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让大喵乖乖睡觉[穿越]_朝朝暮夕【完结+番外】(251)

阅读记录

  现在刘炘给新帝留下的顾命大臣中,有几个确实是聪明人,知道现在做出任何惹煜亲王的举动都是极其危险的,所以对刘煜的态度一直是高高捧着、小心对待。

  哪怕煜亲王以后明目张胆地跑回封地,他们也只有帮着隐瞒和解释的份。

  “等新帝登基大典一过,我就回立阳,我们把之前计划要做的事情给完成了……”

  因为皇帝突然驾崩,他们原本想让一家人去金鳞山避暑的计划没能实现,晓年的叔父简行远都没来得及去成少海上的岛屿就返程了,还有晓年答应几个徒弟要带他们去山里采药,也遥遥无期。

  这样算来,在简晓令参加武举之前,他们还有不少事情可以一起去做。

  徐家覆灭,刘炘和徐太后也死了,这世上知道双星存在的人,不多了,若非暂时不想打破现在这种好不容易安定的局面,煜亲王认子的大事也是要计划起来的。

  当然,如果等三、四年以后刘荃后继有人,荣年和慕年再以新的身份出现在人前,就不会总被人惦记着……前提是那个时候刘荃身体好到可以拥有子嗣了。

  在刘煜看来,论心机谋略,刘荃远不如其父,想坏主意的能力,自然也达不到先帝的水准,他身边有识时务的能臣辅佐,想来暂时闹腾不到哪里去。

  既然煜亲王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让某些人安心,那还不如只顺了自己的心,自私一点,随心所欲,把宝贵的时间都用来陪伴身边的人,而不是一个所谓的少主。

  ——他宁愿在这里看他的小大夫给小崽子顺呆毛,也不愿意在宫里听太师给刘荃讲国策。

  想到这里,他也不再提京中的事情,不动声色地凑到晓年身边,几乎紧紧挨着自己的小大夫,还美其名曰跟他一起撸小虎崽。

  晓年已经有些日子没见到他,有些舍不得推开,但要在乖乖和崽崽面前这般亲近,难免有些不好意思,所以他正准备用手肘示意刘煜老实点站开。

  但就在这个时候,拂冬在屋外小声禀道:“高随在外面,有事情跟简大夫您说。”

  晓年闻言,觉得这时候高随还要跟自己说的事,应该不是小事,决定马上出去,但被煜亲王环抱着,动弹不得,于是抱起一只小虎崽就送到刘煜的怀里,成功脱身,头也不回就往外走。

  煜亲王和自己怀里的小崽子对视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那它放到案几之上,轻轻按了按它的小脑袋,然后就大步走向门口,追着他的小大夫去了。

  晓年听了高随的话,顿时一惊:“那支船队在少海遇到了风暴,已经找不到了?!”

  他们说的那支船队,正是昌隆沿海的渔船加上一些商船,简行远和另一位擅长海物的大夫一起搭他们的船,准备去少海的岛屿寻找一些药材,中途就分开了来。

  对于简行远来说,再多的药材也比不上煜亲王和晓年,但对于普通的渔民和商人来说,皇帝大行都影响不了他们养家糊口的脚步。

  所以立阳海军送简大夫回岸上,并且因为局势紧张而聚守在昌隆城的时候,那支探索的队伍却继续在海上航行。

  只是晓年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支队伍竟然遇到了海难。

  “什么人没有找到吗?”虽然延年堂另一位跟叔父简行远出海的李大夫当初也跟着提前回来了,他们自己并没有损失,但载着这么多人的船队遇到海难,还是让人非常难过。

  “暂时还没有,”高随遗憾地摇了摇头:“昌隆已经有我们的人带着自愿救援的船队出海了,目前没有传回任何消息。”

  “继续搜寻,一有消息就立刻回禀。”刘煜见晓年情绪低落,知道他心里不好受,遂安慰道:“在海上讨生活,多少要冒着风险。”

  在那支船队之前,有多少渔船和商船出海,有的甚至要经过少海南下,去青州甚至荆州,如果不喜欢大海的喜怒无常,是无法习惯在海域生活的。

  “我会让昌隆的官员去找他们的家人,做好抚恤。”煜亲王示意高随退下。

  因为昌隆船队的事情,再加上刘煜夜晚就要赶回去,晓年的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刘煜看他眉头紧锁,侧躺在床榻上,于是低下头,在他脸侧落下一吻,并帮小大夫掖了掖被角。

  看了看在晓年身边睡得如小猪一般的小虎崽,刘煜走出了房间。

  第二天一早,晓年醒来,自然是已经看不到煜亲王身影的,他看向抱在一起睡着的小虎崽,伸手摸了摸它们的背。

  小家伙也是将醒未醒,被哥哥的手摸了摸,蹬了蹬小肥腿,迷迷糊糊就想去抱他手。

  晓年见小家伙用小爪子呼了半天也没抱到,于是主动把手伸给它们,顺势揉了揉它们软软的小肚子。

  小虎崽成功捕捉哥哥的手,整只扒在上面,蹭了蹭,打算睡个小小的回笼觉。

  晓年看时间还早,就没有叫醒小家伙。

  知道刘煜只要忙过了这阵子,等登基大典后就可以回立阳来,算是对晓年的一种慰藉。

  他把重心又放回了延年堂的各种事务上,并不断关注昌隆救援的情况。

  可惜许久之后,还是没有好的消息传来,寻觅不得的立阳海军只能带着那些参与救援的渔船回到了港口。

  这么一关注起来,晓年才知道,今年海啸频频,不仅是少海,其它地方亦是如此,包围九州的海域似乎进入了震动模式,从前段时间开始就一直没有消停。

  后来有些小小的声音传出来,说是因为新帝平庸,而且又是叛贼之后,所以老天并不满意其继位,于是天降怒意,海上这才频频出事。

  晓年是来自华国的,当然明白这种地质变化和气候原因引发的各种自然灾害,根本不是人力所能控制和影响的。

  换句话说,一个皇帝再怎么平庸、无能,哪怕是像厉皇帝那样残暴的君主,该有海啸的时候有,没有的时候也不会凭空冒起。

  只是民间这样的议论十分危险,一个弄不好就会引起大的动乱。

  更何况昌隆还是煜亲王的封地,从这里传出对新帝不敬的话,晓年都可以想象平时就把刘煜当成眼中钉肉中刺的刘荃,会如何假象这一切都是煜亲王想出来的阴谋。

  刘煜虽然不在京中,但立阳三郡早年也是在王爷半控制、半放养的情况自由生长的。

  煜亲王身边不仅有蒋子谦和郑武原这两个心腹,出了这样的隐患,自然有人迅速出动,一边压制这种可能引来杀身之祸的言论,一边也向立阳三郡四处传递消息,引导舆论。

  既然不仅是少海,南方海域也频频出现海啸,那就说明这是普遍现象。

  冀州南面就是青州,再往南是荆州,如果真如他们所说是帝王的原因造成异象,那岂不是说这三个国家的帝王都同时失职?

  这时候的人虽然还不知道什么叫地壳运动,不知道海事发生的原因,但至少知道其发生的大致位置和破坏力的大小。

  海上的动静瞒不住沿海的居民,哪里有海难也骗不了人,所以这样的言论传播开来,众人也就确实不信之前的那个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朝朝暮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