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中奇要么不争,既然要争,那就必须早做准备。漕帮的事情隐藏着风险,却也蕴含着机遇。
谢中奇一怔,沉吟片刻,还是摇了摇头苦笑道:“我们的实力不足。以一叶小舟面对滔天巨浪,恐怕逃不出覆灭的下场。”
“大哥说得有道理。”林可把事情放在心里盘算了几回,终于还是无可奈何地点点头:“算了,这事咱们还是不要掺和了。”
话虽如此,那书生的影子,却已经牢牢地映在了林可的心里。
另一边,林可和谢中奇不在家,唐七便借口出了谢府,穿过几条街,又在错综复杂的弄堂里转悠了几圈,确定身后没有跟着尾巴,便推开木门闪进了一座小小的院落。
这院子从外面看着不起眼,围墙之内却是暗香浮动,别有洞天。一带清流自梅林深处流泻入奇石之下,水声潺潺,反而更显幽静,阶下鹅卵石铺成曲折小路,通向一座玲珑精致的小楼。有人影子般从角落里出现,见到是唐七,便躬身行礼,引着他进了门。
冬日里天黑的早,小楼内已是灯火通明,唐七上了二楼,迈步走近书房,抬眼便见到屋里站着一人,身穿一件宽大的白色衣袍,乌发随意地绑成一束从肩侧垂下。烛光流泻,映着这人一丝瑕疵都挑不出来的脸,容色之艳,近乎灼目。
若仔细分辨,就能从细枝末节处发现这人与当日茶馆二楼那个年轻人的相似之处。身为山南密卫统领,有这样的容貌并非好事。为了避免麻烦,平日里孟昶青都戴着人。皮。面具。唐七是孟昶青的心腹,自然是见过他的真容的,可哪怕看得再多,唐七的呼吸仍是不免一窒。
他不大自在地咳嗽了一声,轻声唤道:“主子。”
孟昶青淡淡地嗯了一声,波澜不惊的目光静静锁在唐七的脸上,片刻后,薄唇勾起一抹若有似无的弧度:“你亲自来见我,想必是有什么要事?”
唐七道:“不是属下擅离职守,实在是有件事必须向您报告,谢中奇身边的那个林可,身份恐怕不简单。”
见孟昶青不置可否,唐七从怀中取出一张纸,呈给他道:“主子您请看,我从林可的房中翻到的。足足三十颗珍珠,形状圆润,大小相近,都是上好的东珠,这绝不是寻常人家能有的。”
纸上画着的,赫然就是林可那串珍珠手链。
古时珍珠没有养殖的,采珠风险极大,产量不高,因此珍珠极其金贵,其中又以东珠为甚。而要拿到三十颗大小一模一样的东珠串成手链,那更是难得,非公侯之家决难做到。山南总督谢雁城说不定还能拿出这么一串珠子来,但谁都知道谢中奇不受父亲待见,他家中却是无论如何也搜罗不出这样三十颗东珠来的。
孟昶青的目光微微波动,他用指尖拂过纸上那圆润的珠子,饶有兴趣地说道:“哦?那你觉得林可是什么人?”
唐七皱眉道:“主子,属下愚钝,一时之间实在是猜不出来。我只是担心,这林可会不会是北齐的奸细?”
“不像。”孟昶青将画放到一边,笑了笑,懒洋洋道:“我今日见过他了。”
唐七一怔,疑惑道:“您近期不是不打算见他的么?”
“凑巧罢了。”孟昶青眯起眼睛:“年纪还小,武人打扮,看他容貌气质,确实不像是平民出身,却也不会是出自钟鸣鼎食之家。还有件事,叫我有些在意。”
顿了顿,他脸上的笑容加深:“我觉得,他似乎是个姑娘。”
唐七:……
过了半晌,他才反应过来,一脸被雷劈了的样子道:“主子说笑了,这世上哪有那样的姑娘。上回谢府有人惹着他,他一脚就把人踹飞了。再说他跟谢中奇称兄道弟、勾肩搭背的,也从来没有避过嫌,这、这不可能吧。”
孟昶青道:“正是因此,这件事才有趣……我也不过有些怀疑。他毕竟年纪小还没长开,身上男女间该有的差异并不明显。不过这事,想要确定也不算太难。”
唐七苦着脸道:“主子,谢家人口简单,我能混进去已经很不容易了。”
所以就别给他额外增加工作量了吧。
“林可的事你不必管了。”
孟昶青似笑非笑地扫了他一眼:“谢雁城的小妾吞了谢中奇母亲的嫁妆,谢中奇近日要动手反击,你且盯着这件事。漕帮的云天远应该会卷进去,如果事态失控,你就出面拦一拦。他可不能折在这些小事里,我还要靠他,把漕帮的水搅得更浑一些。”
唐七闻言,顿时精神一振:“主子,真要对漕帮动手吗?”
“当然。”
孟昶青笑起来,声音里带着点淡漠而又漫不经心的随意:“咱们密卫好歹也是天子的鹰犬,也是时候该出来遛一遛,抖抖威风了。”
☆、第14章 花酒
天气越来越冷,临近了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备年货,天水城里喜气洋洋,将涌动的暗潮暂时全遮掩了下去。
再过小半个月,街上的店铺大都要关门歇业。直大方伯弄堂里的一家当铺里,掌柜的坐在后堂拨着算盘珠子盘账。这一年来可赚了不少,尤其在前月,他硬是把一件活当给弄成了死当,得了一个上好的翡翠坠子,当真是赚得盆满钵满。就是苦主时不时上门来哭闹,烦人得紧。不过这是小事,到时候买通了小吏,打一顿堵住了嘴就成。
他越想越是得意,忍不住哼起荒腔走板的小调来。这时一个铺子里的学徒没头没脑地撞了进来,他心情好,便也没有开口呵斥,反而和颜悦色地问道:“怎么了,前头柜台上有事?”
“回胡爷的话。”那学徒开口,声音有些发颤:“前头收着一个好东西,端砚!”
掌柜当下就是一怔,随即喜形于色地站了起来:“当真?王师傅可看清楚了?”
学徒连连点头:“您快去前头看看吧。”
上头总督夫人早就吩咐过,要他们寻一方端砚来,一直没有眉目,没想到今天撞到他手上来了。若真能拿下这方砚台,他的职务恐怕还能再往上升一升。
思及这一点,掌柜再也等不了了,拔腿便往前面大堂走去,一边问那学徒:“是活当,还是死当?客人要价多少?”
“死当,商定的价钱也合适。”学徒道:“只是东西有些问题,王师傅不敢擅专,所以请你来拿个主意。”
“有问题?”掌柜眉头一跳:“东西是假的?”
“不是。”学徒顿了顿,才继续说道:“那东西,是土里出来的。”
掌柜脚步一停,皱眉扫了他一眼,顿时就明白了——那是随葬品,墓里倒出来的。
古时倒斗是大罪,盗墓贼被人抓着了,吊死都是轻的。不光挖坟掘墓的主犯要倒霉,帮着销赃的从犯被人知道了也跑不掉,要跟着入罪的。
只是这一行有暴利,历朝历代屡禁不止,尤其近年来天灾**,世道越来越来,盗墓就越发的猖獗,所谓“群盗多蚊虻”,“白骨下纵横”,官府管不过来,也只能民不举官不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
52书库推荐浏览: 羽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