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父皇,”朱常洵恭敬地应了句,牵着江抒站起身,稍作沉默道,“父皇,洵儿想带王妃去慈宁宫拜望一下皇祖母。”
“去吧。”朱翊钧淡淡敛敛神色。
“儿臣告退——”朱常洵再次朝着他一抬手,牵着江抒后退几步,转身向外走去。
在他的牵领下,不疾不徐地踏出乾清门,江抒面带疑惑地转头看向他:“你为何会突然决定去洛阳就封?”
“累了,想要去过几天清净的日子。”朱常洵含笑望着她,语调随意地道。
“这可不像你——”江抒一副不太相信的样子。
“是吗?”朱常洵眼眸一眯,淡淡扯扯唇角。
“那当然,”江抒一本正经地点点头,想到什么,又道,“对了,皇上在位都四十一年了吧,如今身体尚且朗健,我看必能超过前朝在位四十五年的嘉靖帝,成为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常洵面上笑容微凝,摇头叹了口气,“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百密不容一疏,千功难抵一过,对于一个帝王来说,在位时间长了,未必是一件幸事。”
“……这倒也是,”想想历任在位时间长的皇帝,确实极少有名声好的,江抒略一沉吟道,“其实皇上也可以效法乾隆帝,退位做太上皇。”
“乾隆帝?”朱常洵眸光微动,“哪朝的皇帝?我怎么从未听说过?”
“呃……”江抒这才察觉到自己失言了,心头不由一紧,忙着编道,“那个……我说得是唐明皇,乾隆帝是我私底下对他的称呼,他不是叫李隆基嘛,前朝的隆基皇帝,前隆帝——”这样的解释貌似没什么毛病。
“是吗?”朱常洵有些好笑地看着她,“那唐明皇可不是主动退位的,而是在当年的安史之乱中,被安禄山大军逼至蜀中,为了稳定大局,被迫才写下的退位诏书。这话你若当着父皇说出来,一顿训斥是免不了的。”
“……这么严重?”
“嗯,”朱常洵淡笑着点点头,侧头朝着西边那几乎被天空高悬的彩虹整个儿罩起的通往慈宁宫的隆宗门望了望道,“时候不早了,快过去吧。”
《》最新6章 第1244章 只是为了守住祖制
二人不疾不徐地走到的时候,已经六十九岁高龄的李太后正在随侍在她身边多年的秦嬷嬷的陪同下于慈宁花园的临溪亭中乘凉。
由于那亭子并非以柱子支撑的无墙亭,而是如同房间一样,四面封闭,冠以门窗,此时所有的门窗虽然都是开着的,却还是达不到一览无余的效果,因此直至他们自一侧的门里踏进去,李太后才发现他们的到来。
她的脸上先是出现一抹喜色,随后想到什么,神色又冷了下来,在秦嬷嬷的搀扶下站起身,淡淡地看着他们道:“是常洵和王妃啊,你们怎么过来了?”
朱常洵牵着江抒走上前去,与她一齐朝着她行过礼,抬起头来,面带愧疚地道:“洵儿曾因一事误会皇祖母多年,如今才知事情的真相,特来为自己的小人之心向皇祖母道歉。”
“误会?”李太后有些疑惑,“你因何事误会了哀家?”
朱常洵稍作沉默,收手松开江抒,轻轻一撩衣摆,在她面前跪了下来:“当年那‘妖书案’,洵儿一直怀疑是您为了让洵儿去洛阳就藩,让皇兄遭受打击,为常润或常瀛铺路而为——”
“……那‘妖书案’,不是你母妃和她身后的郑家弄出来的?”李太后面露震惊之色。
朱常洵面色凝重地点点头:“妖书一案,受打击最大的就是郑家,母妃与郑家不至傻到去做那种自损的事情。”
“你刚刚说,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那……那‘妖书案’,究竟是何人所为?”李太后略一沉吟道。
“洵儿不能说,”朱常洵淡淡敛敛神色,“洵儿答应了那人,为他保守秘密。”
“好,”李太后轻轻点点头,面色柔和了几分,“快起来吧,哀家不怪你。”
“谢皇祖母。”朱常洵微微颔了下首,利落地站起身。
李太后缓缓摆摆手,轻叹一声道:“其实,说白了,哀家这些年来一直猜度那事与你母妃和郑家有关,也难逃小人之心。”
“皇祖母……”
“不过——”她的话锋陡然一转,“有件事情,哀家必须得说清楚,哀家希望你去洛阳就藩,与常润、常瀛无关,他们的母妃敬妃虽是哀家的亲侄女,他们兄弟二人又是哀家一手带大的,但哀家从未想过让他们参与储位之争。哀家只是为了守住祖制,好在自己百年之后,有颜面去见先帝和朱家的列祖列宗。”
“皇祖母请放心,洵儿不会再让皇祖母为难,”朱常洵有礼地朝着她一抬手,“洵儿方才在过来之前,已经向父皇请旨,前往洛阳就封。”
“……真得?”李太后有些惊诧。
“是——”朱常洵重重地点点头,“洵儿知道,由于这些年来的储位之争,皇祖母一直不喜欢洵儿,还望皇祖母今后能够放下对洵儿的成见。”
“哀家不是不喜欢你,”李太后眉头轻微一拧,沉吟片刻道,“只因你父皇一早便有立你为储之意,哀家担心与你太过亲近,再没有办法坚持不同意你父皇立你,才会刻意去疏远你。但在哀家心里,你是哀家最优秀的一个孙儿,始终都是。”
“……皇祖母,这些洵儿一直都不知道。”朱常洵再次面露愧疚之色。
“你若不决定去洛阳,这话哀家可能永远都不会说,”李太后苦涩一笑,顿了顿道,“打算什么时候走?”
“洵儿还没想好。”朱常洵直言道。
“那就过段时日再走吧,”李太后垂眸想了想,“等哀家过完七十岁大寿。”
《》最新6章 第1245章 可曾做过对不住你的事情
告别李太后,从慈宁花园离开,两个人便直接去了郑贵妃的翊坤宫。
不想,她却不在宫中,据留守宫内的宫女所说,大雨方停,她便与延祺宫的周端妃、进宫前来探望她的寿宁公主朱轩妤一同出了宫,去了太液池的蕉园观赏雨后芭蕉。
由于不知她何时能回,外加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江抒与朱常洵就没有留下来等,决定先行出宫,改日再来将决意去洛阳的事情告知于她。
二人走出翊坤宫,沿着西六宫与中宫之间的宽阔宫道向北没走多远,便到了通往储秀宫正门储秀门的宫巷口。
江抒脚步微顿,转头朝着那边望了一眼,眉头很轻微地蹙了蹙。但为免被身旁的朱常洵看出什么,很快又回过头来,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与他继续前行。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又绿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