”

  “原来是这样,”田氏微微松了口气,稍作迟疑,接着道,“那个朗莫呢?你对他怎么看?我看他为了你可以连性命都不顾。”

  “雁程……”江抒垂眸沉默片刻,面上露出几分感动之色,“他真得很好很好,虽然他不是江湖中人,但我觉得他才是一个真正的一身正气、侠骨柔肠的人。”

  正文 第464章 等到失去了才来后悔

  “那你对他,莫不是……”

  “姑姑不要误会,”江抒急忙道,“他多次救过我,我对他就是感激与敬重,没有别的什么。”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走得太近了,”田氏微微敛敛神色,轻声叮嘱道,“别忘了,你是一个有婚约在身的人。”

  “姑姑是觉得我太随便了么?”江抒看她这副郑重其事的样子,心头不由一震。

  “不是,”田氏缓缓摆摆手,凝眸沉默了片刻道,“我只是不想你重蹈我的覆辙。”

  “姑姑您……”江抒有些震惊,隐约觉得在她身上似乎发生过什么。

  “我给你讲个故事吧,”田氏不等她多想,低声将她打断,顿了顿道,“这还要从多年之前说起。”

  多年以前,有一个姑娘,她有一个青梅竹马的表哥,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感情非常要好。在姑娘刚满十七岁的那一年,二人便私定了终身,一个立誓非卿不娶,一个立志非君不嫁。

  就在那年的春天,正值杏花盛开的时候,那个姑娘和她的表哥一起到城外的护城河边去踏青,同时商量着过段时间就让表哥的父母去家里提亲。

  正当两个人游逛河岸边的一片花树林时,一旁突然来了个一袭青衫、身骑白马的少年郎。那少年一表人才,意气风发,举手投足间轻狂恣意。

  只一眼,姑娘就想起了曾经读过的唐朝韦庄的一阕词——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少年一出现,目光便没离开过姑娘的身,像是被她吸引过来的。

  姑娘见那少年一直在盯着她看,冲他盈盈一笑,拉着表哥离开,接着很快就忘这件事情。

  没想到,几天后,少年的父母竟然托了媒人到姑娘家里去提亲。

  少年是县城里有名的少年才俊,姑娘的父亲早就对他十分欣赏,得知那媒人是为少年做媒的,喜出望外,没有和姑娘商量一句,直接答应下来。

  姑娘有了心上人,知道后自然是不同意,但多次反抗,都没有用,最终还是被推上了花轿,嫁到了少年家里。

  也正因此,那个姑娘便认定是少年拆散了她与表哥,原本对他的一丝好感也转变为怨与恨,明知少年对她用情很深,却一次又一次的以冷漠的态度对待他、折磨他。

  少年被伤的次数多了,就以纳妾的方式来抗议,故意当着姑娘的面对妾室关怀备至、宠爱有加,做给她看,再偷偷察看她的反应。

  然而,姑娘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嫉妒与吃醋,面上表情只是冰冷和淡漠,以及毫不在乎。

  以后的日子,姑娘曾多次看到少年人前强颜欢笑,人后落寞悲伤,明知道是因为她,却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这样一过多年,在一次姑娘临产少年因公外出的时候,姑娘终于想出一个难产诈死的办法,趁机离开了少年的家。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又绿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