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一品贤妻_木已成灰【完结】(137)

阅读记录

  再比如安排人去买东西,有的人性格开朗适合跟人打交道,但是做事有些毛毛躁躁的不够细心,那这种人就适合跟掌柜的谈价钱,而负责买东西的人和清点物品的人则必须细心,要一样样检查,一样样定下来,只有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情才能把事情给做好。

  李若松日后的用人观念大抵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每到一个地方任职,他都会先去了解下属的性格习惯,根据这个人的情况来安排他的职务或者是事务,后世评价李若松说他知人善用,善用人长处,却不知道李若松刚开始连买东西都搞得一团乱。

  李若杉一开始并没有被安排事情,成栋只是让他跟在他和李若松身边,看他们俩是怎么做事的,李若杉非常聪明且很好学,看到自己不明白的,当时会记在心里,等到成栋和李若松不那么忙了再跟他们俩提问。

  后来发现有的时候一些事情当时是记得的,结果等到自己想问的时候居然怎么都想不起来了,成栋就把自己制作的鹅毛笔送了一支给李若杉,还附赠了一个装有墨油的小瓶子,让李若杉可以戴在身上,成栋还用材质比较硬的纸张制作了几个线装本,之前只有他和李若松在使用,后来是专门制作了一本一半大小的送给李若杉用,再到后来李齐发现这个本子、笔非常方便,能够随身携带,想到什么就能很快记录下来,且不重,便也跟成栋讨要了一套。

  李齐开始使用之后,李良也不太好意思的来找成栋,支支吾吾的跟成栋拿了一套走,张管家笑眯眯的拎了一套,周护院冷着脸拿走一套,张管事乐呵呵的跟成栋要了最后两套,说是还要给刘管事捎到京城去。

  成栋是按照现代的习惯给这些东西起的名字,笔记本、鹅毛笔、墨油,简单好记也很形象,很快就在李齐家里普及开来,甚至慢慢的在刘家沟流传开,到了后来要是谁家没有这么一套东西,那家的小孩子都不好意思出门的。

  这股风潮一直到后来成栋带着科研部研制除了铅笔之后才被慢慢替代掉,只是虽然铅笔比鹅毛笔普及的更快,但是鹅毛笔一直没有推出大楚的舞台,官方记录还是以鹅毛笔为主的,因为用墨油写出来的东西保存的年限比铅笔写出来的东西长很多,这些都是后话,现在的成栋还没有后世统领科研部的风采,这会儿的成栋就在头疼这具身体实在是太弱。

  之所以成栋会这么头疼,关键原因是一个月的期限到了。

  平时该忙的事情他们必须忙,但是课业也好,武功也好,他们是一点也不能拉下的,成栋还稍微好一点,一方面是他现在体质跟以往不同,就算是想要多做些事情,李若松也不会同意,另外一方面也是他本身就有培养李若松和李若杉的想法,所以大多数时候他都是负责从旁协助和指导的,具体做事情的往往是李若松和李若杉。

  哪怕是知道了李若杉将来可能会走到那个位置,成栋却从来没有过要让李若杉少做事情的想法,怡怡相反,他认为这些李若杉必须从最基本的事情开始学起,接触这些事务性的工作越早越好,以小见大,他这会儿能够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眼前这些人给管好,等到真的让他去管理一个国家的时候,他才知道从哪里下手。

  哪怕那个时候什么事情都不要他做,只需要他制定国策,但是制定国策是一方面,能不能落实,中间的各个环节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做事的人会不会蒙骗你,这些东西如果没有经历过是很难把握的。

  成栋并不忌讳这里面会出现的问题,比如中饱私囊、欺上瞒下这些情况,成栋都会一一掰碎了讲给李若杉听,甚至会让他自己学着辨别和处置,李若杉之所以被后世誉为大帝,最关键一点就是他很少做决策,但是几个非常重要的,事关大楚国运的决策他做的都是非常正确的,哪怕当时朝堂之上只有他的兄长和他的哥夫支持他,等到真正实行之后,他的决策往往会被证实是正确的,敏锐的思维、精准的定位、强大的前瞻性是李若杉能够被誉为千古一帝的三个重点。

  眼前只有四五岁孩童身高的小豆丁完全不知道自己将来的伟大,他这会儿正看着成栋跟着他一起发愁,因为他觉得成栋显然是没可能打败眼前这个人的,肤色黝黑的王子清正咧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傻笑的看着他们。

  成栋训练并没有跟着他们一起,也是由于体质问题,他肯定是做不到跟李若松他们一样的训练力度的,尤其是周护院在拿到他和李若松给的训练单子之后,就已经用在李若松、李若杉、王子清、王子泽几个人身上了,李若杉因为年纪小,所以训练量稍微小了一点,可跟他以前比起来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训练了大半个月,李若杉的身高虽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身体素质却明显好了起来,能吃能喝能睡,每天还有那么多的运动,想不结实都难,现在李若杉跟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跟他同岁的比他高一个脑袋的孩子三个人打不过他一个人。

  成栋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他们一天天肉眼可见的长肌肉或者是长个头,比如李若松,就长高了五厘米,以前李若松跟成栋身高差不多,成栋估摸着大约也就比他高两厘米的样子,可是现在李若松比他高了半个脑袋。

  不止如此,李若松自从身体素质好起来之后,那方面的精力也明显好了很多,刚开始的时候他俩每天都累的像狗似的,回到屋里除了睡觉什么都不想,七日之后李若松开始把成栋的事情接了过来,十日后,李若松就是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也显得丝毫不乱,十五日后,李若松已经开始有了闲情逸致,晚上能够缠着成栋来一发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木已成灰