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房急急回神,带上人就上去。
围观众人见他们动了,也纷纷醒神,原先他们还真不觉得有什么,可这老头竟然真的一头撞死了!可见是真有冤情的!立刻就有人上前,与门房等人拉扯。
拉扯对峙之间,陪在老头身边的年轻小厮大声哭着抬头,对门房道:“大人,你可还认得小的?”
门房听到这般称呼,身子一抖,不可置信地回身看他。
年轻人哭道:“那日小的上门送银子,大人与十一郎君都在的。十一郎君亲口叫大人您收了我们银子,你们既收了我们银子,为何不为我们办事?我们攒这些银子也不容易……”
洇墨犀利的视线立即投向门房,门房抖了抖嘴唇,气道:“你胡说八道些什么!!”
“赵府欺人太甚,收了我们辛苦攒的银子,说是要予我们老大人一个官职,却又不给,如今还逼得我们老大人自尽而亡!”
这些话语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有了这些话,当场的哄闹与质问便再也停不下来。
赵府门前彻底乱成一团。
宫中,赵琮刚下朝,他有些倦,昨日与小十一做了某些事……
朝会的时间很早,他下了朝,天才一点亮,他打了个哈欠,虽于形象有碍,但他实在有些困顿。他往崇政殿走去,眼睛半眯着,问道:“他可醒了?”
“适才有人来报,说是醒了,正要用早膳。”
赵琮伸手掩住,再打了个哈欠。
福禄不禁问道:“陛下您这样疲,不如回福宁殿与郎君一同用膳?用完后再补个觉吧?”
昨夜的确有些过……
赵琮也实在是打不起精神来,想了想,正要点头,路远从后头“蹬蹬蹬”地跑了过来,人还没到,就着急道:“陛下!”
福禄回身,皱眉道:“你怎的一点规矩也不知,宫道上胡乱跑——”
待他瞧见路远满脸的急躁,不知不觉便停了话语。
“陛下!出大事儿了!”路远来不及喘口气,扑到地上,头也不抬就着急说。
赵琮伸手擦去眼角因打哈欠流出的些许眼泪,仍有些不在意,问道:“什么大事儿?”
“有人在十一郎君家门口撞石狮而亡!流了满地的血,百姓们都在看着呢!”
赵琮的手一凝,低头看路远。
路远这时抬头,脸上一副快要哭了的模样,再道:“除此以外,死了那人的家人非说十一郎君收了他们家的银子,说许给他们官职,却没给,他们才来讨说法。这会儿赵府门口都被人给围满了!人人喊着要去开封府衙报官,还有说要去宗正寺的,更有说要来宫门口的!”
赵琮听罢,脸色立刻一冷,沉声道:“即刻叫邵宜与张眷进宫来见朕!”
“是!”福禄满脸严肃,回身就朝宫外跑。
赵琮则是转身往崇政殿走去,路远爬起来,擦了擦额上的汗,正要跟上,赵琮回身,说道:“你去福宁殿,想个法子叫你们郎君今天别出福宁殿。”
“是!”路远转身也跑。
赵琮面上倦容早已扫去,他带着其余人,沉沉往崇政殿去。
张眷是殿前司,与邵宜都来得快。
京中的事瞒不过他们,更何况是赵世碂家门口的事,其实陛下没派人去叫他们,他们也正准备进宫。他们进宫前,已将事情搞清楚,张眷也早已派人去赵府门口维持秩序,只是陛下向来亲民爱民,他们轻易不敢动手,既不动手,百姓们压根劝不走。
他也是有些束手无策,这会儿进宫也好讨个说法,他与邵宜差不多时候进宫,对视一眼,纷纷严肃往崇政殿走去。
赵琮听他们俩将事情说了个大概,便沉默不语。
这必然是有人要害小十一,知道他赵琮最讨厌什么,便来什么。他讨厌贪污腐败,更讨厌罔顾人命。这下子倒好,直接两个一起上,还买二赠一免费送了个“收钱买官”。
要说是谁害的,赵琮脑中莫名又想到一个人。
他看向邵宜,说道:“可查明白了后头是谁?”
邵宜拱手道:“陛下,臣进宫前,已派人去查探,稍后怕是就能有结果。”
“现在外头都是什么风声?”
张眷低头道:“都说要报官,还有说要,要——”
“要什么?”
“要搜赵府的……”
赵琮冷笑:“搜府?既然敢豁出一条命去陷害,怕是东西早就暗渡进了府中吧?搜府?只有朕才能下令搜府,他们本事大得很哪!”说罢,他又一拍桌子,气道,“要真有冤情,何不到登闻鼓院敲登闻鼓去?朕亲自见他,还他清白岂不更好?非要闹出这样的事儿来,想要胁迫谁?!”
张眷立即跪下,见陛下动怒,也不再敢说话。
听话音,陛下毫不怀疑十一郎君。也是,当年十一郎君“死”了的时候,陛下都疯魔了。甭说这件事到底是不是十一郎君做的,就怕真是十一郎君干的,陛下也会包庇吧……张眷心中暗暗想。
“即刻将人赶走,那位带头闹事儿的,直接关押。”赵琮下命令。
“是。”张眷应下,也明白陛下的意思,是要一护到底的。
一行人纷纷出宫去处理。
晚上的时候,邵宜又进宫一趟,向赵琮禀报调查结果,背后之人果然是易渔。
赵琮气笑了,不由说道:“这人到底为的是什么?”
“臣也不知。”
“明日便安排朕见连秀才。”
“是。”
赵世碂一天没出福宁殿,也没人敢拿这些话去福宁殿说,洇墨倒是急得很,却进不了宫,赵世碂暂时还什么都不知道。
赵琮派人去宫外处理这事儿,原以为能轻松处理,因而虽气,倒也没有十分急迫。毕竟虽说闹出了人命,但只要镇压及时,必出不了事。赵琮足够相信赵世碂的人品,也是久居上位,并不把这些人看在眼中。
谁知道这事儿根本没完。
次日,不待他出宫去见连秀才,朝上就有人参赵世碂。
所参的事,无非就是宫外之事。
若仅是这般没根没据的事,也不至于被参这样,御史又参了其他的事。
秋闱时,作弊的学子言语上对陛下不敬,赵世碂却当作无事,并瞒下不报。御史们说,这是魏郡王府十一郎君心怀不轨。再加上魏郡王府至今还关着,很多事情向来都是连在一处爆发,御史牵了个头,朝中官员百态,有真正觉得赵世碂对陛下心存异心惦记皇位的,也有看赵世碂不爽的,纷纷出来附和御史。
到最后,满朝官员,竟有大半跪下请陛下严查此事,更请陛下下令搜府。
他们甚至把已没落的孙家与孙太后拿出来作比,说赵世碂与他们是一样的狼子野心。
事情真正地闹大了。
能瞒得了赵世碂一时,却瞒不了多时,垂拱殿闹成这般,赵世碂还是知道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