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这里没人要,那些边塞的地方,却是很欢迎的,镇上的一些人家,也喜欢到这里来买地瓜,价格便宜。
私底下做这种卖买,被抓到可是要坐牢的,来他这里买东西的人,都是熟客来的,要不然也是熟客带来的。
而且他们这里是不签订任何契约,完全就是靠口碑来的。
不过,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口碑,自然是不会轻而易举的破坏。
“这价格怎么算?”李刘氏关心道。
“一千斤以下的都是一文钱一斤,一千到一万斤的是两文钱三斤,一万以上的是三文钱五斤。”憨厚的汉子笑着说道,“数量越多,价格越便宜,我们这里除了有地瓜之外,还有其他的粮食的,价格比市面上便宜不少。”
李刘氏计算着自己的手中剩下的银子,买一万斤的话,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不能让别人看出这一个的。
李刘氏脸色犹豫地说道,“我和我儿子商量一下。”
林良自然是明白的,心中觉得,他们最后还是会选择最便宜的哪一种吧?
只是一万斤买回去,一时半会吃不完,他们是可以做成地瓜干的,吃的时候用水泡一泡,也能填饱肚子的。
过了一会儿,李刘氏回来了,她刚才出去根本就没和她大儿子说这件事,只是叮嘱他一番,今天这件事不能告诉其他人。
带她大儿子出来,那是她这四个儿子当中,也就这大儿子能够保守秘密的,这些地瓜是他们在灾年里活下去的根本,让另外三个儿子知道了,也就代表着她的儿媳妇们知道了,他们的亲家也会知道的,这样子一来,到时候上门借粮食,借还是不借?
“我们要一万斤粮食。”李刘氏一副狠下心来的模样,说出来之后,忍不住唠叨起来,“家里建了新房子,把我的棺材本都拿了出来,现在一家子三四十个人,只能吃地瓜了,大米什么的是吃不了了,儿女都是债啊……”
“还是给我称二十斤的精米吧,我家的孙子喜欢吃这个,买一点回去,给他补补身体吧。”李刘氏叹气道。
跟着对方去看地瓜的时候,李刘氏一路唠叨,让对方明白自己家中人数不少,这一万斤的地瓜恐怕是吃不了很长时间的,下一次肯定还是要来这里购买的。
这是为了避免其他人怀疑。
李刘氏决定回去之后,就对外声称,他们一天是吃三顿的,实际上是把两顿的份量分成三份的,整天在家里呆着,吃饱没事干,吃那么多浪费了。
李家人现在还不知道,李刘氏是准备给他们减少吃饭的份量,就算他们怨她,李刘氏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主意,为了能让他们一家子活下去,她会尽最大的努力的。
来这里的路上,长春已经和她说过这里的规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他们的牛车停在外面已经买了不少的东西,买了五袋大米而已,还是能够放下不少的地瓜的。
这一单可是个大生意来的,林良干脆就不收他们麻袋的钱了,牛车开到后面,自然有人会替他们搬到牛车上的。
“我等会再来两趟。”李刘氏开口道,现在才是中午的时间,等会来一趟,还有晚上摸黑的时候也能走一趟。
他们搬了新家,地方偏僻,绕开其他人回到家里也是可以的,就算碰到其他人,只要说牛车上面的地瓜就行,这原本就是地瓜的形状来的,李刘氏再诉苦一番,家里的银子都没有了,所以趁着现在这个时间,多买点地瓜回来,他们接下来的时间,都是需要吃地瓜过日子。
因为过年到了的时候,大家都在买年货,东西的价格自然是会有所上升的。
收获其他人由眼红变成同情的目光,李刘氏也是一脸淡定,日子是他们自己过的,看着别人的目光过日子,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情她是做不出来的。
只有里子不要面子。
这个消息传出去也好,至少也是打消了其他人上门借银子的念头。
他们家建了那么大的房子,最近一段时间没人来借钱,李刘氏虽然厉害,但是厚着脸皮上门借钱的人还是有的。
那是因为她把消息传了出去,她的棺材本加上几个孙女的赞助,才把房子建起来的。
导致村人羡慕不已,一致地觉得,肯定是她的几个孙女给的银子,四个孙女那么多,一家给一点都是不少银子了,甚至有人觉得,李三丫和孙家和离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她偷偷地把婆家的银子拿回娘家,所以才会和离的。
村子里面从来都不缺少八卦的,李刘氏平日少出门,就算出门也是去找自己的几个老姐妹说说话,听一下村里的八卦,但她向来就是听过了,心中有数就行,从来不为这些流言感到难过什么的。
要不然当初守寡的时候,她早就被人气死了。
村里的人依旧是重男轻女的,但是看到李刘氏家火热的日子,对自家的女娃子的待遇也好上很多,想着她们嫁出去之后,就跟李刘氏家的孙女一样孝顺,每次回娘家都是大包小包地带着东西回去的,看样子是恨不得把婆家都搬了回去。
到了家里的时候,李刘氏直接把牛车赶回了后院。
没惊动家里的其他人之前,把那几袋子的米给藏了起来,地瓜也偷偷地藏了几袋子,然后这才让家里面出来帮忙把那些地瓜给搬到厨房里面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嘤嘻嘻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