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李氏看得明白了。
片刻后,张李氏笑了。
“我这想法,其实跟你们一样的。只是,如今看见了你们父子的态度,我才是真放心了。咱们外戚出身的人家,最重要的持家之道,就是安份守己。”
“说到底,福娘就是大皇子妃。咱们张府连正经的外戚都不够格啊。燕京城里,多少勋贵,多少重臣。咱们是得谨言慎行。万事小心。”张李氏这话,有告诫。
张启、张春旭都是听明白了。
张李氏没先表明了态度,看来是想看一看,她的儿子、孙子是不是真的懂得低调一些,不惹了麻烦。
燕京城的大人物太多,张府就是芝麻大点的小蝼蚁。
真是招上麻烦,那就是给宫里的大皇子、大皇子妃招了麻烦。
“启儿,咱们如今的家底,到底还是有些的。到时候,你出一回力。把纪家的人送回南边的京城吧。顺道也回祖籍,给祖宗去上坟祭祀。”
“唉,可怜了纪家的人。说到底,启儿你和纪德师徒一场,咱们家也得出点力,总不好真是撒手什么都不管了。”
张李氏叹息一声。
张李氏表明了,纪家的事情,张家只是帮了分寸之内的。其它的,爱莫能助了。
次日。
纪家奶奶用朝食,用得并不香。
她哪有什么胃口?
只是,强撑着,少少的用了一些。
朝食后,张李氏到了客房,与纪家奶奶见了面。
“老姐姐,对不住。”
张李氏一说这话。
纪家奶奶哪还不明白什么?
“也不怪你们。是我们纪氏命薄。”纪家奶奶这时候,泪是流了出来。她明白的,她来时,其实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只是抱着,总归有一线希望的可能来求了。
如今,只是让纪家奶奶更加的死心罢了。
“昨个儿,我家大孙儿春旭去给你的孙媳妇和曾孙儿都报了信儿。通知了老姐姐你留住在张府上的消息。”
“如今我那儿子启儿的意思,是打点打点,让老姐姐你去见一见两个孙儿。”
“能见一面。其它的,等待有个结果了。启儿会南下回祖籍祭祀祖宗。到时候,也顺道送老姐姐你们一家人回了祖籍。好歹老姐姐你还有曾孙儿在,老姐姐,你是想开些。”
张李氏说这一翻话时。
纪家奶奶在默默流泪。
等待张李氏把话说完了,纪家奶奶道:“谢谢你了太夫人。您们张府上,帮忙够多了。“
纪家奶奶又不真傻。
她瞧得出来,张府肯定打通关节,让她见一见孙儿。她就得承人情了。
“唉,唉,老姐姐,你且在张府住下。这两天就能让你去见一见你的两个孙儿。”这事情张家的祖孙三人,昨个晚已经商量了。
当然,这事情嘛,张春旭还会去求见了大皇子朱高熙,总要跟大皇子通个气儿。得了大皇子的许诺后,才是去打通关节。让纪德、纪义兄弟见一见他们的亲祖母。
至于因为纪德被押来京城,同样追来了京城的胡大妮、纪彰母子。这一对母子暂时住在了京城里的一家小院中。那是纪家被查抄后,纪家奶奶用体己钱,租凭下来的地方。
永和二年,秋末。
这个晚秋时节。天凉了起来。
夕食后。
皇子所,元熙殿。
福娘与儿子们谈了些近日的家常事。
朱高熙自然是考校了一下四个儿子的学业后,才放了四个儿子回各自的寝屋,早早去歇息了。毕竟,四个儿子都去南书房进学,这早睡早起身体好。
晚间。
夫妻二人是沐浴后,自然是准备歇下了。
只不过,在歇下前,福娘来兴趣。准备与夫君来一回调戏的事儿。
到底是老夫老妻嘛。
倒是朱高熙笑着说道:“别急,时辰还早呢。”
这话说得福娘脸红了一下。
当然,这是给羞红的。
“说事儿。”朱高熙变了脸色,道:“大舅哥今个儿来寻我,说了一件事情。”
福娘一听关系到了她大哥张春旭,她就是坐好了,坐了夫君的身边。夫妻俩这时候坐在榻边上,依靠在了一起。
“大哥来寻你,可是什么事情?”
福娘一问。
朱高熙笑道:“一件办了,没好处,尽招麻烦的事情。”
“那不办呗。”福娘笑了笑,简单的回道。
“可你娘家丢不下那名声,总还是想着做事与人留一线。”朱高熙对于岳父家的态度,也是看得明白。
知道岳父家八成在为难吧?
“哼,我要讲,有时候,做事就得干脆,脱泥带水的算什么?”福娘笑道:“名声这东西,也得看看事情做了,值不值?”
“值有值的做法。不值有不值的做法。”
福娘表明白了她的态度。
朱高熙听后,哈哈笑了。
第203章
“岳父家的态度嘛, 就是想不办事, 又想两面都光。”朱高熙把事情经过, 大概讲了讲,然后,点评了一下他的态度。
福娘听着她家夫君朱高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于是,福娘问道:“我爹老实人。你大哥也是老实人。他们既是想帮故人一把。又怕给夫君你添了麻烦。不如夫君你想个折子,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来?”
“你一说, 我爹失定依你的法子。”
福娘笑眯眯的回了话道。
朱高熙愣了一下后,笑道:“其实,岳父家的法子也不错。”
两面光的事情,只要办妥当了。
嗯, 其实大家的面子都瞧着不错。
“既然你也觉得我爹他们的法子,顺了人情,又不干涉了国法。那么, 你何苦嘲笑了你家岳父啊?”
福娘这时候伸手,在夫君的手心重重的捏了捏。
这一捏,疼是不疼的。
反而让朱高熙有点心痒痒。
然后……
然后, 夫妻二人自然不谈公事,只谈私事。
这晚秋的夜晚,外面的天气是非常的凉。这屋内的温度, 却是在加深着。这等夜, 是夫妻合乐融融的夜。
屋内,显得春意浓浓。
次日。
朱高熙是神清气爽的上差了。
福娘也觉得,嗯, 气色挺不错。
阴阳和谐,夫妻合美嘛。
永和二年。
冬月。
永和帝对于前面的事情。关于那起子因为二皇子而起来的事情,有了定论。
在刑部李尚书的亲自断案中。
这应该杀的得杀,应该断了流放了,这一位铁定没手软。
纪德、纪义兄弟,也在其中。当然,他们兄弟只是牵连在内的之二罢了。对于纪家奶奶而言,却是生命之中的最重要的孙儿。
冬月中旬。
午时。
这一对兄弟,一起被执行的是死刑。
52书库推荐浏览: 华卿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