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总想退圈卖保险[娱乐圈]_翻云袖【完结】(269)

阅读记录

  人类是一种很有危机感的生物,他们习惯用威胁论去考虑且对待许多事情。宇宙如此广袤,他们天天幻想地球以外的其他高等生命很可能会哪天就打上门来;就算不打上门来,自己这边还有相应的机器人跟人类争夺战,总之就是没有困难也要创造困难迎面而上。

  几十年前第一个克隆人诞生并且迅速的夭折之后,那名科学家由于违法获罪入狱,就此拉开了艺术作品上克隆题材的狂欢。而除此以外,人类机械化、人工智能甚至神秘的黑客也一直在电影非常热衷的科幻题材,包括时空折叠、缸中大脑、蝴蝶效应导致穿越之类的类型也向来经久不衰。

  人们对未来总是充满了憧憬,向往着高科技,但通常这种类型的电影,未来的世界却总是一片废土。

  那就是说以后很可能会涌起不少这种类型的电影。

  一个题材的井喷往往代表着机遇跟不幸同在,因为被许多相近的剧本包围住时,筛选就会变得非常困难,而且人总是会审美疲惫,时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但同时热题材也代表了人气跟热度,有很高的商业价值。

  “你听起来好像有个打算好的剧本?”顾云开看了看顾见月有点失落的表情,好奇的问道。

  顾见月摇了摇头道:“也不算是打算好吧,只是比较看好,是个拍缸中之脑相似的电影,我觉得很可行,不过跟你拍摄的档期有冲突,所以还是算了,不算是什么很要紧的,我只是觉得这部电影很有创意,说不准能拿奖,不过咱们也不缺那么一部。”

  这就不必再说了,顾云开略微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后来听说那个角色被一个想转型的“花瓶”明星拿走了,没激起圈子里头多大水花。

  顾云开对自己的定位可以说比较清晰,或者说是在进入到这个圈子之后,他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是分层的,比如说他在中等制作的电影里跟普通的电视剧里堪称演技高超,但是如果想冲进超级巨星的圈子,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跟夏普一样一人千面,拿奖杯拿到手软;要么还有一个选择,就是靠钱,只要他一出面就代表着巨大的商业利益。

  明星说到底只是一种商品,顾云开也没打算把自己包裹成老艺术家的档次,前者他是铁定没有希望,有生之年能不能赶超到夏普在《永恒的孤独》里那种演技还是未知数,学到老活到老不是坏事,他也很努力的在进步,但是夏普除了演技,他的星途还同样是建立在相当多的成功作品上。

  顾云开一怕累二怕死,所以对于娱乐圈个别对演技畸形的剑走偏锋式审美,并不是很敢挑战——帝国近期的评奖标准有点比较微妙的就是但凡人物角色越怪异扭曲,好像表示演技越好,尤其是怪咖变态、神经病人之类的角色,而相反比较正常的角色,反而就不出彩。

  因此在奖项上,很是随缘,而巨大的商业利益,则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以作品跟角色说话——比如说,要么塑造一个系列作品里不可或缺的经典角色,譬如说钢铁侠跟杰克船长那样的人物,要么就斩获不少高票房,告诉整个圈子你到底能有多挣钱;还有种艺人就比较特殊,他们有很高的商业价值跟流量,可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你说她是演员吧也不算,是歌手也不对,简单来讲就是快速消费下诞生的产品。

  姚柔柔走得就是后者的路,她的演技不算非常厉害,可是流量相当大,出了名的话题女王,只要有足够成熟的商业运作,那么商品就能一件件批发出来。

  顾云开没有那么成熟的商业运营,也不打算让自己变成高速消费的商品——这条路子走起来可不轻松,所以他最有可能的就是通过电影的票房来让自己加速成功。

  经典角色要比不同的角色来得更轻松一些,毕竟系列电影一旦成功,就有老本可吃,而每部新电影都是某种意义上的赌博。

  说到底,还是定型。

  可有时候你就是想让自己定型在一个经典角色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顾见月跟顾云开想得不同,顾云开的人生目标随时可以跟随自己的心意跟对未来的规划而改变,就好像他曾经想做一个被人们记住角色跟演技的好演员,那是因为那时候他对未来没有非常确定的目的;而现在他的人生需求变成了能跟简远相配,就不得不考虑速度让自己上升的方法。

  而顾见月要单纯点,她觉得哥哥是个有追求的演员,愿意把自己的生涯奉献给不同的角色。

  而顾云开在前途一片光明,在圈子里刚刚稳定下来站住脚的情况下,答应史密斯的工作邀请,原因也很简单。

  正如之前所谈到的那样,史密斯的文艺片的确是烂,不过文艺片本身就没有商业片对事业那么苛刻,投资小利润低,能不能得奖全靠裁判跟之后宣传操作,失败也是常态,毕竟艺术并非人人都能欣赏,只不过是史密斯的片子向来贬多于褒。

  这是不利的地方,也是顾见月最担心的地方,这一路太过顺风顺水,她开始习惯成功,反而不适应失败,尤其是这种确定的失败。

  可对顾云开来讲,成功的定义却绝非这么简单。

  之前头脑一热答应史密斯的邀请,在简远这个巨大诱惑力的煽动慢慢冷却后,顾云开就开始理智的分析整件事能够得到的利益。

  第一就是商业片的机会,是人就有毛病,心永远是偏着长的,史密斯对他的独立电影有几乎偏执的爱好,这点圈内人人都看得出来,只不过有部分人已经不需要利用这点了——或者对他们来讲利用并不值得,要么就是想利用也利用不上。

  史密斯能轻而易举的斩获票房,重点就在于他抓住商业片的精髓。

  但是灾难的是,他真正所想表达却无法成功表达出来的东西,偏偏又跟商业片背道而驰。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如此,人们想要放松的无脑娱乐片被强行加入了人文思想,结果就是真正能够欣赏的观众对此嗤之以鼻,而无脑放松的观众却感觉到茫然无措。

  史密斯的定位太高,独立电影是他事业最大的缺口,而顾云开进到了这个缺口当中,他可以借此机会给史密斯留下一个好印象。不少导演都会启用合作得非常默契,并且很有好感的演员,顾云开就要确保自己给史密斯留下一个好印象。

  桑利是金牌制作人,他只谈钱,不谈情;可史密斯不同,他尽管是个成功的商业导演,可是却有一颗容易被匠人精神所感动的心灵,通俗些来讲就是史密斯比较的感性,他需要的是态度跟结果,而桑利只需要结果。

  如果跟桑利认识,那顾云开除了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别无他法;但跟史密斯合作,他只要恰当的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个热爱演戏并且有足够能力的人就足够了。

  而史密斯能够影响桑利。

  《灯如昼》这样的巨作不知道还能有运气碰上几部,演技的确是演员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可是讽刺的是,在娱乐圈甚至商业上,演技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单纯靠演技去征服导演甚至制片人,是在最无助最没资源的时候不得已的底牌;一旦人慢慢往前前进,争取一个角色就会参入很多其他的因素。

52书库推荐浏览: 翻云袖 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