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明珠_即墨伦珊【完结】(312)

阅读记录

  在上海更远一些的郊县,长江流域一片的几个省份里。

  媒婆梳着油光的头,头上插着粉色的大朵绢花,带着腼腆的小伙子们去姑娘家相亲。在双方还没有做决定的时候。第一次见面,男方一般会带一包麦芽糖加一包葵花籽做礼物。

  姑娘们红着脸,隔着窗户看一眼,害怕被人嘲笑。并不好意思看太久,就会转身回去偏房里,随便拿起什么活计来做,一般都是绣花。

  父母们会进来问女儿意见,姑娘们太害羞,把头扎的很低。小声的说:

  “俺听爹娘的。”

  这样基本上就是对男方小伙子的样貌满意了,接下来父母们要考察的重点是男方具体的家业,看看是不是门当户对,几口人,几亩地,做什么工。

  媒婆们在现实的基础上稍微添加几分夸张和修辞的介绍了,最后再添加上一句:

  “他们家里是装了电灯的,三间房子一片的亮堂,晚上做针线活计,不伤眼睛。”

  电灯是一个很具体的工具,让人联想起一切美好的事务来。装电灯的人家,房子总是相对来说高大体面些的。一日三餐,总是会吃的更好更饱一些。

  因为电灯是在满足了基本的照亮需要,煤油灯或者牛油蜡烛之外,更高层次的追求。追求到电灯一个档次的,代表着它前面的基本条件差不多都满足了。

  媒婆们提到了电灯,父母们都增加了更多的安心,互相商量过,添加一些美好的假设联想,亲事差不多就说定了。

  这样的场景,会不断的重复,一开始的时候民国初年,发生在大城市里。过了几年又会发生在中型的省会城市里,再往后,会发生在郊县,一直慢慢的深入到农村。

  在这样的婚姻硬性指标引导下,电灯最初会点亮大城市的夜晚,慢慢的向中型城市扩散,最后到达小城、小镇、乡村。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太阳落下山去,电灯被拉开,一个光芒照满一个屋子,无数光芒照亮一个城市。光芒继续扩散,直到照满一个国家。

  做工的男人们回到家中,最先看到的就是那盏为自己守候的灯。儿童们疯玩一阵,跑回家中,最先看到的也是那盏明灯。

  电灯的光明在人间扩散,成就更好的姻缘的同时,还有一些反面的作用,也是相亲的场景。

  头插红色大花的媒婆带着年轻腼腆的小伙子去相亲,姑娘对小伙子的形象也满意了,媒婆也添油加醋说的天花乱坠。

  女方的父母还得再托相熟的亲戚打听一下,亲戚们会尽职尽责,说的更具体些:

  “他家有点不行吧,连个电灯都没装。”

  “没有装电灯啊,我们家还装了电灯那,我们家姑娘针线的手艺又好,又勤快喜欢晚上做点手工,要是没有电灯,那可太伤眼睛了。”

  在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家装了电灯之后,那么没有装电灯的人家,就会引起不太美好的联想来,电灯也没有,那房子肯定一般了。一天三顿饭,吃的也一定一般的。要是伙食上的预算高一些,普通人家总会想法调节俭省一下,装一盏电灯吧。

  于是在相同的条件之下,家里没有装电灯的小伙子,被淘汰了。

  ------------

  340把光明洒满人间(四)

  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明显标志,一个小小的灯泡,就是一个时代青年们美好姻缘开启的风向标。

  在丈母娘们不断膨胀的玉望之下,在大部分人家都满足了有电灯这个指标之后,下一个指标又会被开发出来。

  梳着油光的头,身上撒着浓郁香粉的媒婆会笑的花枝乱颤:

  “家境上面,四邻八乡了也是数一数二了,他们家可是装了电话机的。你们要是有事,竟然不用再叫我跑腿儿了,直接摇一个电话。”

  女方们的父母会陪着笑听媒婆们吹嘘,然后互相交换一个眼色,满意的点头。

  装了电话机,无论如何都要算是体面人家了,小百姓过日子精打细算,如果装了电话,肯定不是为发懒少跑一趟腿儿,最大的用处应该是跟官面上的人物有来往沟通的。

  电话机,代表了体面、阔绰、人脉广、层次高。

  相亲的时候谈到电话机,这个场景最开始也是发生在大城市里,然后慢慢的往乡村里扩散。直到最后,两三岁的小童们都开始被要求记忆一个最重要的电话号码。

  小民百姓最看重的是家常的衣食用度,时代慢慢的发展,媒婆们具体说话的内容不断改变:

  “他们家里吃的面粉(米粉)是电磨的。”

  男方家里有电灯,代表了女儿嫁过去,晚上做活计不会熬坏了眼睛。家中吃的面粉是电磨的,那可就代表了女儿嫁过去,不用做牛做马一样的出大力气自己磨面。

  对于小户人家来说,吃电磨的面只代表了这家的家境不错,已经开始愿意为了省下力气来享受生活,花几个小钱买现成的面粉。

  电磨的面粉厂,对于有产阶级的家庭来说,那代表了一份新种类的产业。资本追逐利润。家中的产业可以满足家庭自给自足的需要之外。怎么让钱生息是每个有钱人都要考虑的问题。

  财富也是一种无形的生命,它也有不断扩张和繁衍生息的本能。

  从最基本传统的方式开始,农村的大地主们购买土地。靠收取佃户的租子来让财富保本和扩张,保持子孙后代在家里坐着,就能天然的获得财富。

  生活在城市的有钱人会建设房子,收取房租。买了一套自用之外的房屋。就好比养了一只会下蛋的母鸡一般,月月都有收获。

  当工业时代开启,有钱人甚至开始嫌弃田租和房租收益太小,嫌弃这些不动产处置起来不灵便。他们会把目光转向新鲜行业。

  开一家可以磨面,可以榨油的工厂。或者根据本地的情况,开设农产品初步加工,深加工的工厂。这是民国年代有见识,有才干的有钱人最好的选择。

  这些工厂需要电力。

  割据各地的军阀们和当地的有钱大户是相互联姻,狼狈为奸的。或者说军阀本身干脆就是当地大户的出身,是这些工厂的主人。

  从远古人来诞生开始,太阳无私的将光芒和热量洒下大地。人类也在天性里热爱追逐光明。他们在暗夜里使用火把,蜡烛,煤油灯。直到现代,用上了电。

  电不光可以将光明洒满人间。更重要的一点是,它本身是一种动力的来源。

  手持火把的人类将自己的身形放大,驱散野兽。拥有电力的人类将自己的力量放大,削山填海。

  有钱人家的联姻,同样会强调门当户对,稍微远一些的关系,有些甚至连姓名都记不住,他们会用更简单的概括,那家开纺织厂的,那家开面粉厂的。那家开炼铁厂的。

  有钱阶层再进一步向上发展,到了上海的三流世家这些层次,黄家的小姐们被人介绍,会归结成。她们家里是开纺织厂的,有个伯父是副市长。

  作为副市长的黄大舅舅,他投资的已经不是具体的工厂,他简直是各行各业都要插上一脚。专门抽出一部分资金来,看谁家工厂做的好,就托关系把本钱放进去。吃利息。

52书库推荐浏览: 即墨伦珊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