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
京城。
外西城,甜水巷子口的张家。
前院,正堂屋。
一家子人围了起坐着。
张启对长子、次子问道:“你们回了凤凰村,可是跟族人交待清楚了咱们的意思?”
“爹,都说了。”
张春旭是长子,自然是开口回话道。
“那可有愿意随咱们一起去蓟城的?”张启又问道。
张春旭是尴尬脸。
张春福是直接回话道:“爹,若是让族人来京城,是大把乐意的。至于去苦寒的燕地,那不必妄想了。族人全自认为聪明的,没人乐意去吃了大苦头。”
张启听了次子春福的话,他跟大儿子一样,都是弄得叫一个尴尬脸。
“好了,启儿,咱们跟族里应该交待的,也是交待了。”张李氏这时候打断了尴尬的气氛,说道:“再则,咱们给族里又是置办了十亩的祭田。由得族里维持了祭祀一事。”
“罢了,这般也是做足了本份。其它的,莫强求了。”
张李氏摆摆手,示意儿子张启莫在多谈什么了。
张启有亲娘的话,这会儿,也不多嘴儿。
张李氏是把脸转向了媳妇柳秀秀,她说道:“秀秀,你爹娘的意思呢?”
“我娘听爹的。我爹讲,一家人在锦城县已经落地生根,就挪地方了。”柳秀秀讲了他爹柳青河的意思。
柳家在锦城县是坐地户。
柳表河本人是衙门里的小吏,他儿子柳大山接了亲爹的差事,也是进了衙门里当差。可以说,在锦城县,柳家算得稳稳当当的。
这自然就没必要随着女儿的婆家,那是搬迁其它地方去了。
更何况,柳大山娶了锦城县当地的大户人家闺女。这儿子女儿都有了,哪乐意扔了前程,随姐夫一家折腾啊?
“你爹的话在理。”张李氏对媳妇娘家的做法,不多做了评语。她笑道:“亲家做了决定,就是好事儿。你啊,能见一见爹娘,也是好事儿。”
这一回,张李氏拍得板子,让她儿媳妇柳秀秀,大孙子张春旭、二孙儿张春福,这是娘仨一起回了锦城县和凤凰村。这算是了结些人情往来。
如今在张李氏看来,也算得有了结果。
“春旭媳妇,你跟你娘家可是透过话了?”
张李氏又是问了大孙儿媳妇闵氏话。
闵氏忙答道:“祖母,都讲过了。”
“我爹娘讲,我出嫁的闺女,自然随了婆家。夫君去哪儿,我跟去哪儿。”闵氏忙表了态度。闵氏看得开,她是有夫有子的人,自然是夫君儿子去了蓟城,她随了去就是。
“启儿,秀秀,还有春旭、春福,咱们这个家呢,人口也不多。事情如今是明朗了。既然咱们要去了蓟城,这便是收拾收拾,把出行的行礼,都准备上吧。”
张李氏对儿子孙子,这是交待了话道:“到时候,燕王府准备离京时,咱们还能搭了燕王府的出行队伍,一起往北而去。”
“一路上,图一个安全省力。”
张李氏这般讲了。
张启等人自然也就是应了。
然后,自然就是柳秀秀去了燕王府,去见了女儿福娘。
十月末。
京城燕王府。
燕王妃对于大儿媳妇的娘家来访,自然是欢迎的态度。
燕王妃没留柳秀秀多谈话,直接让嬷嬷送柳秀秀去了福娘夫妻住的院子。
福娘见着亲娘,那是欢喜极了。
对于引路来的嬷嬷,也是给了赏。待嬷嬷谢了话,离开后,福娘笑道:“娘,咱们屋里坐,慢慢说说话儿。”
柳秀秀瞧着女儿气色好,也是高兴的同行进屋中。
到屋里后,母女落了座。
福娘便是打发了丫鬟,去把次子瞻亨、三子瞻利唤到了跟前。
“瞻亨、瞻利,这是外祖母,快给外祖母请安。”福娘对两个在身边的儿子交待了话道。
“瞻亨给外祖母请安。”
“外祖母……”朱瞻利是随着哥哥,也是唤了人。倒是唤完后,害羞着往亲娘怀里钻了。
第125章
朱瞻亨倒是活泼着, 他是左瞅瞅外祖母, 右瞅瞅外祖母, 然后,笑嘻嘻说道:“外祖母长得像娘……”
“糊话,应该是娘长得像外祖母。”福娘对次子瞻亨,是小训了这么一句。
“孩子说了实话,咱们是母女, 像极了是应当的。”柳秀秀倒不在意了女儿的小训,她是拉过了外孙瞻亨,还是抱了抱,笑道:“瞻亨长得真快, 真是小伙儿了。再过些年,外祖母断断是抱不动了瞻亨。”
话罢,柳秀秀还是拿出来了一个小匣子, 搁了桌上。
柳秀秀一边打开了匣子的木盖,一边笑说道:“都是些小玩意儿,给外孙们玩耍儿。”
那匣子里, 全是各色的小动物。满满的一匣子,全是用银子铸成的。各种各样,可谓是特别惹人眼儿。
“这……”
“这是太贵重了。”
“娘, 您来看我便是, 何苦带来这等物拾?”福娘是吃惊了。对于娘家的家底如何?福娘是清楚的。
虽说这些年里,夫君朱高熙也是照顾过娘家,倒底她娘家底子薄。
福娘真不想娘家回回来看她, 真是送了些好礼。那样的话,不是给娘家添负担吗?
“傻孩子,说什么话呢?”
柳秀秀嗔怪了一句。
“你和高熙回回到家里,哪次不是重礼厚礼的。娘来看望外孙儿们,定然不能空手来的。娘啊,就是喜欢了外孙孙们。”柳秀秀对于三个外孙儿,还是看重的。
瞻元、瞻亨、瞻利,那就是女儿福娘在燕王府站稳脚跟的孩子。
女人在婆家过什么日子?
女人在婆家要硬气,靠得什么?
柳秀秀是过来人,她自然也不傻。她自然是清楚的知道着,女儿福娘的身份,在三个妯娌里,除了那位小齐氏能比一比,跟她二弟妹小张氏是拼不过的。
正因为如此,柳秀秀觉得,女儿福娘能在燕王妃跟前讨了欢喜,铁定有三个孙儿瞻元、瞻亨、瞻利的光彩。
不看僧面,看佛面。
女儿福娘膝下有瞻元、瞻亨、瞻利三个外孙在,燕王妃就得高看一头女儿。
柳秀秀把小匣子这么一打开,吸引了朱瞻亨、朱瞻利的目光。两个小孩儿,对小动物是喜欢的,对银光闪闪的小动物,越加的喜欢着。
“娘……”
福娘想说些什么,最后,还是算了。
倒底这是亲娘的一翻心意,她受下了。往后,多给兄长和侄儿贴补回去就是。毕竟,兄长和侄儿们过得好了,亲娘定然就是心里更舒坦的。
一家人嘛,不说两家话。
谈话与家常。
这母女二人聊了话儿,朱瞻亨、朱瞻利兄弟就是一起玩儿银子小动物去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华卿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