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香_九月轻歌【完结】(101)

阅读记录

  蒋国焘听着她的言语,时不时对上她妩媚的大眼睛,心神有些恍惚。到末了,并没领会她到底说了什么,但仍是不失分寸地应道:“我也是这样想,就请你费心修改一下吧。”

  碧君笑道:“我试试。是否可取,还要看你友人的看法。”

  “这事情不急。”蒋国焘道,“明日我再来拿,得空么?”

  “得空。”碧君如实道,“上午要去学堂,下午一般都会留在家中。”

  “那就好。”蒋国焘笑一笑,“其实我总觉得,你跟怡君的性子完全不同,对此一直好奇。”做正经亲戚走动了,他话里话外提起怡君,也就直呼其名了。

  碧君汗颜,“没法子。我这个做姐姐的,对何事都没有主张。大事小情的,便需要怡君处处费心。”

  待亲友是这般坦诚,说起自己的妹妹,一向是百般维护。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宅门里的闺秀,亲姐妹掐得你死我活的事情,他也听说过几桩。

  他呷了一口茶,道:“说来你可能不相信,近来,我常有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碧君不明白他所指,困惑地看着他。

  蒋国焘就笑,“早知如此,真该早一些登门,不去管两家之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这是隐晦地指向母亲与姑母不合一事。碧君更不便搭话了,只是似是而非地一笑。

  “说起来,在你看,我们现在是亲戚么?”蒋国焘问她。

  “……”他又把她问住了。姑母才是一辈子的亲人,而蒋家,甚至于他,在她和怡君眼里,从最初就是当成朋友走动的。

  毕竟,他不是姑母和已故的姑父所出,表哥表妹地唤着,不过是随着各自的亲人做的表面功夫罢了。终究不是一起长大的人。

  现在熟稔了,最起码他和她之间,连那表面功夫都省了。

  “我是没这样看。”蒋国焘开诚布公,“最初,是因为大伯母,我来到廖家。后来……我没把你当什么表妹。”

  “……”碧君眨了眨眼睛,“你这到底是要说什么啊?”心说你是要造反吧?这种事,自己清楚就行了,哪能没心没肺地跟人说起呢?

  “我是这样,希望你也是这样。”蒋国焘放下茶盏,从容起身,“明日我再来,到时你再跟我说说这事儿?”

  碧君有点儿懵,讷讷地问:“我跟你说什么啊?”

  蒋国焘笑得眉眼飞扬,“这其实无关紧要,我就是想告诉你,还想听听你的想法。听完了,有件事,我兴许就敢与你说起了。”

  .

  二月初四,皇帝下旨,为黎兆先、徐岩赐婚,特地知会礼部不需干预,大小事宜,两家私下商议就好。

  人们由此猜出,黎家与徐家意在先定亲,并不急着操办喜事。

  二月初六,程询搬回程府。两日后,春闱如期开始,分初九、十二、十五三场。

  初九当日,程夫人很早就起来,亲自给长子做了早膳,又仔细地检查一遍考篮,生怕他粗枝大叶地忘带什么东西。

  程询知道,母亲应该比他还要紧张,好一番宽慰。

  苏润则连连失笑,对妹妹说:“你能不能别这样?阿询就算不忐忑,被你这样折腾一番,也会忐忑不已。”

  “闭嘴。”程夫人横了二哥一眼,“说我点儿好你就不舒坦似的。”

  苏润与程询都笑起来。

  末了,苏润和程夫人亲自送程询到府门外。

  程询上马车之前,对两位长辈躬身行礼,又摆手示意他们回去。没料到,二弟程译快步赶出来,径自走到他跟前。

  “哥……”程译迟疑一下,道,“我来送送你,盼着你金榜题名。”

  程询笑着拍一拍他的肩,心里暖融融的,“有心了。我也但愿我可以。”

  “那行,你赶紧上车吧。”程译后退一步,“早到一些总有好处。”

  程询颔首,转身上了马车。

  在路上,他仍在斟酌:这一次出考题的人是谁?

  皇帝指派的监考官,并不参与出题,且会受到锦衣卫的监督——不怪他们私下里都说,实在是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近来,皇帝陆续见过几位大学士,商讨的必有会试一事。

  那么,究竟是亲自出题,还是指派了哪位大学士出题?

  不得不承认,父亲先前闹的那么一出,多多少少是影响到了他:那般憎恨的人,不想看到你好,就算只为着不让他如愿,也想让他得到个大失所望的结果。

  亲人,亲人。

  在完全地对峙之后,便会成为有形无形地阻力。

  而到今日,事到临头,程询让自己放下父子之间的纠葛,也真的做到了。

  有的人面临考试,会怯场,会发挥失常;有的人面临考试,则会莫名其妙地做到心平气和、头脑敏捷,或是照常发挥,或是超常发挥。

  以前世的经验而言,他不是前者是一定的。

  一番磨烦之后,考生们入场。

  拿到试题,程询细细看了,唇角上扬。

  与前世完全不同的考题,反倒让他生出切实的喜悦。

  有些事,是他走再多捷径也会欣然接受的,例如与怡君;有些事,是他重复前生路会莫名心虚的,例如功名路。

  这是两回事。

  感情上,是纵观一生的笃定。

  考场上的变化,取决于太多因素:读卷人不是一个,你但凡引起了哪一个人的不悦甚至反感,名次大抵就会受到影响。

  而在这背后的那些接受评判的人,哪一个都是经过了十年或数十年寒窗苦读。

  没有公平可言,只是事在人为的一件事。

  无法改变。唯有适者生存。

  .

  会试开始之后,除了程府,最担心程询出岔子的,便是廖家。

  都知道,就算程询真的名落孙山,也不愁前途,但他们因着越来越多的欣赏之情,满心希望他的功名路是自己一步步赚得。

  相对于来讲,怡君算是最平静的,每日该上课就上课,该做针线就做针线,偶尔晚间做功课到半夜。

  廖大太太听了哭笑不得,对罗妈妈道:“这孩子,也不知是心大,还是不在乎那些流于表面的东西。”停一停,又道,“我不行,我是俗人,还是想喜事成双,亲事虽说已经定下,却还没下聘礼。下聘的日子,私下说定了三月二十二——要是殿试之后,解元考取了前三甲,对两家来说,都是喜上加喜的事儿。”

  罗妈妈就笑道:“奴婢瞧着您和大老爷这意思,想是已断定解元能够高中了,不然,也不会应承下来。”

  “是啊。”廖大太太想一想程询的样子,“这人哪,有时候就是这样,有的人就是要什么有什么,有的人就是一辈子缺斤短两的——不是这儿有不足之处,就是那儿有瑕疵。像解元那样的人,该是苍天都会眷顾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九月轻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