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在六零_蓬莱女【完结+番外】(9)

阅读记录

  “吃,都吃。”李爱党也举着筷子应承道。他这心里也是美的慌,声音里也没个掩饰,都听出来了。

  “都吃。”胡老太一声吩咐,这餐桌上的气氛又恢复到了原来的那样,热热闹闹的。

  吃过饭,一家子再说上一会儿闲话,李爱琴一家三口也就该走了。

  “早点回去也好,省的回去晚了天黑,路上看不清。”孙玉秀把闺女送到村口,又把闺女带回来的馒头给带上,“家里的习俗你也知道,这馒头带回去。”

  “哎。”李爱琴应了一声,“妈,你们啥时候来我们家?”她也好早些安排。

  “初四就有功夫,”李爱党赶紧道,“那天我跟爱民带着你仨侄子一块儿。”

  “那行。”李爱琴点头,“那天我准备好东西,你们早点过来。”一边说着,一边抱着奶娃坐在自行车后面,朝着孙玉秀挥手,“妈,你赶紧回去吧,这大冷的天,冻得慌!”

  “哎,”孙玉秀应了一声,眼眶却是有些红了,说是不想闺女,可是这闺女要走了又舍不得,只叮嘱道,“有功夫回来看看你侄子,别长啥样儿都忘了。”只好拿孙子当借口,能多看看闺女。

  “行了,絮絮叨叨个啥,爱琴又不是不回来了,”胡老太也看不下去了,对邱卫红叮嘱道,“路上小心点,遇上滑溜的地儿就下来,可别摔了,爱琴可还抱着孩子呢。”

  又对孙玉秀道:“你也别多说了,天不早了,你还想让他们摸黑儿回去啊。”弄得跟生离死别似得,“大年里可没有留闺女女婿住下的道理,还不让他们赶紧回去!”

  孙玉秀这才收了泪,摆了摆手,“快走吧,快走吧。”说完话,赶紧就转过身往回走,看也不看一眼了。

  胡老太想到家里的大孙女,起先还觉得挺美的。可今个儿被妯娌这么一搅和,心里也跟着酸酸涩涩的。

  怪不得人家都要生儿子呢,这闺女嫁出去了就成了别人家的了,也不在身边,想见的时候还得闺女有空。

  不行,她可得好好守着她大孙女,省的叫哪儿来的狼崽子给叼走喽!

  想到这儿,胡老太腿脚生风的追上孙玉秀,“老三家的,我先回家去了。”

  喊了一声,腿脚利落的回家去了,把孙玉秀远远地给甩在了身后。

  “大嫂家里这是有啥急事?”孙玉秀目瞪口呆了一阵儿,接着问李爱国道。往年这时候胡老太是一定还会在他们家坐会儿的,这会子这么着急回家,真是搞不懂。

  “也没啥急事啊,”李爱国先是不确定的回了一句,“这大过年的,能有啥事儿啊?!”八成是回去解手,当然这话李爱国没好意思说出口。

  “奥。”孙玉秀含糊的应了一声,“上爱党他们家玩儿去吧。”这话是对爱民说的。

  他们这儿的风俗,要是儿子娶媳妇了就得在村里找块地基、盖上房子分出去住,老人要跟着老大住。可不跟别的地儿似得,一大家子都住一块儿。这一大家子,柴米油盐的,那还不得天天吵啊。可见还是他们这儿的老祖宗有学问明事理,是个想的深远的。

  孙玉秀有俩儿子,她倒是没跟大儿子李爱党住一块,反而跟着二儿子李爱民住一块儿。今年头一次李爱琴带着孩子回家,饭桌也是摆在老二家的。倒不是她不讲究,那主要为了将就她家老头子嘛,毕竟爱民才是他亲儿子。即使是亲侄子,那也隔着一层不是?!于是干脆她就听大嫂的,跟老二住一块得了,也省的将来说不清啥的。

  但是这大儿子二儿子的感情可不能远了。这不,孙玉秀知道李爱党跟着李爱国亲,就赶紧叫李爱民招呼着李爱国去李爱党家里去了。

  要说这生活的智慧啊,还是他们这老一辈的人多。这人老成精,可不就是这么个理儿。

  “哎。”李爱民应承下来。这大过年的,地里也没活儿,他们这些老少爷们啥都没得干,也只能跟那女人家似得,聚一块说说话啦。

  不过今儿这饭菜可真香,李爱民摸着吃的圆滚滚的肚子,心里想到,要是顿顿都有这样的饭吃就好了,他们家啥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呢?

  不过大娘家这正月里还有一场席子,就大娘那讲究法,搞不好还能喝上小酒呢!

  哎呦,这么一想,今年这正月的日子过得还真不错啊。

  “爱民,想啥呢,还不快跟上!”李爱党回头说了一嘴,说完就转回头跟李爱国家去了。

  “哎!”

  第7章 飘香镇

  这大年初三的,有啥说头没?

  有,可有讲究了,前提是建国前。

  建国前那家里当家的男人得跟过年似的把“敬祖宗”、“敬天地”给做上一遍,当然了,放的那串鞭炮可不是迎年,而是送年!

  真正算得上是过年的,也就是大年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还有就是这三天家里就算是再脏,那也是绝对不能打扫卫生的,就是怕把“年”给送出去,没法过个好年。

  奥,对了,初三这天是不兴上门拜年的,因为这“年”该走了,可别惹着它才好。

  不过要是过了初三,这家里头该干嘛干嘛,也没啥讲究了。

  建国后,封建迷信要不得,胡老太一家子晚上吃了一碗饺子,闲着没啥事儿,点灯还费油,早早地就上炕睡了。

  第二天一早儿的,李爱国就起了。要问又是为了啥,嗨,这不得出门嘛。

  家里要说亲戚还真没有,但是这老爷子的战友啥的,在这十里八乡的地儿,那还真是一数一大堆。虽说老爷子没了,但这铁打的交情还在,李爱国少不得带上胡老太蒸的大馒头,领着两个儿子一一上门拜访。

  他们家平日里少上门做客,这是怕别人以为他们攀关系啥的。但是过年的时候要是不上门,这又是不识礼数、没有分寸了!

  有离得远住城里的,李爱国少不得早起,骑着他那辆精心伺候着的大金鹿自行车,早早地带着俩儿子上路。

  等李爱国和孩子们离开,胡老太接着回屋盘算去了。

  这肉肉的满月宴上肉是少不了的,图个好兆头还得有鱼。好在他们这地方离海还算近,鱼什么的倒也不缺,就是这肉!城里割块肉还得要肉票,这刚过完年的,城里怕是也没肉了。不过家里过年时分的肉还没吃,将就着倒也是差不多。还有这酒,城北的那个小镇以前可是家家户户都酿酒的,也不知道现在还酿不了?她可得打听打听,这席上没酒,那还是个席子嘛,她可不丢这人!

  正午的时候胡老太在灶上烧了个萝卜粉条,吃了一顿。给赵红袖的还是月子饭,小米加鸡蛋。那小米熬得出油,稠稠的,自家种出来的,最是养人了。要是再有红糖就好了,可是这红糖票家里没有,胡老太也没好意思找老头子的战友问问,毕竟家家户户有儿有女的,谁都多不出来这个。

  这老爷子的战友是真多,李爱国大正月里的出门一直出到十五元宵节都没出完。那些相熟的就得上门吃上一顿饭,耗上一天的时间;不算是很熟的,也少不得在人家家里坐上一会儿,一天下来也顶多拜访五户人家,就这还是紧赶慢赶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蓬莱女 年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