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明珠_即墨伦珊【完结】(96)

阅读记录

  杏子回家一说,慧文女中的同学凌果家里有事,张美溪到底是不放心,摇电话给清林:

  “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看看我们能帮上什么。”

  清林不愿意多说:

  “你们是活在桃花源么?这都不知道,这几天报纸上天天说的,分家产的官司,就是他们凌家!”

  张美溪不住桃花源,她住桃花居,这几天一心想着养胖养眼睛,还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只好又多摇了几个电话,才把事情打听清楚了。

  凌果所在的凌家经营钱庄生意,其豪富的程度,在上海一地的华人里,也能排列的前十。

  有一位凌果的堂哥,是个留洋归来的学生,和一位大户人家小姐谈恋爱,那个大户人家小姐,无媒无聘,就直接拎着一只皮箱,住到了凌家。

  这话黄四舅妈好像暗示过,张美溪拍脑袋。

  这里的重点不是拎皮箱的女学生的品德问题,最关键的是,凌果的堂哥还定了一门亲事,也是上海的豪门世家,两家联姻,还有生意的合作。

  未婚妻一家见他们出了这样的事情,不光退了婚,还抽走了做生意的股份。

  退婚也不要紧,但是忽然就起了连锁反应,凌家家业十分巨大,子孙众多,其中各样心思的都有。

  后来事情越闹越厉害,分家产打官司,以至于请律师,上报纸的地步。

  凌果是嫡系的曾孙小姐,曾孙辈分里排第三,她妹妹不乖排到家里二十一。曾孙少爷也有三十多个。

  除去这些家谱上有名姓的,还有一些外室子女。

  可见子孙繁茂。

  子孙多,家财也多,根据报纸上说的,凌家光是现金,就有五百坪。其它房地产业更多。一般十两一根的黄金,叫做条,七条黄金称呼做坪。也就是说,他们家单是黄金,就有三万五千两。

  凌果和她妹妹不乖,都是嫡系的曾孙女儿,怎么算着也能每人分个十来万现大洋,将来不管是出国留洋,还是找人嫁了,都是方便的。

  张美溪见是这种事情,的确是树大分枝,一个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没有特别出挑的人才,往往是要分家的结局。

  比如张美溪的外祖黄家,黄五舅妈也是天天闹腾分家,黄家现在的状态是小分大不分,各房也有私房,整个黄家也有共同产业,这还是黄大舅舅非常强势的情况下,倘若不是他做了副市长,各家都有便宜蹭到,只怕今年就被黄五舅妈闹腾着分了。

  张美溪看这样的事情,她是管不了的,所以收拾好了,准备出发去周庄,临行前忽然接到凌果的电话:

  “前几天你说要过来打羽毛球,锻炼身体。我这里忙着,一直没有招待你,现在事情定了,看你们什么时候有空,大家过来聚一下。”

  张美溪连忙说:

  “不要紧,前几天说打羽毛球,只是临时起意,还让你一直放在心上。”

  凌果在电话那边笑::

  “我们分家了,我一毛钱都没有要,把家里的生意接下来了,我要开银行,你们都来帮忙吧。”

  ------------

  103民国的钱庄(一)

  中华民族的文明,洋洋洒洒,上下五千年,到秦始皇的时候,统一了六国,统一了度量横,车同轨,书同文。

  可是一直到民国十三年,皇帝都下台了,钱的事,依旧混乱的很。

  小民百姓们,甚至还在用天圆地方中间有孔的铜钱,十枚左右的铜钱折合一枚光面的铜板,一百二十枚到三百枚的铜板换一只银元,银元和按两计算的白银又有一定的折算比例,白银又和黄金条来回折算。

  铜钱,铜板,银元,银两,黄金的版本和成色也各各不同。于是诞生了大大小小的钱庄银号铺面,来经营兑换的业务。

  大大小小的钱庄银号又联合起来,形成一个钱业公会,钱业公会每天早上中午两次,把当日各种钱币的兑换价格,公示出来,指导小民百姓的日常经济生活。

  至于大大小小的生意人,更是特别关注这个。

  小百姓把一枚银元看的磨盘大,日常的交易,很少有超过十块的。生意人则不同,三百六十行,生意做的大了,成百上千过万银钱过手,他们就用庄票。

  薄薄的一张纸,拿去对出它的钱庄,就立刻兑换出钱来,童叟无欺。有一些钱庄,甚至认可其它钱庄开出来的庄票。他们都有相应的名单,口碑好最被认可的几家钱庄,就是业界的品牌。

  资本追逐利益,这些银号钱庄,并不满足于在不用钱币兑换中赚到的利益,他们还大量吸纳存款,向企业工厂放债,吃利息差。

  上海的钱业公会。有一个巨大的交易场。凌晨四五点的时候,就灯火辉煌的亮如白昼,人声鼎沸了。

  上百个不同钱庄的伙计掌柜集合在这里,钱庄的工役们或者背负着黄藤笆斗,或者几个人合抬一只铁股圈的大厚木箱子。

  笆斗和木箱里,满满装的都是钱,银元雪白闪亮。撞击起来铿锵有声。分外的赏目悦耳。

  这是不同的钱庄之间,按照凭据各自对应着递解银两。

  凌氏钱庄的掌柜,襄理。伙计,工役都被团团围住,打听着消息:

  “今年的纺织业可是最不景气,听说很多绞丝,纺纱,印染的工厂都是在凌氏钱庄借款的。”

  “纺织工游行罢工,纺织厂老板携款潜逃的新闻,日日都有!”

  “这么说,凌氏钱庄要危险了?”

  “凌氏?几十年的老牌子了。不至于吧!”

  “戚,怎么不至于,阿拉和侬讲话不要外传啊。这里面的内幕,可是大了。”

  凌氏钱庄的掌柜六十多岁。身形清瘦,眼中是通红的血丝,穿长袍马褂瓜皮帽,他急的站上了一只厚木箱子,团团的抱拳行礼:

  “各位同业!各位同业!我凌氏几十年的声誉,从来不曾亏欠任何人,你们还信不过么?不要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无中生有!”

  老掌柜的话掷地有声,他面前有一排的人沉默了,然而后面,依旧是抵挡不住的窃窃私语。

  “有内幕,有内幕,凌氏快挺不住了,要完了!”

  “有内幕,有内幕,凌氏快挺不住了,要完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快说,快说,凌氏要完了?”

  上海的南京路,老百姓口中的“大马路”。店招林立,车水马龙。对外营业的知名品牌,纷纷在此设置店铺。

  凌氏钱庄,是最气派的店家之一,当街的五间铺面,硬木格子门窗,镶着透亮的玻璃。

  清早的时候,穿戴整齐利落的两个伙计卸下门前铁质的护栏,把大门四开,然后互相看一眼,轻不可查的叹一口气。

  钱庄门口,早就围了很多手持庄票前来兑换的人,都是大额,这个世上,永远不缺耳聪目明,消息灵通的人。

  来挤兑的客人,一天比一天翻倍。

  凌氏钱庄的总铺的一位襄理是穿洋装的,戴着厚片的圆玻璃镜子,笑着拱手:

  “各位,各位,不要着急,先喝口热茶,依次办理,看见没有,我们凌氏,有的是钱!”

52书库推荐浏览: 即墨伦珊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